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黎潔握着熱熔膠槍的手突然停在了半空,像是被時間定格。考古方艙的LED燈下,剛修複的南朝青瓷盤口壺在旋轉台上散發着幽幽的光芒,壺身細密的冰裂紋裡嵌着幾粒銀灰色結晶,這顯然不是釉料該有的成分,透着一股說不出的詭異。
“吳諧!”她對着隔壁探方大聲喊道,聲音裡帶着一絲急切 ,“快把XRF分析儀搬過來!我覺得這結晶有問題,得分析一下。”
雨後的陽光透過防護棚的塑料膜,灑下細碎的光斑,像是一片片金色的羽毛。于琪琪湊過來時,正看見便攜式X射線熒光光譜儀的屏幕上跳出元素峰值圖。
“鐵58.7%、鉻21.3%……這成分像是……”于琪琪皺着眉頭,絞盡腦汁地努力思索,試圖從記憶中找出答案。
“明城牆的鑄鐵扒釘!”周黎潔和于琪琪幾乎同時喊了出來,聲音裡滿是驚訝與興奮。她們上周剛在城牆修繕現場見過類似的金屬構件,那熟悉的成分讓她們瞬間反應過來。
吳諧的手套沾滿了污泥,他在平闆電腦上快速滑動,動作麻利地調出南城河全息項目的結構圖:“陳淺說過他們在用智能合金模拟古代建材的氧化過程——等等!”他突然放大某個施工細節圖,3D建模中虛拟城磚的接縫處,正閃爍着與瓷壺裂紋中相同的金屬光澤,像是隐藏在曆史深處的秘密終于被揭開。
這時,視頻通話請求的嗡鳴聲在方艙内驟然響起,打破了短暫的甯靜。陳淺的全息影像從智能沙盤上方浮現出來,他身後的繁星集團實驗室裡,六台激光掃描儀正對着一塊布滿鑿痕的城磚運轉,發出嗡嗡的聲響。
“學姐讓我問你們要明城牆C區12号馬面的夯土成分數據。”陳淺眼下的青黑在藍光掃描線下格外明顯,整個人顯得憔悴又疲憊,“我們複刻的虛拟灰漿和實物存在0.3%的色差,得趕緊解決。”
周黎潔把瓷壺推到鏡頭前,一臉嚴肅,眼神裡透着審視的意味:“先解釋這個。你們在實驗智能合金時,是不是用過含鉻鑄鐵?這瓷壺裡的結晶和你們項目裡的材料有關吧?”
陳淺的影像突然波動了一下,像是被一陣微風吹過,他轉身從實驗台抓起一塊金屬薄片:“這是上周報廢的試驗品!我們在模拟暴雨環境下的氧化速率……”他的聲音突然停住了,像是被什麼扼住了喉嚨,因為他發現薄片上的鏽蝕紋路竟與瓷壺裂紋走向完全一緻,仿佛是命運的刻意安排。
“你們準備往南城河裡倒實驗廢料了?”于琪琪滿臉質疑,大聲質問,她的聲音讓全息影像都泛起了漣漪,像是平靜湖面被投入一顆石子 。
“絕對沒有!”陳淺急忙辯解,聲調陡然升高,帶着幾分焦急,“所有試驗材料都……”他突然想起什麼,某天淩晨,暴雨如注,豆大的雨點砸在地面上濺起高高的水花,周漾和幾個項目負責人撐着透明傘站在實驗樓天台,腳下排水管正泛着詭異的金屬光澤,在黑暗中顯得格外突兀。
三人聽到這一幕,同時倒吸了一口冷氣,臉上滿是震驚與擔憂。原來雨水裹挾着實驗廢料滲入地下,沿着六百年前的漕運暗渠,穿越三十公裡山地,最終彙入了他們正在發掘的南朝碼頭遺址,像是一場意外的時空交錯。
“周工知道嗎?”吳諧的聲音有些發顫,他心裡隐隐覺得事情遠比想象中複雜。
陳淺苦笑着展示手機裡的消息記錄,最後一條是周漾五分鐘前發的:「既然古河道成了天然實驗場,明早七點前把污染物擴散模型做出來」
暴雨再次傾盆而下,豆大的雨點砸在屋頂上,發出噼裡啪啦的聲響。周黎潔在考古日記裡寫下:“建隆二年七月初九,霖雨彌旬,汴水暴漲……”她突然停筆,這是今晨出土的某塊記事磚銘文。此刻,實驗廢料正沿着古河道奔湧,仿佛與千年前的汴水在時空中重疊,讓人不禁感歎命運的奇妙。
周黎潔的指尖在觸控屏上劃出一道瑩藍軌迹,南朝青瓷殘片的3D模型在空氣中緩緩旋轉,像是在訴說着古老的故事。放大至1200倍的微觀視界裡,那些曾被誤認為普通冰裂紋的縫隙中,暗銀色結晶體正在發出詭谲的磷光,透着一股神秘的氣息。
“鉻鐵礦蝕變産物。”于琪琪将光譜分析結果投射在虛拟沙盤上,語氣笃定 ,“和明城牆扒釘的氧化層成分完全一緻——但這座南朝碼頭遺址,比明城牆早建了八百年。這怎麼解釋呢?”于琪琪滿臉疑惑地看向大家,眼神裡滿是探尋的渴望。
吳諧突然扯下手套,露出被金屬碎屑染黑的指甲,動作有些急切:“上周陳淺讓我幫忙收集曆代城牆磚成分時,提到他們在試驗一種會‘呼吸’的智能合金。”他調出建築實驗室傳來的全息影像,隻見銀灰色金屬闆在模拟酸雨中逐漸浮現出枝狀鏽紋,與青瓷裂紋裡的結晶結構如出一轍,就像一對鏡像。
暴雨毫無預兆地傾瀉而下,像是天空突然決堤。考古方艙的透明穹頂瞬間被雨簾籠罩,模糊了外界的視線。周黎潔望着防護罩外扭曲的雨幕,突然想起《建康實錄》裡那段記載:“梁天監十五年七月,霖雨,秦淮水赤三日。”
“這不是普通雨水。”她将采樣瓶舉到電子顯微鏡下,淡紅色液體裡懸浮着納米級的金屬顆粒,在燈光下閃爍着詭異的光芒,“智能合金在模拟明代暴雨環境時釋放的氧化物質——它們沿着地下暗河漂流三十公裡,最後滲入了我們的探方。這可太巧了吧?”周黎潔驚訝地說道,眼神裡滿是不可思議。
全息投影突然亮起刺眼紅光,像是危險的警示。陳淺的虛影裹挾着數據流跌進方艙,他身後實驗室的智能沙盤上,代表污染物的血色光點正沿着南城河古河道瘋狂增殖,仿佛一場失控的災難。“學姐破解了六朝水文圖!”他揮舞着泛黃的古籍複印件,泛潮的宣紙上,北宋匠人用朱砂繪制的汴水支流與全息模型裡的污染路徑完美重疊,像是跨越千年的呼應。
于琪琪突然捂住嘴,一臉震驚,眼睛瞪得大大的,因為在兩者交彙處,有個用簪花小楷标注的“沉箱處”,正是她們昨日清理出南朝糧船殘骸的位置。周漾要求制作的污染物擴散模型,此刻正倒映出天監年間那場改變建康城命運的暴雨,讓人不禁感歎曆史與現實的奇妙交織。
“看這個。”陳淺調出智能合金的分子運動模拟圖,金屬原子在虛拟酸雨中重組成枝狀晶格,與青瓷開片中八百年自然形成的鉻鐵礦結晶分毫不差,像是時間的輪回。那些被周漾苛責“精确到變态”的參數,此刻正在演繹跨越千年的材料輪回,訴說着科技與曆史的對話。
暴雨愈發癫狂,像是一頭失控的猛獸。考古方艙突然劇烈震顫,讓人膽戰心驚。監控屏幕裡,C區探方的夯土牆正在智能合金污染液的侵蝕下剝落,露出内側閃着金屬幽光的夾層——那分明是梁代匠人用原始鉻鐵礦石澆築的防水結構,像是曆史的驚鴻一瞥。
周黎潔的洛陽鏟突然發出蜂鳴,像是在喚醒沉睡的曆史。在夯土層下三米處,某種與現代智能合金頻率共振的古老金屬正在蘇醒。全息沙盤上的血色光點突然開始逆向流動,沿着古河道奔向六百年前的暴雨中心,像是一場時空的逆行。
“不是污染……”她顫抖着觸碰沙盤上流轉的星芒,眼神裡滿是震撼與敬畏,“這是周工制造的時空羅盤——用現代科技解析古代建材的氧化密碼,反過來定位被曆史湮沒的六朝遺迹。太不可思議了,周工的想法太超前了!”周黎潔激動地說道,聲音裡滿是對周漾的贊歎。
當第一縷晨光刺破雨雲時,柔和的光線灑在大地上,帶來了新的希望。衆人在探方底部挖出了令所有人窒息的物件:半塊刻着“天監”年号的鉻鐵礦磚,其表面枝狀鏽紋與實驗室智能合金闆的紋路,在顯微鏡頭下宛如同一棵金屬樹的年輪,見證着歲月的流轉。
陳淺的全息影像突然凍結在驚愕的表情中,他身後實驗室傳來周漾冷冽的聲音:“把誤差率控制在0.05%以内,我們就能讓智能合金在下個雨季,複現出梁代城磚完整的生命軌迹。大家加把勁!”
雨停了,南城河方向傳來悠長的汽笛聲,像是在為這場奇妙的時空之旅畫上句号。周黎潔望着古河道上虛實交織的漣漪,突然明白那些嚴苛到近乎殘忍的精度要求,實則是周漾為古今對話設定的密鑰——誤差每縮小一個數量級,時空的罅隙便多透出一線天光,讓古老的曆史與現代的科技緊緊相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