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我心沙 > 第9章 第九章

第9章 第九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次日一早,并沒有怎麼睡但精神萬分的譚霏玉心懷雀躍坐上石含章的副駕,聽着依舊陌生的外國搖滾樂,從月牙泉小鎮被帶着駛離,開上被命名為“陽關大道”的公路出城。吉姆尼越野性能好,但在平整的路上反而會讓人有點飄,恰似譚霏玉的心情,被輕輕颠起來一點,在空中漂浮。

當真像一個出發去春遊的小學生——不過,春日出遊又怎麼不算是春遊?

譚霏玉側着身子隔着車窗看不斷往後倒退的白楊,後排的黑白狗動作和他幾乎如出一轍,甚至還要更膽大些,咧着嘴吐着舌的狗頭探出車窗,逆着風,狗毛向後飛舞。

萬裡無雲,天空高遠,倒是稱不上清澈——西北春季沙塵暴天氣高發不是開玩笑,昨晚又刮了一夜風,好在早上晴了,可見度不錯,不過天色依然像蒙了一層薄紗。

譚霏玉橫着手機對着窗外猛拍一通,因為車在行進,拍出來效果非常一般,石含章問他要不要找個地方停下來,下去拍,譚霏玉搖頭。

他在這一堆廢片中精挑細選出一張毫無美感可言的照片。拍攝角度刁鑽,構圖歪歪斜斜,本來遼闊的天空被隻剩下殘影的楊樹切割成小塊,反倒是車窗的存在感更強,玻璃反光的邊緣還能模模糊糊看到人影。

譚霏玉終于發了此行第一條朋友圈,配文是:cmyk模式下的天[偷看emoji]

發完也懶得看評論,他把手機收起來,又看了很久窗外。

石含章問他:“外面都沒什麼變化啊,看不膩嗎?”

譚霏玉:“不看這邊就是看那邊,要不我轉過來看你好了。”說完還真這麼做了,盯了石含章好一會兒,直到對方受不了了,讓他還是看風景。

從陽關大道開上314省道,路像一把擁有無盡長度的直尺,筆直地嵌在大地上,行道樹漸漸少了,廣袤而荒涼的黃戈壁上綴着星星點點的駱駝刺。

這樣的景色一直延續了很久,的确沒有太大變化,譚霏玉把注意力收回來。

車裡正在播的歌有幾段旋律重複了幾遍,譚霏玉已經能哼出來,他問:“這歌叫什麼?俄語歌嗎?”

“嗯,俄語歌,叫《渴望改變》,”石含章說,“其實是蘇聯人唱的。”

像是開了個話頭,譚霏玉還等着他接下去科普,結果石含章沒往下說。

一首歌播完換下一首,車開了一個多小時,途中經過人造的雕塑群,兩人下來逛了逛。譚霏玉原先沒有計劃參觀敦煌東線的風景,誰知後來陰差陽錯跟着石含章一起走,自西往東,順路經過了這個本來将要錯過的路線。

石含章拿着一台大疆飛了會兒,無人機傳回的畫面中,紅砂岩砌成的巨大嬰孩匍匐在戈壁上酣睡,側邊的丘陵像母親環繞的臂彎。

譚霏玉自告奮勇要牽着狗,繞着大地之子跑了一圈又氣喘籲籲地回來,湊在石含章邊上看航拍畫面。

石含章問:“怎麼喘成這樣,是黑白狗又爆沖了嗎?”

譚霏玉:“沒有,你别說它,是我自己四體不勤體力不支……”

“喝點水。”

譚霏玉脖子上挂着一個雪王的水壺,一開始不知道是不是怕石含章說他幼稚,明明人家也沒問什麼,他主動強調這是之前辦公室同事買喝的送的,不用白不用。不過倒是很方便,他掀開雪王的天靈蓋咬住吸管吸了幾口水,嘴唇泛着濕潤的閃光。

盯着譚霏玉喝完水,石含章又問:“你會覺得這種近年人造出來的景點沒什麼看頭嗎?”

“不會啊,”譚霏玉想了想,道,“那你說莫高窟之類的古迹不也是人造的嗎?第一個在岩壁上鑿洞的僧人隻是把洞窟當成自己修行的場所,等幾百上千年後這個場所就變成了寶物,當然對于今人而言肯定是寶物……我隻是感覺判斷一個景點有沒有看頭不隻取決于它存世時間的長短啦,去看窟的時候還有人說明清時期修複的雕像就沒什麼價值不看也罷呢,真有意思。”

石含章:“嗯,說不定我們現在看的也是未來人眼裡的寶物和遺産,屬于是提前享受了。”

譚霏玉又說:“忽然想到其實這算不算一種‘别人碗裡的才是香的’?就像那天我們聊的,戈壁上長大的孩子最想去海邊,我這樣的南方人一直很向往北方的雪,我們把古人留下的東西當成寶藏,又總想穿越到未來享受便捷的生活……說不定未來人又像小說裡說的那樣,因為隻能喝營養液所以很羨慕我們這樣的古代人有新鮮食物可以吃。”

石含章:“是,反正自己目前擁有的總是最沒存在感的。”

譚霏玉彎了彎眼睛,又盯着石含章看,語速飛快地說道:“那我會珍惜我們現在這段短暫的同行時間的!”

“……好,我也。”石含章吸了一口氣,準備把無人機塞到譚霏玉手裡,“你要不要玩一下?”

譚霏玉起先是拒絕的:“我牽着狗呢。”

“把狗繩給我,”石含章說,“孩子調皮,我來帶吧。”

黑白狗:“……”

譚霏玉:“……”怎麼感覺被反将了一軍?

兩人在這裡沒有停留太久,幾處雕塑看完,繼續開到懸泉置遺址。這是漢代絲綢之路河西走廊段上的郵驿站,如今複原的遺址除了像别的景區一樣供人參觀遊覽,也被打造成高速公路服務區,各地遊人驅車在這裡進行補給,和兩千年前策馬停在驿站暫歇的使節遙遙打了一聲招呼。

不久前譚霏玉還在說古今之人不能感同身受,誰想這麼快就有了一些交錯時空的重疊。

簡單吃了飯在車裡暈着碳眯了一會兒,下午繼續往嘉峪關的方向開,路過鎖陽城,這裡不讓私家車進,于是兩個大人自己跑下去參觀,給車窗留了一條縫,孩子留在車上繼續呼呼大睡。

還是遺址,河西走廊最不缺的就是遺址,随便看向哪裡,都看得到滄海桑田。

據說這裡曾經也是一座繁華非凡的城池,如今隻剩下些斷壁殘垣,曾經鼎沸的人聲被持續千年的風卷走,在殘城上留下些風蝕過的痕迹。

坐在擺渡車上,譚霏玉又感慨:“還是剛剛那個話題……你說古代人如果想到他們的家園已經成了一片廢墟,但被我們當成遺迹保護起來,會有什麼想法?”

“不知道,因為我不是古代人。”石含章的回答似乎很煞風景,但緊接着,他又說,“但是有些城市湮沒在曆史中,也有新的城市會被建立起來。”

石含章第一次提起他更具體一點的家鄉:“我的家鄉金昌就是這樣的城市。因為盛産金屬鎳,我們那裡成立了專門開采有色金屬的金川公司,然後全國四面八方的人都來了,人多了以後又在原地建立起一個新的城市……金昌設市也就四十多年吧。我們晚上要到的嘉峪關市也是差不多的情況。”

最後石含章說:“城市會消亡,但是人類總會找到新的栖息地,生生不息。”

“是哦,”譚霏玉又開朗起來,“以前我還老是想要是我們家那邊被淹了怎麼辦,不過如果真被淹了,人類也會找到高地生活吧。”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