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清風微漾笙歌淺吟 > 第76章 泰晤士河畔的琉璃瓦

第76章 泰晤士河畔的琉璃瓦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陸修遠實在不解,自己從來都是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看來趙涔亦平時萬年冰山竟然已經慢慢融化了。

周漾拖着行李來到機場,心中雖然有些忐忑,但更多的是對未來的期待。她辦理好登機手續,正準備前往安檢口時,突然聽到身後傳來熟悉的聲音:“周漾!”她轉過身,看到趙涔亦氣喘籲籲地站在那裡,眼神中滿是焦急與不舍。

趙涔亦快步走到周漾面前,看着她,一時竟不知該說些什麼。過了好一會兒,他才開口:“周漾,我…想來送送你。我知道我之前做錯了很多,我不該逃避我們之間的問題,不該把忽略你的感受,但我真的很愛你,我不想失去你。能不能……能不能不要生氣了?能不能不要走?”

周漾看着趙涔亦,心中五味雜陳。她能感受到趙涔亦的真誠,但她也清楚,他們之間這些年都變了很多,她深吸一口氣,說道:“趙涔亦,我走并不是因為生你的氣,我們都是成年人了,能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我也想和你好好在一起,但我不能放棄去倫敦的機會,這是我的夢想,我不想讓自己後悔。我們之間的問題,不僅僅是因為工作,還有我們對未來的不同規劃。我們都需要時間和空間去成長,去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而且我這次半個月就回來了,北城博士申請需要有一段學者訪問履曆,這是我欠缺的。希望你理解。”

趙涔亦聽着,心中一陣刺痛。他知道周漾說得沒錯,可他還是無法接受這個現實。他無力地問道:“那我們之間……還有可能嗎?”周漾看着他,眼中閃過一絲心疼,她輕輕握住趙涔亦的手,說道:“我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但我希望我們都能變得更好。如果有緣,我們一定會在更高處重逢。”

這時,登機廣播響起,周漾松開趙涔亦的手,說道:“我該走了。照顧好自己。”說完,她轉身朝着安檢口走去,淚水在眼眶中打轉。

趙涔亦站在原地,看着周漾的背影漸漸消失,心中充滿了失落與不舍。此刻她也和多年前那個趙涔亦不告而别站在他宿舍樓下等待他的自己和解,原來不告而别的人是心裡也不好受,主動離開的人也有羁絆和不舍。

飛機緩緩起飛,周漾望着窗外逐漸變小的城市,心中默默說道:“趙涔亦,希望下次再見時,我們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而趙涔亦站在機場,久久不願離去,他在心中暗暗發誓,努力吧!這次換他等待她,無論未來如何,他都要等周漾回來,重新追回屬于他們的愛情。

此後兩周的日子裡,周漾在倫敦全身心投入學習與研究,接觸到了許多先進的建築理念和技術,也結識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學者。

她每天都忙碌而充實,不斷拓寬着自己的視野。

而趙涔亦遠赴新加坡到了新的工作崗位,帶領團隊攻克新的項目難題,也一邊學習國外的新技術,了解海外建築市場趨勢,和陸修遠一起在海外拼搏争取把海外市場逐步打開。他也開始學着打開自己的心扉,不再将感情深埋心底。

五月的倫敦,處于春季,溫度:約8°C-15℃,天氣:不溫暖、不穩定,常有陣雨。

晨霧裹挾着潮濕的涼意,周漾裹緊風衣穿過國王學院的回廊。石闆路上蜿蜒的苔藓泛着幽綠,像極了江南老宅的青瓦,這讓她不自覺地想起南城河項目——那些被暴雨打濕的圖紙,還有趙涔亦熬夜時領帶歪斜的模樣。

圖書館穹頂灑下的光束中,她攤開關于傳統建築與現代科技融合的論文手稿。硯台裡的墨汁在恒溫環境下保持着恰到好處的粘稠,就像她此刻的思緒,在東西方建築理念間緩緩流淌。當筆尖劃過紙面,寫下“榫卯結構與參數化設計的對話“時,窗外突然傳來鐘聲,渾厚而悠遠。

她下意識望向遠處,想起初到倫敦那天,特意去看了大笨鐘。站在泰晤士河畔,看着那座巍峨的哥特式建築,本科西方建築史課堂的記憶如潮水般湧來。教授曾說:“大笨鐘不僅是時間的象征,更是工業革命時期建築技藝的豐碑。“那時她和趙涔亦從圖書館出來,總愛坐在趙涔亦的自行車後座上穿梭在校園,他的後背像座堅固的城牆,而此刻眼前的大笨鐘,竟與記憶裡他的身影漸漸重疊。

倫敦眼在暮色中亮起霓虹時,周漾正在南岸的建築工作室做模型。激光切割機的嗡鳴裡,她将3D打印的鬥拱構件嵌入鋼架,傳統與現代的碰撞在指尖真實可觸。當她調試全息投影,看着虛拟的佛光寺大殿在工作室中緩緩升起,突然想起趙涔亦說過的話:“真正偉大的建築應該像榕樹的氣根,既觸摸天空又深紮土地。“

某個周末,她随着建築考察團來到白金漢宮。巴洛克風格的華麗穹頂下,她卻在回廊的磚縫裡發現了歲月的痕迹——那些細微的裂紋,恰似她與趙涔亦之間尚未愈合的裂痕。考察團的講解聲中,她悄悄摸出手機,相冊裡還存着兩人在古橋測繪時的合影,他舉着全站儀的側臉,和此刻大笨鐘的輪廓奇妙重合。

深夜的宿舍,周漾對着電腦反複修改論文。窗外的雨絲敲打着玻璃,像極了南城河的暴雨夜。當她将宋代建築的琉璃瓦數據輸入算法模型,屏幕上突然跳出的異常曲線,讓她想起新材料檢測時那些被篡改的數據。指尖懸在鍵盤上方,她鬼使神差地打開郵箱,看着趙涔亦的名字在收件人欄閃爍良久,最終隻發送了一張倫敦眼的照片,配文是:“這裡的摩天輪,像不像我們設計的懸浮觀景台?“

兩周的訪問轉瞬即逝,離開倫敦那天,周漾特意又去了一次大笨鐘。晨霧中的鐘樓若隐若現,她突然明白,趙涔亦就像這座終年被霧水萦繞的建築,看似嚴肅神秘,内裡卻藏着精準而執着的溫柔。

登機前,手機震動着彈出新消息,是趙涔亦回複的照片——新加坡濱海灣的燈光秀在夜幕中勾勒出傳統飛檐的輪廓,簡單的一句“等你“,讓她望着舷窗外的雲海,終于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