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蓉這次坐在雅間裡,是莊如悔常年用的。
進了雅間,莊如悔從懷中掏出一個請帖,看似随意地遞給沈玉蓉:“我娘辦了個桃花會,請京城的貴婦人及閨閣小姐參加,三月三,也就是七日後,請你務必賞臉。”
沈玉蓉接過請帖,展開看了看,腦中瞬間有了主意:“我可以帶娘家妹妹去嗎?”
這可是與繼母張氏修複關系的好時機,她自然不會錯過。
他們家剛來京都,父親官小人微,張氏的地位也不高。
張氏想融入京城貴婦人的圈子中,好為一雙兒女謀劃。
說起來,三妹妹沈玉芷也十歲了,再過兩年,該相看親事了。
二弟弟沈誠八歲了,若走科舉,無論進入國子監,還是進入好的書院,都需要人脈。
她與張氏不對付,不會牽連兩個孩子。
想來張氏會記得她的好,善待弟弟沈謙。還能氣氣沈玉蓮,爹爹看見她們和睦相處,也能開心些,一舉數的,實在不虧啊。
“自然是可以。”莊如悔不知沈玉蓉心中的小九九,落座後讓人上茶,挑眉看向沈玉蓉道,“你那紅樓夢共多少章節,我若分卷印成書冊的話,可以分成幾卷?”
“分成十二卷吧,十章一卷。”沈玉蓉心思不在這上面,拿出紅樓其他章節,和以前的章節一起,正好十章,能湊成一卷。
她又和莊如悔說了會話,出了橋緣茶樓。
莊如悔得了紅樓其他章節,欣喜若狂,也不管沈玉蓉的去留,拿着新章節去了書局。
莊家也有自己的書局,她本就喜歡話本子,新書很快就能出。
沈玉蓉出了橋緣茶樓,讓梅香回一趟沈府,通知張氏一聲,三月三這日,長公主舉辦桃花宴,她能帶一個妹妹去參加宴會,讓張氏早些做準備,卻沒說帶誰。
張氏是聰明人,自然明白如何選擇。
沈玉蓉想了想,末了又道:“辦完事,去城門口,我在那兒等你。”
梅香知道沈玉蓉和沈玉蓮的關系,聽她這麼一說,立刻明了沈玉蓉的意思,朝沈玉蓉豎起一個大拇指,說了句高明,轉身小跑着去了。
沈玉蓉目送梅香離去,自己在城内逛了一圈,買了兩個糖人,兩個布偶,又買了不少食材,為了讓莊如悔上鈎,她花了一百多兩銀子。
她心疼,可無法,一個窮字鬧得,不能想,一想更心疼,坐上馬車去了城門口。
城門口有家面館,沈玉蓉左等右等不見梅香回來,肚子也餓了,便要了碗面吃,剛吃完梅香回來了,小跑到沈玉蓉跟前,行禮問安,便說起沈府發生的事。
沈玉蓉又讓店家上了一碗面,讓梅香邊吃邊說。
梅香也不客氣,坐下喝了口水,便說起來:“小姐,您真是料事如神,大姑娘聽說長公主辦桃花宴,也要跟着去,我就說姑娘隻能帶一個人進去,大姑娘就說三姑娘還小,她年紀大了,該相看人家了。沒明說要,意思卻很明顯,夫人也不是吃素的。”
這時店家端上來一碗面,沈玉蓉推了推,讓梅香一面吃一面講。
來回跑,梅香也累了,拿起筷子吃了兩口,又道:“夫人說大姑娘大病未愈,若是将病氣傳給長公主,可不是沈家擔待得起的。一句話拒絕了大姑娘,大姑娘的臉呀,那叫一個好看,一會兒青,一會兒白,看了真解氣,姑娘真該去看看。”
沈玉蓉笑了笑:“能想象出她變臉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