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見月很快嘗到了當初亂打人的惡果。
他的威名在一天之内傳遍班級,并有向全年級擴展的趨勢——那個轉班的小孩父親惱羞成怒,到處舉報早見月,逢人就拉起自己兒子胖胖的、完好無損的胳膊:“看看,看看,小小年紀,下手這麼狠!心腸歹毒!跟他一個學校,準沒好事!”
沒有人敢跟早見月說話,除了莫川。莫川和早見月一起上課,下課,吃午飯,做其他需要合作完成的活動。起初莫川對此是暗喜,暗喜早見月還是屬于自己的(早見月聽到莫川的想法一定會認真糾正他們之間的從屬關系),但很快,莫川看早見月每天悶悶不樂,再沒有不上學時的活潑開朗,莫川也高興不起來了。
莫川沒有問過早見月為什麼打人,因為他打心底覺得是對方的錯,不然早見月為什麼會打人?但其他同學不了解早見月,隻被家長叮囑不要和早見月玩。
早見月他爹則是甩手掌櫃,交了早見月和莫川的夥食費和學雜費後,就不管他們了。現在更是一連兩三天不回家,連兒子早見月的死活都不管,更别提注意早見月的心理問題了。
看來想要改變現狀,隻能靠莫川自己了。這并不簡單,因為莫川從第一天起就是站在早見月這邊的,和莫川講話的同學可能就比和早見月講話的多那麼一兩個。莫川詳細指定了一個計劃,主要針對班主任。他們班的班主任是個剛畢業的年輕姑娘,對教育事業滿懷熱情,對班級裡的暗流湧動一無所知。莫川決定在班主任面前好好表現,好在下周的班幹部競選中勝出,等莫川當上班幹部,他就可以強制要求同學們和早見月一起玩,等同學們熟悉早見月了,他們就會發現早見月是個很好很好的人。
一年級小孩能做的事有限,莫川苦惱地算了算,班主任教語文,每周四節課加一節班會課,班會課不算,每節課主動舉手回答問題三次,一周就是十二次,上下課擦黑闆兩次,一周就是八次,還有幫忙搬東西兩次,拎水桶兩次,莫川甚至貢獻出自己珍藏的一塊錢(本來用來和早見月一起買碎碎冰的),跟老師說這是他撿到的,拾金不昧。如此努力一周,到了下周的班會課,班主任說:“下面開始班幹部競選。”
“誰想當班長?”
兩個同學舉手,莫川和早見月。
什麼?!莫川驚訝地看着旁邊的早見月。
班主任環顧教室,察覺有哪裡不對勁,但她隻能先繼續流程:“好,大家拿出白紙,寫上心儀的同學的名字,交到講台來,不寫名字哦。”
講台很快出現一沓白紙,班主任一邊唱票,一邊在黑闆上畫正字——
早見月,早見月,早見月,早見月……班裡三十七個學生,班主任唱到第十九票,第四個正字的第四筆,前面十八票,全部是早見月,第十九票,還是早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