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蝕”是一種既合理又不合理的,可自然形成可人工操控的現象。它既可以因麒麟或者王操控而出現,也可以自己不打招呼就忽然出現,再順便坑幾個麒麟,例如延麒、泰麒和本文的峯麟。
現下在任的麒麟和王中,有四位是胎果。這幾位根據自己的經曆陷入了一個共同的誤區,那就是對蓬萊的理解。他們默認峯麟會出現在自己曾經生活過的島嶼,完全忽視了島嶼對面的大陸。
因着這層關系,哪怕兢兢業業的努力了近十六年,蓬山還是沒能找回丢失的蓬山公。
就算是陽子和高裡也不會想到這位後輩她正在對面的大陸忙着奮戰高考。畢竟嚴格來說,兩位都算是高中肄業。
鐘離南星自認為是一個普通的高三生。
雖然她暈血,但是有這毛病的人那可多了去了,根本不值得被拿出來說道。
雖然她有些不喜歡肉食,但是又不是不能吃,誰還沒個食物上的偏好?
雖然她不喜歡額頭被碰到,但是人有各種各樣的潔癖不是很正常嗎?再說了,以正常人的社交距離來說,誰閑着沒事去拍别人額頭的?
雖然她能夠非常輕易的赢得動物們的信任,沒事兒就和它們聊聊天……好吧,這個好像不太普通,但是也隻有一部分有靈性的動物才能夠交流,不是什麼螞蟻蚊子蒼蠅都可以的。
雖然……
總之,鐘離南星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忙碌的高三生。就算有跟普通人不一樣的點,那也是她來自孤兒院。
對,鐘離南星沒有家人或者說她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家人。據院長鐘離老太太說,她是在春分那天被放在孤兒院門口的。
“所以我為什麼不叫鐘離春分呢?”電視劇和小說都喜歡這種起名風格。
“你怎麼會有這種疑問?”鐘離院長對她的疑問問頗為不屑,“我給你們起名字可不是随意起的,都是很講究的。”
“……”
如果不是南柳姐姐跟她說過每個人的名字由來,說不定她真的會信呢!
除了已經有名字但是因為各種原因到這裡的孩子,像南柳姐姐和她這種在襁褓時期就被撿回來的,名字規律大概如下:名字的第一個字代表他們被院長撿到時的方位,“南”就代表他們是在孤兒院或者院長房間的南邊被撿到的。第二個字則取決于撿到時周圍有什麼,能直接用就直接用,不能直接用就找同音替換,比如南柳姐姐就是在柳樹下撿到的。
至于她的“星”,聽說是因為那天星星很亮,要不然大晚上的,說不好出去散步的老太太根本看不清有個安靜睡着的嬰兒被丢在路邊。
回憶完畢。
老太太在她十一歲那年就離開了。作為第一個被撿到的孩子,南柳姐姐辭去了大城市的工作,回來接手了孤兒院,照顧還沒成年的孩子們。
孤兒院的規模本來就很小,加上現在公立孤兒院的數量越來越多,管理越來越透明化、正規化,基本上沒有孩子再被送過來。
現在還未成年的孩子,算上她還有四個。已經畢業的北烨、北婳、西珏也選擇定期回來住上幾天。
這種溫馨、親昵的氛圍,讓南星更覺得他們就是天生的一家人。
高考結束,南柳姐姐專門給她準備了蛋糕以作慶祝。
“南星姐姐,明天我們一起去爬山吧?”最小的西桐提議。
不,我并不太想參加如此耗費體力的活動。
“去吧去吧!”
“看到日出會有好運的!姐姐會考出超級高的分數!”
三個小蘿蔔頭一擁而上,對着她一通音波攻擊。
“停!我去,我去!”
她今天的精神力已經被考試熬完了,快停止對她的精神攻擊!
“好哦!”
“爬山爬山!”
“我會定好鬧鐘的!”
四點多就被喊起來的南星打了個大大的哈欠。
小孩子們的精力也太旺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