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像你這樣孝順的孫子實在罕有了,我那大孫子到京城混以後,都沒空回來看我。唉,大姐你真有福。”鎮長連連誇陶如琢孝順、懂事、心裡有自家人。
陶如琢聽出鎮長這裡要為接下來要說的話做鋪墊,果然,不一會兒問鎮長就他在大學有什麼不适應。
“同事都是以前打過交道的教授。大家彼此熟悉,溝通高效。”
鎮長又提起:“聽說杜家兩位老總都想拿幾百萬聘請你,你都不願意了解一下他們的工作。”
“學校雖是個小社會,不過有教授們罩着我,有師父幫稱,我還是能研究有價值的項目,不被制藥産的經濟需求所綁架。”
鎮長想起陶如琢的師母洪茉莉,那可是個了不得的女人,自從把亡夫的遺産捐出去後,成了網友心中憐貧惜弱的熱心腸老大姐,在互聯網上紅了一把,順勢當選本地人大代表。有這樣的人物罩着,他這大侄子必定前途無量。
鎮長:“說得是!還是咱們阿琢有理想啊。你現在在研究什麼項目,伯伯支持你。當然不是口頭支持,我存了一點錢。閑置也是閑置,不如交給你,也算是為人民服務。”
陶如琢立馬表示自個兒的科研項目不缺資金。
鎮長又說:“學校發的那點工資不夠交朋友,路寬了才能走得遠。你們學校的夥食雖好,但天天吃也會膩味。你得多請同事們一起吃飯。”
“我經常跟他們互請。”
“那就好。唉,你伯伯我泥腿子出身,雖然很仰慕知識份子無奈就是請我上桌,也聽不懂他們那一堆專業名詞。你有機會,可要好好在飯桌上學習圈子裡的事。
“吃飯時,大家一般閑聊家常,通常聊子女教育和投資。”
“哦。你有跟着一起投資嗎。”
陶如琢感到魚兒上鈎了:“嗯,我自己手上有一些更有價值的投資項目。”
“哦。什麼項目。”
陶如琢露出為難的表情。
鎮長立馬以退為進:“唉呀,知道了,都是些商業機密,不能說。對吧。伯伯都懂,你有你的難處。”
“倒不是機密。隻是我沒錢投。”
“啊,那可真是遺憾啊。”鎮長嘴上說遺憾,眼神卻像看見火把一樣閃着亮光,“究竟是什麼項目,讓你覺得遺憾。”
陶如琢立馬開始介紹“風雅頌”項目的前景,預期收益。
鎮長壓根聽不懂專業名詞,但陶如琢冷靜客觀的說話态度,讓他覺得項目靠譜,徹底點燃了他的投資欲。
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他們這樣的小人物,哪有投資首富家族項目的機會,有機會絕對不容錯過。
在陶如琢探望奶奶的半天時間,有好項目缺本金這一消息,一傳十,十傳百,不到一天時間,全鎮的人都知道陶如琢想投資杜雅言的項目,鄉親們自發聚在一起聊天。
“我看這項目中,杜小姐是做大事賺大錢的人,我們跟着喝湯就夠喝得飽飽地。”
“阿琢讀了那麼多書,投資眼光是一等一的。我們甭管别的。跟着他走就對了。”
“怕啥,失敗了也沒關系。大不了讓他娶我女兒。”
“别瞎安排婚事,年輕人自有主張。”
“你不是也想把遠房侄女介紹給阿琢。”
“你說他怎麼又跟杜小姐膩乎上了,我可聽說杜小姐那未婚夫到處招桃花,是不是被她發現了,氣歪了。”
“這麼說我們阿琢有機會。”
“那叫什麼狗屁機會。那是高薪無休牛馬。你看阿琢的師母把數據捐出來後得了個人大代表。我們阿琢靠人民的力量做大事,豈不比靠那群資本家吸血鬼好。”
“你們不就是想把自家女兒介紹給阿琢,說得好像多麼替他着想一樣。”
“去去去,你不出錢少廢話。”
一群人吵吵嚷嚷中。千萬資金籌措到位。鎮長見鄉親如此給力,立馬叫自家人把大夥集中到館子裡吃飯,又親自去把陶如琢請到場。
陶如琢得知鄉親們籌款,對鄉親們千恩萬謝,并寫下保證書。表示一年内必連本帶利還給鄉親們。同時在鎮上治安管理人員的保護下,回到市裡。
他立馬把錢投入到與杜雅言合股的項目中去,雖說為了保住商業機密,具體的投資的項目跟和向鄉親們介紹的不同。可隻要能賺錢回去,并沒有人會在意這個細節。他早早算好保底利潤,覺得自己定能在一年内連本帶利歸還錢财。
他萬萬沒想到,自己既将面臨大劫,陷入進退兩難的艱難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