羅女?
“是姓羅的女子的意思吧,特意把畫像夾在夾層裡,應該是重要線索。”王知說。
“剛剛導遊說這裡叫神女村,所謂神女有沒有可能指的就是這個羅女?”孟熹推測道。
“有可能,但是線索不夠,還要再看看其他線索,先繼續找吧。”
孟熹點點頭,繼續翻找起來。整個小院其實并不大,搜索起來也很快,一個小時的時間足夠他們把院子翻個底朝天了。
但是找到的線索并不多,除了孟熹和王知找到的羅女畫像,還有李姐他們找到的一張日記殘頁,上面寫着一個日期“三月十四日”,孫姐拿來的是一塊布,她說是襁褓,他們這些年輕的不認識這東西,這能證明這家人生過孩子。襁褓的角落裡也有一個小小的羅字。
趙念沒有來,也許還在翻找線索,也許是不想看見他們。
哪怕是沒有經驗的人都看得出這些線索太少了,甚至拼不出一個故事的開頭。一個姓羅嫁了人的女人,生過孩子,和一個不知道是什麼的日期。
李姐看起來心情有點不好:“那隻能等晚上了,睡覺别睡太死。副本的晚上沒有安心的,你們回房間吧。”
孟熹是和孫姐一間,就在趙念的隔壁。住進去的時候孟熹還去敲了敲門,趙念開了門,雙眼哭的通紅,拉着孟熹說:“那個李姐有問題,我剛找到的線索還沒看呢,她就來了。問我要,我沒給,就讓那個男的硬搶。你千萬不要相信她!”
“是個什麼線索?”孟熹問。
“就是沒看啊,但是肯定很重要,我從花瓶最底下翻到的。是一個小紙包,裝着的東西硬硬的,像石頭?”
趙念還沒打開就被搶,她也說不清是什麼東西。沒有線索,再聊下去也沒有意義。
夜裡,孟熹在副本裡一向是夜貓子,躺在床上看着橫梁睡不着。外面很安靜,仿佛這裡真的隻是一個平凡無害的小鄉村。
“哒,哒,哒……”
不知道過了多久,安靜的院子裡多了一陣規律的腳步聲。應該是個女子,腳步聲裡還夾雜着步搖輕晃。她好像在找什麼,從趙念房間走過每個房間腳步聲都會停一下,往裡面看上一會兒,走到孟熹的房間時,孟熹小心的從被子裡探出一點點頭打量,那是一個非常臃腫的身形,從陰影裡還能看見一顆顆的凸起,像是燙傷了?但是這樣的凸起全身都有,這怕是要全身放進去煮才有這效果吧?
孟熹被自己的聯想惡心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