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黃财主為什麼一定要買石竭村打漁的地方呢?”
縣令摸了摸胡須,說;“其中當然是有原因的,說起來也是石竭村的人先造的因,才有現在的果。”
“請大人明示。”
于是縣令把原因告訴了他們。
那年北方大旱,黃源帶着兒子黃真逃難至南方,路過石竭村,實在餓得不行,想讨碗飯吃,結果被拒絕了。
當時石竭村被流民洗劫過幾次,村民不敢再發善心。
黃源不能看着兒子餓死,于是半夜偷偷跑到一戶人家偷了兩個包子出來,結果被主人發現,打斷了一條腿,并被聞訊趕來的村民趕出了村莊。
父子倆靠着兩個包子沒有餓死,黃源由于傷病死在半路,留下黃真一人在世上流浪。
幸好老天開眼,黃真竟然慢慢攢出了一份厚實的家底,他記起父親當年的遭遇,于是搬到離石竭村不遠的地方,買下那塊村民賴以生存的地界,用來報仇。
“本來我是不答應的,但是奈何人家給的太多了。”縣令說完故事後,又補了一句。
知道了原因後,孫悟空和林海向縣令告辭,他們走出縣衙,發現阮氏三兄弟正蹲在牆角等他倆。
他們身體底子果然好,二十大闆下去,跟沒事人一樣。
“你們怎麼還不回家去?”林海問。
三兄弟跪下給林海磕了三個響頭,林海忙扶起他們,說:“不必如此,快起來吧。”
阮小二搖頭,說:“多謝少爺您交的諒解書,免了我們二十闆子,四十大闆下去,怕是要長棒瘡。還有,我在挨打的時候也想通了,如果我們第一次偷竊成功了,嘗到來錢順利的滋味後,之後說不定會做更多不好的事情。幸虧被你們抓了。”另外兩人在他身後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顯然是認可他的話。
林海見他們有悔改之心,心裡也很高興,問:“那你們之後打算怎麼辦?”
沒有地種,不能打漁,他們的生活會很艱難。
阮小二看了看自家兄弟,說:“剛才都已經計劃好了,這邊離府城不遠,我們三力氣大、能吃苦,去府城做工,比如在碼頭扛包,賺些錢回來養家。”
說得容易,但其中的艱辛、背井離鄉的痛楚,隻有他們自己能夠體會。
孫悟空說:“我覺得你們可以晚點再去府城,說不定事情還有轉機。”
林海和三兄弟一起轉頭看向他,阮小五沉不住性子,率先開口:“道長爺爺,您說的是什麼意思?”
“就是你們可以繼續打漁。”
阮小七不信,他說:“算了,那地方已經被黃大财主占了,我們村新分的地界裡面都是些小魚苗,至少要等幾年才能捕撈。”
他們這副垂頭喪氣的模樣,讓林海不由得升起幾分可憐之意來,對那位黃真也多有不滿,他怎麼能因一己之私讓整個村子的人生活困頓呢?
這種想法不好在外人面前訴說,和三兄弟道别後,林海在回去的路上,與孫悟空聊起石竭村的事,順便發表了一下自己的觀點,“我認為黃真太過分了,為了他已經過世的父親,讓整個村子都沒有收入來源。”
孫悟空不完全認同林海的看法,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石碣村受到的傷痛,導緻黃源半路感染而死,黃真自此成了孤兒,他恨村裡的人無可厚非,但是這種恨意不能過度。
為了幫助石碣村的人,林海決定今天不走了,而是跟着孫悟空一起去了黃家,打算勸說黃真,從源頭上解決問題。
黃家果然富貴,據說這還是他們家的别院,占地就有三四十畝,抵得上五六戶人家的耕地面積了。
得知林海是舉人,守門的仆人表情瞬間不一樣了,“您稍等,我這就進去禀告老爺。”
沒過多久,仆人身後跟着一位穿繕絲外衣的中年男子,“這是周管家。”
周管家看了眼突然到訪的兩位陌生人,對林海說:“老爺請,請進。”
這黃家内部裝飾小巧雅緻,想必黃真是一位富有情緻的主人,他一人在世間摸爬滾打,能夠掙得這麼大的家業,肯定是吃了不少苦,還能培養出這麼高的審美情趣,實屬不易。
林海以為黃真至少是個中年人,誰料在大堂接見他們的人面黑無須,可能未到而立之年。
衆人互相見禮之後,丫鬟上來奉茶,林海見此茶湯色橙黃明亮,香氣馥郁而帶有蘭花香,他從未嘗過此種茶。
黃真跟他們介紹:“這是武夷山天心寺的母樹大紅袍産的茶葉,專供皇室使用,我也是機緣巧合下,得了一些。”
他能用得起貢品,可見财力不一般。
黃真見林海舉止斯文,便試圖邀請他:“林公子,我正在為大郎尋找讀書先生,不知您願不願意屈尊降貴前來教導,放心,銀錢肯定是不會少的,一年一千兩銀子怎麼樣?”
這可比當官的富貴多了。莊戶人家,一年的花費才二十兩銀子,黃家給出的一年束脩夠一家人五十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