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黃泉客棧 > 第13章 漢宮樂師

第13章 漢宮樂師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烏——雲——閉月矣!”一句長腔,聲動乾坤!高伯乾隻覺眼前似乎真有烏雲鋪天蓋地而來,遮擋了懸空的明月。

他所坐位置正對戲台,隻見台上來人蓮步微踩,纖腰款款;水舞雲袖間再開一聲:“霹靂一聲雷驚夢,古琴幾多閑餘哀。汲汲暴雨不憐曲,戚戚歌者傷知音……”

台上人表情哀怨凄婉,屈身撫一撫古琴擺一擺無可奈何的頭,似無知音相知相伴胸懷難抒的苦悶。又哀怨驚雷與暴雨不懂憐惜他的曲與歌從而低歎一聲,哀傷沒有知音之際,忽而擡頭朝着一處眺望着,婉轉之曲又從口出:“有餘獨倚歎空樓,小兒簦籬鬼鬼祟。高樓餘人何足懼,笑看小兒羞藏身。”

再看他唱這段曲兒時表情神态忽露暖意,語調越發調皮。眉目之間顧盼生輝,巧笑倩兮。似乎眼前真的出現了一個鬼鬼祟祟撐着雨傘而來,又用傘遮遮掩掩這自己身軀的小小少年。而那少年的一舉一動帶着對他的尊敬與懼怕,帶着内心無比的膽怯羞澀。這舉動故而引起了獨倚高樓的他忍不住笑了。一掃先前苦悶的情緒。

台上人演的太真,一颦一笑一舉一動都将高伯乾帶到了另一個世界。

“肅面厲聲故作态,驚魂一栗顯窘迫。”台上人目光空靈,似乎回到了那樣暴雨澎湃卻又溫馨的夜晚,故事從那一刻悄然展開……

他姓萬名奉賢。乃漢樂府管理宮廷歌舞音律副職,職稱樂府丞。其父親樂府主管樂府令大人。自幼萬奉賢于音律造詣便極高,自九歲起古琴方面便達無人超越的頂峰。樂府裡許多大人都要甘拜下風,萬奉賢因此被傳頌為獨孤求敗。後來他不滿僅限于音律方面,開始向樂府裡的伶人們學習更多知識。

因受舉薦,便在樂府裡做了底層的小樂工。

樂工是樂府裡的基本成員。他九歲那年就開始接觸樂府裡從事樂器制作與維修的“鐘工員”、“磬工員”、“柱工員”、“繩弦工員”等,又三年,他甚至還學會維修各種樂器與制作。

與此同時,又當上了“師學”學員,并進行着身為樂工的藝術表演。

對音樂的喜愛與天分,使得萬奉賢的性格越來越孤僻。終日不停與樂為伴。

後來他更是異常迷戀百戲藝人。學會了一身的好舞藝,他雖然年歲不小但身體天生柔軟讓他學起來毫無困難。樂府裡的人常常感歎,甚至流傳民間這樣的話:

萬家有一子,湯餅能識音;孩提既撫琴,教數無人及;舞勺通鐘罄,樣樣顯能手;束發方學舞,百戲技加身;一朝置酒會,功名萬古成。歲不及弱冠,高居樂府丞。

一朝置酒會,功名萬古成。歲不及弱冠,高居樂府丞。

這話還要從帝王的一次置酒宴說起。

其父本有新曲欲要在陛下置酒會上親自恭賀出演,因時間緊迫,衆樂工并不熟練,本應分發在人人手中的樂譜被一個宦官取來路上一個不小心系數落入上林苑水中,墨色暈染雜亂一團。萬父驚出一身冷汗,皇帝剛才在衆臣面前誇獎他們一番,這會台上百官正興緻勃勃的等着,聖上亦是興趣盎然。若此時壞了聖上興緻不說更是打了皇帝一個巴掌,讓他在大臣面前丢了人。

正當他發愁之際,不知怎的傳入了皇帝耳中。皇帝面色瞬間就綠了。

彼時上林苑一處河邊坐着嘤嘤哭泣的毛頭小子,看模樣是宦官打扮。

抱琴而來的萬奉賢碰巧經過,見他坐在那裡哭得傷心,今日趕巧他心情好,于是走上前去表示關懷,開口問他:“今日置酒會,大喜大樂日,你何一人在這傷心?”

那宦官不識來人,但見模樣與自己不相上下舞勺已過弱冠未及,一張臉非常精緻,打量上下搖個頭又嘤嘤的啜泣起來。

萬奉賢不耐煩他,知他狗眼看人低,看自己年紀打扮不是大人物,于是冷嘲他:“腌臜東西!”萬奉賢的骨子裡有些許瞧不起宦官。覺得他們多是阿谀奉承出賣色相的閹宦。就在他抱琴欲走之際,隻聽身後噗通一聲好家夥,這一回頭發現那小宦官一聲不吭的跳下了河裡尋死去了。

萬奉賢丢下古琴,衣裳不脫立刻跳入了水中。幾番摸索終于把他拖拽上岸了。

那小宦官的頭發都散亂了,嗆了太多水的緣故昏迷不醒。萬奉賢見四下無人,無奈的猛擊他的胸口。不一會兒那貨吐出一口髒水。幹咳兩聲醒了過來。

見眼前少年與自己一樣濕漉漉的,大哭道:“你救我作甚!”他邊哭邊喊:“這一救我還要再死一次,我是招惹你了嗎,非要我死兩次!”

萬奉賢不知他胡言什麼,起身擰擰衣擺轉身抱起自己心愛的古琴就走。

這還是他第一次丢了自己的古琴。這把琴已經跟随自己很多年了,那一丢不巧的撞在了石頭上,古琴嶽山斷了一個,緊跟着琴弦也掉落了。他正積攢了一肚子火沒處撒。

他沒走出多遠回眸餘光裡就看見那落水的小宦官被匆匆趕來的幾個宦官左右架着帶走了。

萬奉賢沒多想,就去置酒會找父親了。

剛到酒會就看見父親一臉難色,于是上前問道:“父親大人,何以這般惆怅?”

“诶!”隻聽萬父長歎一口,“本要獻給陛下的曲舞你是知道的,怎料宦官取來時落了水。龍顔大怒,這會兒樂府一幹等受罰呢。”

萬奉賢很聰明,他靈眸一轉,沖着父親笑道:“父親放心,兒自有辦法。”說罷,抱着那斷了的琴便繞過一幹人等朝着酒會大舞台正中而去。

其父欲要阻攔,卻被身邊的同僚制止:“我相信令公子。”隻聽樂府令一生長歎,死馬當作活馬醫罷了。

剛上那台,就看見方才河邊的小宦官,這會兒全身發抖深埋着腦袋等死呢。

衆百官隻見一小子尋了一處就坐下。衣冠不整,渾身濕漉,這般不敬的模樣好像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席地而坐間,指尖輕佻。

“力拔山兮氣蓋世,大風起兮雲飛揚。金戈氣兮壯山河,願得見兮歸旌旆。四海湧兮還故鄉,得猛士兮安四方。太一貢兮天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騁容與兮跇萬裡,今安匹兮龍為友……”

萬父一刻不敢走神的盯着皇帝的面容,一幹大臣也莫名捏了把汗。

台上人則沉浸在自己世界裡。

一曲反複一二次,琴聲由低沉變高昂,由緩慢複次激蕩。

忽見台上人兒放置木琴,緩緩起身。從懷中摸出一張白色假面,假面鼻梁上一摸紅色暈開左右,如同女子啼面妝。英紅小巧的唇畫在那面具上如同一朵盛開的紅梅。

戴上面具,繩系于發後。

象人舞者,乃一種“著假面”歌舞雜耍。此乃百戲表演形式之一。

隻見萬奉賢如同木偶,僵硬的停止在某一個動作上随即又極為靈活的擺弄流轉身姿。

“當時月兮今時關,披甲薄兮不暖衾。一舞劍兮動四方,将白發兮征夫淚。衆親盼兮城廓外,翹首望兮無故人……”

歌舞者将前者沙場壯士旗開得勝的景象與後者故鄉親人期盼擔憂的心境歌頌表演的惟妙惟肖。氣吞山河與深情似水時緩時急間表現的淋漓盡緻。

曲未終,隻見台前大王霍然起身,身軀凜凜。

走上幾步,走去台前。

小兒不知世事,但見君主來,舞姿未停,反繞這君王的身體百轉千回。

衆人一身冷汗之際卻聽見龍顔大悅放聲大笑道:“前有淩雲壯志之豪氣,後抒萬家期盼之寂寥。你讓寡人在戰争勝利之餘又看見了千萬戰士身後親人的沒落。寡人知道了!是該好好安撫百姓了。”

側看之餘他發現這小兒的琴嶽山斷裂,僅有六弦竟還能做出如需音律。更奇乃此曲從未聽過,而是小兒即興所為。

一聲令下,樂府上下不但免罪甚至還得到賞賜。

萬奉賢開懷之餘衣擺忽被一隻小手拉扯住。他低頭一看正是那小宦官。面具下看不見他的表情,足下甩開他的手,但聽一聲冷哼:“現在知道我的厲害了?”

被他甩開的這一腳小宦官四仰八叉的摔在一旁,可憐巴巴的眼神正對萬奉賢。就是這一對視,萬奉賢可憐他,于是開口說道:“陛下,可否饒了這小宦官?”

皇帝瞅那閹官一眼,不屑冷哼一聲。隻聽萬奉賢請命道:“若不是他在上林苑水中救我一命,也不會弄濕樂譜,而非這般,陛下又怎能聽到這即興的歌舞呢。”

皇帝聽聞此小兒辯言,開懷滿意也一并饒了那宦官。多番考究與詢問後竟還給了這萬小兒樂府副管一職——樂府丞。官位僅居其父樂府令之下。

此便是:一朝置酒會,功名萬古成。歲不及弱冠,高居樂府丞。

他雖是樂府丞卻更像是個閑職,隻埋頭于音律當中從不管理樂府之事。清高冷冽平日裡總是闆着一張臉,性格寡言少語的他很少與人為善。隻有與他音律相交者才有機會換他正色瞧上一眼。

那次酒宴時隔半月有餘,這日萬奉賢獨坐在樂府高樓上,他看着幾案上的琴思緒徘徊多時,卻終究彈不出一首完整的曲子。獨坐高樓上看着夕陽西落,他無心撫琴歌舞。漸漸天色變得沉悶,萬奉賢的心口如天一般。志同道合的人很多但是他找不到同自己一樣高造詣的知己,終日無話可說,就算說了那些人也越來越不能明白他對舊律、詞賦、舞蹈的心愛之感。

苦悶之中,夕陽西下,月上西樓。烏雲蔽月之間萬奉賢不經意合目睡去。

不知多久,空中忽然一聲霹靂雷,驚擾了睡意正酣的人。

清夢一場被雨水叨擾。雨中的風吹輕輕吹來,還夾雜着泥土枝葉的沉香。停留在幾案上的古琴邊,繞着古琴打了一個轉。

那把古琴已經閑散了很久,樂府中許久沒再聽見這把琴奏出一曲完整的歌曲,唱出婉轉的歌聲。

隐隐約約的閑散中透露着萬奉賢愛而不歡、知己難逢的哀緒。

暴雨鋪天蓋地而來,地上積滿雨水。

然而瘋狂的暴雨并不懂得憐惜音律曲調,更不會明白難逢知己義氣難抒的心懷。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