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惜春時 > 第14章 第 14 章

第14章 第 14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一夜好眠。

顧清音習慣早起,穿戴洗漱完畢推開窗,四月的空氣争先恐後湧進來,擠走屋内的沉悶,留下滿室清新。

不過,随之而來的,還有鄰居家院子裡的動靜。

顧清音站在窗前聽了陣,劃破空氣的聲音很有節律,還有男子間歇的嘿哈之聲,顧清音猜測,是隔壁鄰居晨練時在舞刀弄劍。

既沒有危險,顧清音就沒多理會。

休息足了,就該辦正事了,早日解決謝家的隐患,也就能早日看到妹妹與謝大哥成親,她也就别無所求了。

顧清音走出房門,邁出門檻。

昨夜臨睡前,她将謝家的事粗粗想過一遍,有些複雜,寫下來更直觀。

後院沒有筆墨紙硯,顧清音于是去前院的書房裡找,可惜她們離開太久,筆已損墨條已幹。顧清音于是去廚房找周嬸要了點合适的炭塊後回到爹爹的書房,在書案上鋪開麻紙寫畫起來。

她先畫了個圈,代表江南省。

江南省織造業發達,在她還是太後時,最鼎盛時,光興甯一府六縣就有兩萬台織機,男女工逾四萬人,專為皇家與王公大臣生産上品絲綢。

江南省共有十府,所生産的絲綢占了整個大梁絲綢産量一半,外銷鄰國的絲綢中,六成來自江南,可想而知,江南省的織造業會達到怎樣的規模。

為此,朝廷特意新設織造局,由戶部派織造郎中專管江南省的織造業。

而在目前,江南全面改農為桑才剛剛開始,興甯府的織造業尚處于蓬勃發展的前期,兩年後一場糧荒,處于無序猛漲的興甯府乃至整個江南省的織造業差點夭折。

度過困難之後,朝廷有意采取措施控制規模,扶持織造廠采用速度更快的織機,同時部分退桑還田,确保江南省的糧食至少半數自給,而不是全部仰賴外省調入。

接着,顧清音按照十府的位置關系大緻标出興甯府,江城。

興甯府織造業興起與一個人有關,此人便是如今的興甯府知州盧修平,他就是第一任織造郎中。

可惜那時皇帝年幼,她要關注的事情太多,江南省的織造業平穩有序發展後她就沒再關注此人。

江城乃興甯府州府所在,所以盧知州也在江城。

顧清音握住炭塊,再寫下謝家。

前世她在離開京城後就沒有和謝正廷見過面,不知道謝家遭禍的具體細節。

昨日依謝正廷的意思,謝家經過二十多年的經營,有自己的織造廠,也能生産興甯府數一數二的絲綢制品,他想效仿那些專為皇家供應用品的人家,專為皇家供應絲綢。若謝家的産的絲綢能被用做貢品,謝家就不再僅是普通商家,到時不止在興甯府,在整個江南都會有一席之地。

但此事辦起來并不容易,光有錢和技術還不夠,還得同官府打好關系。

前世她與蕭惟凜八月十六成親,十天後娘家人去東宮看她,唯獨妹妹沒有去,她那時才知道謝家已經出事,滿門被屠。

今日是四月初三,距離八月才四個月,謝正廷突然變得激進隻是她的看法,實際上,從昨日對談中,謝家父子到現在并沒有意識到危險在逼近。

顧清音看着寫下的日期,也就是說,她隻有四個月的時間查清真相。

錦瑟來了:“姑娘,吃飯了。”

顧清音擱下炭塊,用幹淨的那隻手阖上麻紙,随錦瑟前往後院東廂房的堂屋。

洗完手擦幹,顧清音落座,問周嬸:“隔壁住的什麼人?”

顧家是位于這條杏花巷的第一家,周嬸知道她說的隔壁指的西邊那戶:“隔壁早換主人了,如今的主人家姓楊,之前一直在外地,也是最近剛回來的,說是帶着外地來的友人遊江南,聽說不會長待。”

清楚來曆就好。

對方若是長住的鄰居,低頭不見擡頭見的,倒是有必要出于禮儀拜訪一下。

隻是短期住一住就沒有必要了,興許人家不願意被打擾呢。

心裡有數了,就不用再多想,顧清音說起在院中的葡萄架下添置桌凳的事。

周嬸一口應下:“姑娘喜歡木桌還是石桌。”

顧清音:“石桌。”

木桌好看,但石桌不怕日曬雨淋。

祖母雖給了她盤纏,侯府也隻是個空架子,她這個“刑克六親”之人,一旦離開了京城,很容易自然而然被遺忘。江城是有一個莊子,但是是祖母的人在打理,在她拿回莊子和找到别的收入來源之前,能省還是省些。

早飯很家常,比不上在京城是豐盛,和父母在時差不多,但前世在宮中珍馐百味全部嘗遍,眼前的清粥小白菜包子也别有一番實在。

用過早飯,顧清音帶着錦瑟出門,一來是添置些筆墨,二來也看看闊别多年的家鄉。

江城比京城小得多,顧家本就位于縣城的中心地帶,去哪裡都很方便,不趕時間的話步行完全可以。

兩個人走了一段,錦瑟突然出聲:“是謝公子。”

顧清音朝馬路對面的戲樓看過去,果然是謝正廷,正熱情地招待一名中年男子往裡走。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