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姐,早點下班,注意休息。其實……我一直很感激你。在我眼裡,你不僅是領導,更是我的榜樣。我希望,有一天能像你一樣優秀。”
周漾看到信息的時候已經是在家裡床上準備入睡時,看着陳淺的文字,心中莫名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她回複道:“陳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你不必成為我,你隻需要做最好的自己。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這一夜,對于周漾和陳淺來說,都是刻骨銘心的。他們不僅圓滿完成了工作,更在彼此的心中種下了信任與期待的種子。而這段共同奮鬥的溫暖時光,也将成為陳淺未來道路上最珍貴的回憶。
周漾發現,這個比自己小了幾屆的學弟,有着異乎尋常的堅韌和樂觀。無論面對怎樣的困難,他總能保持積極向上的态度,這讓她仿佛看到了當年實習時的自己。
陳淺對于建築設計有着獨特的見解,更有着無比的熱情。雖然平日裡對他要求嚴苛,但每一次的指導都是真心實意,想要引導他真正走進建築的奇妙世界。
而陳淺,對周漾的感情也在不知不覺中悄然生長。他開始更加拼命地工作,廢寝忘食地準備研究生考試,渴望證明自己的實力,同時也期盼能夠得到周漾的認可。
每當夜深人靜,萬籁俱寂時,他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那個雨夜,和周漾一起翻工地圍牆的驚險刺激;想起書咖慶功宴上喝醉後,她在車裡靜靜等待自己醒來直至淩晨的那份溫暖。
想起她的點點滴滴,都讓他心中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暖流,在他的心間緩緩流淌。
而周漾和陳淺被困在工地的那一夜,感冒的還有第三個人——趙涔亦。他一周前從滬城直接奔赴杭城出差,回來後才驚覺周漾在滬城的項目已然結束。
他借故天合世紀城的項目聯系周漾,卻整整一夜都聯系不上。他在公司沒有找到她的身影。便又在周漾的公寓樓下等待她。此刻在城南公寓樓前,趙涔亦的駝色風衣下擺已被雨水浸成深咖色。他第17次查看手機,鎖屏壁紙還是八年前周漾和她參加建築設計展的合影的截圖一角——完整的照片裡周漾抱着設計模型,他站在兩步之外,手臂保持着欲擡未擡的尴尬弧度,雨水不停地打在傘上,發出清脆而又急促的聲響,而他的心也随着這雨聲起伏不定。
然而,周漾卻遲遲沒有出現,或許是因為出差未歸,或許是因為其他未知的原因。
"您有新的快遞存入0325号櫃。"手機突然彈出提示。趙涔亦苦笑着走向儲物櫃,裡面整整齊齊碼着《當代建築結構創新案例集》《參數化設計前沿》——都是周漾最近在查的資料。
最上方躺着一支未拆封的櫻花牌針管筆,和他公文包裡那支用了五年的舊款一模一樣。
雨滴在傘面敲出密集的鼓點。他想起上周在滬城設計院的偶遇:周漾為确認幕牆節點參數在暴雨中奔走,發梢滴着水卻堅持要先烘幹圖紙。
那時她眼中有他曾最熟悉的光,就像大四那年他們通宵趕畢設時,晨光穿透模型室的氣窗,在她睫毛上碎成星星點點的金箔。
趙涔亦一直等到雨停,時針已悄然指向快淩晨的時刻,他依然沒有等到周漾的身影。
當他再次試圖給周漾打電話時,卻發現電話暫時無法接通。那一刻,他的心中充滿了失落和無奈,如同被陰霾籠罩。
但他也明白,即便電話接通,以他的性格,也不會輕易将内心的擔憂傾訴而出,甚至都不知道該以何種身份去關心她。
他默默地收起傘,轉身離開,那落寞的背影在昏黃的路燈下被拉得很長很長。
心中卻依然為周漾擔憂不已,他曾無數次經過她的公寓樓下,無數次停留駐足,卻在見到她的時候又刻意隐忍克制,明明滿心愛意,卻總是口是心非。
就像在天合世紀城的項目開始時,他默默地為周漾尋找着建築設計方面的參考文獻。他不辭辛勞地跑遍了整個城市,從繁華喧嚣的市中心到靜谧偏僻的圖書館角落,每一本書、每一份資料都經過他精心的甄别挑選。
然而,當他終于收集齊全這些珍貴的文獻時,卻沒有選擇直接送給周漾,而是悄無聲息地将它們放在了她的公寓儲物櫃裡,仿佛是在進行一場無人知曉的深情告白。
趙涔亦對周漾的愛意,就像是昨夜那場悄無聲息的暴雨,默默地滋潤着心田。在無人察覺的夜裡,他的情感如洪水般洶湧澎湃,肆意蔓延,卻又在第二天清晨的陽光中消失得無影無蹤,仿佛一切都未曾發生。
當有人提及昨晚的暴雨時,他隻會淡淡地一笑,仿佛在說:“啊?昨天夜裡下雨啦?” 然而,隻有他自己知道,那場雨在他心中留下的痕迹,永遠都無法抹去。
次日清晨,陳淺在電梯間遇見抱着模型的周漾。晨光穿過中庭玻璃穹頂,在她側臉描出柔和的輪廓線。他注意到她換了新的鋼筆,筆帽處櫻花浮雕在光影中若隐若現。
"天合項目的BIM模型..."周漾話說一半突然止住。電梯鏡面倒映着兩人身影,陳淺的藏青毛衣與她的黑色工作套裝,竟像極了建築圖紙上深淺交錯的标高線。
趙涔亦在87層會議室等着。當周漾推開門的瞬間,他手中咖啡杯微微傾斜——2017年紐約建築獎年鑒正翻到"青年建築師特輯",泛黃書頁上周漾的獲獎照片裡,鋼筆還别在她馬尾辮上。
"趙總監的建議很有啟發性。"周漾将模型放在會議桌中央。趙涔亦看見她鎖骨紅線挂着的銀色素戒閃過微光——那是大四課程設計獲獎的紀念品,他抽屜裡也有一枚同樣款式的。
陳淺調試投影儀時,發現周漾在方案草圖上用鉛筆畫了棵枝幹遒勁的銀杏。這讓他想起昨夜最後離開時,看見她辦公桌日曆的今日備注:北城的銀杏黃了,要去看看。
彙報結束時,第一縷晨光正穿透建築模型的雙層玻璃幕牆。三個人的影子在地面交織成奇異的多邊形,就像未完成的參數化設計圖。
周漾将陳淺的暖寶寶放進風衣口袋,溫度透過布料熨帖着心跳。趙涔亦收起那支舊鋼筆時,金屬筆夾在掌心留下月牙狀紅痕。而陳淺的素描本最新一頁,悄悄畫着會議桌前的陽光分割線——精密如建築定位,溫柔似未盡之言。
城市在天際線處醒來,玻璃幕牆泛起魚鱗般的波光。他們各自走向不同方向,卻在建築圖紙的經緯線上,留下相似的年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