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剛聽後,心裡不禁一陣失落,他怎麼也想不到,同為教育工作者,李康傑會為了競選副校長而使出這些手段。但他骨子裡那股不服輸的勁兒很快就被激發了出來。他堅信自己所堅持的教育理念是正确的,是真正為了山區孩子們光明的未來。于是,他決定主動出擊,向老師們坦誠地闡明自己的想法和目标。
課餘時間,趙剛一家一家地去拜訪老師們。他來到一位羅錫賢老教師家中,滿臉誠懇地說道:“老師,我知道您可能對我的一些改革措施存在疑慮。但您想想,咱們山區的孩子長期受限于這裡的環境和資源,如果僅僅隻注重傳統的書本知識,他們未來的發展空間将會非常狹窄。那些興趣課程,就是為了激發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讓他們能擁有更廣闊的視野。而且,通過這段時間的實踐,您也看到了孩子們身上的變化,他們變得更加自信、積極向上了,不是嗎?”趙剛說話的時候,眼神真摯,充滿了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對孩子們的關懷。在趙剛的耐心解釋和真誠交流下,許多老師開始重新審視他的教育理念,對他的态度也逐漸發生了轉變。
然而,李康傑并不打算就此罷休。他深知自己在教育理念的争辯上難以占得上風,于是開始在趙剛的個人作風問題上打起了主意。他四處打聽趙剛的過往,終于發現趙剛在師範時期的一段經曆可以大做文章。
趙剛在師範讀書時,曾擔任學生會主席,而周雅是學生會文藝委員。因工作關系,他們接觸頻繁。在籌備學校“十一”文藝晚會期間,常常在學生晚自習後,仍留在學生會辦公室商讨演出事項。周雅确實對趙剛心生愛慕,還寫過表達愛意的信件。但趙剛一心撲在學業和工作上,并未回應這份感情。
李康傑得知此事後,如獲至寶。他開始在學校裡和村子中散布謠言,說趙剛在師範時與有夫之婦周雅有不正當關系。他添油加醋地描述着那些子虛烏有的場景,說得繪聲繪色,仿佛他親眼所見一般。他甚至編造細節,說看到趙剛和周雅在夜晚的校園角落裡親密交談,還說他們經常偷偷約會。這些謠言就像一陣毒霧,迅速在校園和村子裡彌漫開來。一些不明真相的老師和村民,開始對趙剛投來異樣的目光,原本對趙剛支持的聲音也開始出現了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