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桑戲曲下鄉演出地點在當地的文化廣場上,團隊的成員在早晨天還沒亮的時候就坐着大巴過來,單程兩個小時。
童栩栩和溫悅到達的時候,演出即将開始,舞台下放了幾十張顔色不一的塑料闆凳,花花綠綠的。
到場的人全是老年人,少數幾個抱着連話都還說不清楚的小孩子。
現場嘈雜聲一片,有小孩子被老年人呵斥而放聲大哭,還有老年人隔了幾個座位大着嗓門唠嗑。
過了一會兒,一個穿着紅色小馬甲的女人握着話筒上台,她的聲音透過話筒傳遞到四周。
“各位叔叔阿姨,我們的戲曲演出馬上要開始了,希望大家能安靜一點,好好欣賞我們淮桑的戲曲。”
這話一出,現場果然安靜不少,隻剩下小孩子抽抽哒哒的哭聲,這會兒被抱着自己的奶奶哄過以後,音量也逐漸降低。
舞台上空蕩蕩的,隻有一條橫幅記錄着今天這場活動的主題。
童栩栩抱着相機,在表演開始時,奔走于台前台下,忙于拍攝的她連岑隽笙什麼時候到的都不知道,而她更不知道自己成為某人眼中的風景。
整場戲曲表演持續了一個半小時,在上個節目結束和下個節目上場的中間段,台下的掌聲持續不斷。
每次掌聲響起來的時候,童栩栩都忍不住去觀察台下觀衆的表情。
她好奇他們是真的覺得戲曲表演得很精彩,還是隻是客氣一下。
雖然持續不斷的掌聲已經能夠解答童栩栩心中的那一點疑惑,但在看到觀衆的表情時,她才真正放下心來。
是真的喜歡!
對此童栩栩會不由自主地升起一種自豪和驕傲,這是他們淮桑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啊!
作為一個淮桑人,看到自己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被喜歡、被看見,心中很難不會與有榮焉。
帶着這種情緒,童栩栩工作得更賣力了,她一定要拍出一個無敵高質量的視頻出來,她不僅要讓所有淮桑人看到他們的淮桑戲曲,還要讓其他地區,甚至全國的人都看到淮桑戲曲。
童栩栩的表情變化不大,唯獨那雙眼睛,生動無比,所有的情緒被一雙眼睛诠釋得淋漓盡緻。
演出結束後,觀衆散場,身穿紅色小馬甲的社區工作人員挨個将闆凳收重疊到一起。
剛才負責主持的社區工作人員正在和淮桑戲曲的團長聊事。
童栩栩趁機抓拍了幾張,後續發給溫悅寫新聞稿的時候用。
“小姐姐,剛才拍的照片可以發我嗎?”一個紮着馬尾的社區工作人員走過來,說明原因,“我寫活動周報的時候用幾張。”
“可以。”童栩栩道,“不過我得先回去整理一下,可以用的我就發你。”
“太感謝了。”她拿出手機,“那我先加你一個聯系方式。”
童栩栩打開手機,這才注意到岑隽笙的消息,她擡頭找了一圈,在不遠處看到岑隽笙,岑隽笙也一直看着她,當視線交彙時,兩人臉上都帶着笑意。
加完好友,童栩栩湊到溫悅耳邊交代了一下剩下的事,在溫悅聽到童栩栩的話時,眼神沒忍住想往岑隽笙的方向瞄。
童栩栩一把将溫悅拉住,語氣有絲絲焦急:“你别看啊,這樣太明顯了。”
“你害羞什麼。”溫悅嘴上這麼說,但頭卻是聽童栩栩的話轉回來,“你都在這給我交代剩下的事了,不就是準備過去找他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