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宋景行遠行垓下四年,盛泊興不是沒想過去找他,有時放馬南山,小王爺會陡然生出策馬急行去見某個人的想法……盛泊興并不是止步不前猶豫躊躇的人,他之所以沒動身單純因為不願意。
說來可笑,他思念宋景行,擔心宋景行,渴望宋景行,卻不願意去見宋景行。
……這世上是有那麼一些人的,他們彼此相愛,也彼此為難,他們并不合适。而最讓人扼腕的是他們自己比任何人都要清楚他們并不合适。
……
“為什麼不去?垓下就那麼吸引你嗎?還是宋大公子兩袖清風,看不上本王行賄阿谀的那一套?!” 盛泊興的臉湊的更近了,而且還吼的很大聲,宋景行覺得是有口水噴在自己臉上的……
可是啊,垓下那麼苦他為什麼不去蕪州呢?
“盛弋,如果我其實是個僞君子,你還會喜歡我嗎?” ……盛泊興要氣瘋了!他都怼在宋景行眼前了宋景行還是顧左右而言它!是真以為自己不會打折他的腿?! 恃寵而驕的不分場合!
“我知道你最開始是因為所謂的君子風骨才喜歡我的。”宋景行擡手扒着盛泊興的肩膀坐起身,又在身後墊了個枕頭,給自己枯木般的老腰送了個溫暖。“但其實我不是,我是個僞君子。盛弋,你知道為什麼在垓下那種遍地枯骨的地方,從沒聽說有發配的犯人逃出來嗎?”
……
因為逃不出來。
洋帝改道蘇陽時工部侍郎宇文恺曾上書,若将蘇陽和大霸的水都引入垓下會引發漠水上逆,造成垓下洪災。洋帝得知此事頗為遺憾,請當時的國師為垓下百姓祈福了三天三夜。
而後蘇陽河水繼續引流。
宇文恺連夜上書奏請無效,遂聯合工部尚書,戶部尚書,禮部尚書,右丞相共同為民請命,想在垓下建十五道水壩阻擋漠水……洋帝以國庫不足為由拒了,尚書們不肯死心,仍想救民于水火,于是各自掏腰包,賣家财,向王公貴族,士農工商征捐款。那時的大禹雖曆經王族戰亂與昏君苛稅,卻仍舊欣欣有向榮意,民間尚存星火,何況王公。東海盧家捐了白銀五千萬兩湊齊了建大壩的錢。
洋帝深受感動,封宇文恺做了靖越侯,架空了一起請命的五位官員,随後堂而皇之的将一分一毛湊齊的公款挪出來建了他心心念念的大行宮……靖越侯得知此事後不日便無疾而終……
當然洋帝也并非全無良心,他為垓下建造了三堵萬仞城牆順手将肆虐的洪水和垓下百姓關在了一起。既省了錢,又沒人會亂傳謠言,一石二鳥,堪稱完美!
沒人知道期待着雄偉絕世的水壩的垓下百姓見到萬仞城牆時的心情。總之洋帝是非常開心的。百姓嘛,一茬接一茬,總會有的,大行宮可未必!
……
沒見過垓下城牆的人總會奇怪,一堵牆而已,攔的下死物還攔的下活人嗎?隻能說,設計城牆的人是個不輸宇文恺的天才。天才開新立異建了一扇隻能從外向裡推開卻不能從裡向外拉開的大門,機關的機栝鑲在門外,用的是鍛造重弩的青金鐵。
垓下的城牆自建立起就隻會在一種情況下打開。
“隻有上逆的漠水能沖開被青金鐵鑲嵌的城門。你現在知道我是怎麼進的垓下了嗎?” 夜色很深又沒有燭火,宋景行的眼睛不可能會自然發光,它融于夜色,帶着盛泊興一同下墜。“什麼?”他聽見自己這樣問。
“凡是發配垓下的犯人都會被送到漠水,在漠水上逆彙入垓下時随水沖進垓下,不問死活。我見到過鐘大人,在漠水沖過來的時候。” 宋景行是不信命的——從前不信。
他一直認為若有淩雲志敢笑黃巢軍,但攝政王和閹黨教會他什麼是權傾朝野颠倒黑白。他也一直覺得光明磊落者當不堕深淵,但現實是宋景行随師入垓下境内不足半日就遇見了漠水上逆……滔天洪水奔湧而來前隻是極細極白的一條線,浪濤聲如狂風卷刃,宋景行聽見了風怒。
一直跟在發配隊伍後的鐘大人正和押送軍官讨價還價,想盡量多賺些錢。空氣又濕又潮,宋景行盯着極遠處的細線,莫名覺得恐慌。他問梅常侍那是什麼,梅常侍眯着眼睛極力遠眺,然後他說 “景行你快走!!”梅常侍狠狠推了一把宋景行,那是宋景行第一次見到老師失态……随後他聽見随行軍官罵了句髒話,邊喊邊跑,他喊 “漠水上逆了!”
盛泊興賄賂的官員叫什麼宋景行忘了,隻記得他姓鐘,鐘大人帶了匹駝銀子的馬,馬背負重帶不動第二個人……眼看怒濤卷狼滾滾而來,軍官四散奔逃,鐘大人終于卸下了馬上的銀子,他說“隻能再帶一個人,宋大人你上來吧。”
……
宋景行上了馬,他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丢下他的老師——從前從沒想過。
鐘大人策馬前拽下了宋景行的腰佩,宋景行回頭看了一眼他的老師。洪水來臨前天總是格外的陰,梅常侍穿着囚服戴着鐐铐,看向遠處,他的目光那麼遠卻那麼綿長……
宋景行聽見了鐘聲……姑射觀的鐘聲。
書上說當你看見洪水的時候,其實已經逃不掉了。
書上說的對。
……
苟且偷生的宋景行被洪水迎面拍下馬,垓下城牆前是一望無際的荒原,宋景行于是知道那荒原全是被洪水沖刷洗劫而成。
鐘大人叫宋景行的名字,他至少要把宋景行帶走,但宋景行不僅沒抓住他,甚至還松開了他的手……在渾濁不堪的洪水中宋景行最終抓住了捆束梅常侍的鐐铐,并在心裡對盛泊興說對不起。
他知道鐘大人為什麼來,也可以想象盛泊興為此花費了多少,可是很抱歉啊,那匹馬隻能再帶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