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的餘晖灑在戰場上,霍去病望着滿地的匈奴屍體,心中感慨萬千。
“此次再次擊敗匈奴,他們的元氣大傷,短期内應該不敢再來進犯了。”他轉頭對身旁的衛青說道。
衛青點點頭,神情依舊嚴肅,“去病,你屢立戰功,為大漢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我們也不能放松警惕,還需時刻防範匈奴的再次反撲。”
霍去病緊握拳頭,目光堅定,“舅舅放心,我會繼續加強防備,守護好大漢的邊疆。”
幾日後,一名斥候匆匆來報,“将軍,匈奴派使者前來求和。”
霍去病微微一怔,随即看向衛青,“舅舅,您怎麼看?”
衛青摸着胡須,沉吟道:“匈奴此次求和,想必是真的元氣大傷。不過,伊稚斜此人狡詐,不得不防。”
霍去病思索片刻,“不管如何,先見見那使者再說。”
很快,匈奴使者被帶到了漢軍營地。那使者身材矮小,眼神中透着一絲惶恐。
“大漢将軍,我乃匈奴單于伊稚斜所派使者。此次前來,是奉單于之命,向大漢求和。”使者恭敬地說道。
霍去病冷冷地看着他,“你們單于早幹嘛去了?屢次犯我大漢邊境,如今打不過了,就想來求和?”
使者急忙跪地,“将軍息怒,我家單于自知先前過錯,願與大漢簽訂和約,永不再犯。”
衛青走上前,問道:“那你們單于可有拿出求和的誠意?”
使者連忙說道:“單于願意歸還之前侵占的大漢土地,并且每年向大漢進貢牛羊馬匹。”
霍去病和衛青對視一眼,兩人心中都明白,這确實是匈奴拿出的不小誠意。
“回去告訴你們單于,我可以考慮和談之事。但若是他日後再敢犯我大漢,休怪我霍去病手下無情。”霍去病沉聲道。
使者連連點頭,“将軍放心,我定會将您的話轉達給單于。”
送走使者後,霍去病和衛青回到營帳商議。
“舅舅,您覺得這和談之事可行嗎?”霍去病問道。
衛青緩緩說道:“從目前的形勢來看,和談對我們大漢也有好處。一來可以讓邊境百姓過上安穩日子,二來我們也可以趁機休養生息。”
霍去病皺着眉頭,“可我擔心伊稚斜會反悔,這和約隻怕難以長久。”
衛青拍了拍他的肩膀,“和約隻是一種約束,關鍵還得靠我們自身的實力。和談期間,我們依舊要加強邊防,以防不測。”
霍去病點了點頭,“舅舅說得是,我這就派人去邊境各處巡查,加固防禦工事。”
不久後,雙方正式簽訂了和約。大漢邊境迎來了久違的和平,百姓們歡呼雀躍,慶祝這來之不易的安甯。
軍營中,士兵們也都松了一口氣。一名士兵笑着對同伴說:“終于不用打仗了,這下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
另一名士兵則打趣道:“是啊,說不定過段時間還能回家看看爹娘呢。”
霍去病看着士兵們臉上的笑容,心中也感到一絲欣慰。但他并沒有因此而放松警惕,每天依舊帶領士兵們進行訓練。
一日,衛青來到訓練場,看着正在訓練的士兵們,滿意地點點頭,“去病,你治軍有方,這些士兵的精氣神都很不錯。”
霍去病謙虛地說:“舅舅過獎了,這些都是将士們自己努力的結果。如今雖然和平了,但我們不能忘記曾經的傷痛,更不能讓匈奴有可乘之機。”
衛青笑着說:“你有這樣的覺悟,我很放心。不過,除了加強軍事力量,我們也該為國家的長遠發展考慮考慮了。”
霍去病微微一愣,随即明白了衛青的意思,“舅舅是說,要在和平時期發展國家的經濟和文化?”
衛青點點頭,“沒錯。戰争隻是一時的手段,國家的繁榮昌盛才是長久之計。你有什麼想法嗎?”
霍去病低頭思索片刻,“我覺得可以先從農業入手,鼓勵百姓開墾荒地,興修水利,提高糧食産量。同時,也可以發展商業,與周邊國家進行貿易往來。”
衛青贊許地看着他,“你的想法很好。不過,這些舉措的實施可能會遇到一些阻力,尤其是那些保守派大臣,他們未必會支持。”
霍去病握緊拳頭,“不管有多大的阻力,我都會盡力去做。為了大漢的繁榮,我願意付出一切。”
接下來的日子裡,霍去病開始深入民間,了解百姓的需求和疾苦。他看到許多百姓因為戰争而流離失所,土地荒蕪,心中十分痛心。
“一定要讓百姓們過上好日子。”他暗暗發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