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最後一個暑期,李媛媛過得格外爽快。
顔娜形容她像一瓶咕嘟咕嘟冒着泡的橘子汽水,一開蓋滋啦滋啦響個不停。
超常發揮的中考成績,讓她成功邁進了宜風一中實驗班。
她的母親李金玲女士,終于等到了走到哪兒都要仰着頭的“好時機”。
“哎喲,都是上一中實驗班,人家娜娜媽也沒像她這樣啊。”
“意料之外的才叫驚喜嘛。”
住在縣醫院家屬區的多是些醫院退休的老太太,無事可幹,成天東家長李家短的。
李媛媛小升初時沒考上重點初中,隻能去二中念,即使在一種落榜生裡,她的成績也并不拔尖,因此她考上一中,而且還進了實驗班,實在是個談資。
李金玲女士心裡十分痛快,來了個大手筆,添了一千大洋,把她的寶貝女兒送上了“一中優秀種子北京夏令營計劃”的火車,但除了獎勵,其中也不乏賭氣的成分在。
李媛媛本來是要去武漢夏令營的,隻用報名就行,不用額外交錢。
“去武漢,武漢好,不用交錢,把這錢省下來,讓金玲給媛媛生個弟弟,給弟弟攢着。”
奶奶四年前小中風癱了,坐上了輪椅,從鄉下小兒子家搬來了大兒子家,按小叔叔的話說,縣城裡條件好,利于媽恢複。
這四年來,李金玲伺候她,李媛媛聽的最多的話就是“生弟弟,生弟弟。”
李金玲本來在切西瓜,給弟弟攢錢的話一出,菜刀咣得一聲落在了案闆上,吓得客廳裡看報紙的張德忠一個激靈站了起來,看見李金玲轉身時笑眯眯的,複又坐下。
李媛媛彼時在房間裡擺弄她的新耳機,聽着外面的動靜,手指默默繞着耳機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