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小學教師王春梅攏了攏鬓角,輕手輕腳地走到放着布娃娃的小床前。
這個塞滿辣椒粉的“愛哭包”正張着大嘴做哭嚎狀。
隻見王春梅輕輕将娃娃抱起,像對待真嬰兒般托住脖頸,哼起了一首江南小調: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她的聲音溫柔得像三月春風,左手有節奏地輕拍娃娃後背。
不到五分鐘,“愛哭包”就在她懷裡“睡熟”了。
圍觀的軍嫂們不約而同屏住呼吸,生怕驚擾這靜谧的一幕。
“十五号考生孫二嬸準備!”
孫二嬸雄赳赳地沖進來,一把抄起娃娃就晃:“小祖宗快睡!”
見娃娃還在“哭”,她直接拎着娃娃的一條腿倒提起來:“睡不睡?不睡扔出去信不信?”
“砰!”
辣椒粉從娃娃嘴裡噴出來,正好糊了孫二嬸一臉。
她連打三個噴嚏,眼淚鼻涕糊了一臉,惹得窗外偷看的孩子們哄堂大笑。
“第二項考核,應急反應測試。”
蘇晚突然将一盆水潑在地上:“孩子尿褲子了!”
劉嫂一個箭步沖上前,先用身體擋住“尿褲子”的娃娃:“妞妞不怕,老師給你變條花裙子好不好?”
她變戲法似的從兜裡掏出塊花布,同時頭也不回地指揮:“小軍!去拿拖把!小紅!把櫃子裡備用褲子取來!”
她這一連串動作行雲流水,活像戰場上調度兵力的指揮官。
蘇晚和楊紅梅交換了個贊許的眼神。
最後一項創意教學考核更是精彩紛呈。
多數人規規矩矩地擺弄石子:“一、二、三...”
直到林秀娥上場。
這個文靜的小媳婦解下頭上的紅頭繩,靈巧的手指翻飛間,一隻栩栩如生的蚱蜢就出現在她掌心。
“一隻蚱蜢跳呀跳,”
她輕聲細語地唱着,又變出一條綠頭繩,“兩隻蚱蜢吃青草~”
最妙的是她輕輕一抖,蚱蜢真的在桌上“跳”了起來。
窗外頓時響起“哇”的驚歎聲,幾個扒窗台的孩子眼睛瞪得溜圓。
考核結束時,夕陽給倉庫鍍上一層金邊。
蘇晚看着記分冊上密密麻麻的評分,眼前仿佛已經浮現出孩子們在這裡學習玩耍的溫馨畫面。
夕陽将貼榜的木闆映得通紅,考核結果前擠滿了翹首以盼的軍嫂們。
當林秀娥的名字出現在錄取名單上時,孫二嬸的臉瞬間漲得比晚霞還紅。
“憑啥選她?”
她一把扯下名單撕得粉碎,“一個連蛋都下不出的母雞,也配教别人家的娃?”
這句話像把刀子,直直捅進林秀娥心窩。
她渾身一顫,死死咬住下唇,原本捧着中國結的雙手不住發抖。
蘇晚清楚地看見,她指甲深深掐進了掌心。
“孫二嬸!”
蘇晚一個箭步擋在林秀娥身前,聲音不徐不慢,卻讓孫二嬸不由自主地停手,“你會用算盤教孩子數數嗎?能一邊教算術一邊編手繩嗎?”
她高高舉起那個精美的中國結,鮮紅的繩結在夕陽下熠熠生輝,每一道盤扣都規整得如同受閱的方陣。
圍觀的人群突然安靜下來,隻聽見晚風拂過繩結流蘇的沙沙聲。
“我要學這個!”
一個紮着歪辮的小丫頭突然從人堆裡鑽出來,小手摸着中國結,“比二丫的毽子好看多啦!”
孫二嬸愣住了。
她看着自家閨女亮晶晶的眼睛,又看看林秀娥蒼白的臉色,張了張嘴,卻什麼難聽話也說不出來了。
翌日黎明,蘇晚推開育紅園大門時,發現門檻邊放着個柳條筐。
裡面堆着野山楂,顆顆紅豔飽滿。
筐底壓着張皺巴巴的煙盒紙,上面用炭筆畫着歪歪扭扭的字:
【給娃們零嘴孫】
那“孫”字最後一筆拖得老長,像是寫字的人猶豫了很久才落下。
蘇晚拈起一顆山楂放進嘴裡,酸甜的滋味在舌尖漫開,讓她想起昨天孫二嬸閨女摸着中國結時,孫二嬸臉上閃過的複雜神情。
晨風吹動門楣上新挂的風鈴。
那是林秀娥昨天傍晚偷偷挂上的,用剩下的紅繩編成了五角星的形狀。
劉嫂盯着錄取名單上自己的名字,手指微微發抖。
三個月前,她因把兒子獨自鎖在家導緻孩子摔傷,成了全院的談資。
此刻,這個曾被打上“失職母親”标簽的女人,終于有機會證明自己。
蘇晚輕輕握住她顫抖的手:“孩子們需要你。”
短短一句話,讓劉嫂瞬間紅了眼眶。
她粗糙的手背上,那道給孩子熬藥時留下的燙傷疤痕還在隐隐作痛。
此刻,她心裡湧起說不盡的感激。
“太好了!”
“謝謝蘇同志!”
蘇晚最終選定了三名主班老師:王春梅、林秀娥和劉翠蘭(劉嫂),三人都有初中文化程度。
同時配備了兩名生活老師,負責協助教學和準備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