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走了一天,入夜在一處空地安營紮寨。
鄭安和副将孔武住同一個營帳。
鄭安脫去铠甲,和衣而卧。
孔武不知怎的在床上翻來覆去,吵得鄭安睡不着覺。
“孔武,你睡不着?”
另一邊的孔武仰面朝天,“我離家的時候,我媳婦兒就快生了,這都小半年過去了,孩子都長大了。”
邊關作戰,家中的消息孔武一概不知,他明面上是說自己都沒見孩子一面,但實際上擔心自己妻子兒女的安危,怕妻子生這一胎出什麼意外。
鄭安無妻,也無子,他不理解孔武的心情,隻說:“十一月就能進京了,到時候你就能看到你孩子了。”
自從蕭玉送了合盈珊瑚後,兩人就變得更加恩愛,就連上朝都要帶着合盈。
百裡無涯染了風寒,這幾日一直在家養病。
他此時正坐在床上看書。
下人走了進來,為他彙報早朝發生的事。
“大人,陛下一連三日帶着皇後娘娘上朝,底下一些老臣出言訓斥陛下,還罵皇後禍國,被陛下打了三十大闆,罷免官職,趕回家去了。”
“咳咳咳——”百裡無涯重重的咳了三聲,追問:“被打的是哪些官員?”
“是禦史台的李大人和田大人。”
這兩人也算是元老,懷帝時就在禦史台,現在還在禦史台,兩個老頑固,隻會拿封建迷信那一套約束旁人,不然他倆早就升官了,也不至于六七十歲還在禦史台。
“他倆算是這朝裡的老蛀蟲了,觸怒陛下也是早晚的事,不用管他們。”
下人欲言又止,百裡無涯看着他,“還有什麼事?”
“是坊間有傳聞,說合歡樓的花魁樊書簪,是皇後娘娘的姨母。”
百裡無涯皺眉,“還說什麼了?”
“這流言剛剛出來,還沒傳開。”
“……咳咳,趕緊去把這流言壓下來,鄭安不是要回來了嗎,讓百姓把注意力放在南征軍凱旋而歸上,南盛沒奪走南十四州,年宴或許會派使臣來求和。”
“是,大人。”
百裡無涯揉了揉發漲的太陽穴,再過一個月薛丞就要進京,真是讓人頭疼。
皇宮。
“……所以,樊書簪是你的親姨母?”
“是的。”
合盈一尾在蕭玉胸口,“陛下,我就這一個姨母,您可要給她些賞賜呢。”
正說着話,蔣明通進來,說憫王求見。
論起輩分,蕭玉得叫憫王一聲九皇叔,但憫王與蕭玉關系并不親密,叫與不叫都無傷大雅。
“陛下,皇後。”
憫王進來先行禮,随後道出他的目的:“臣想娶樊書簪入王府。”
蕭玉和合盈對視一眼,他問:“皇叔想以妻禮迎娶還是以妾禮?”
憫王頓了一下,拱手道:“臣妻子早逝,雖無子嗣,但臣與她也是少年夫妻。書簪樣樣皆好,但青樓出身,若以正妻迎娶,難免叫天下人議論蕭氏皇族。”
憫王這話沒有問題,先王妃出身名門,與他少年夫妻,他惦念亡妻說明他重情,同時他身為皇親貴族,最後一句話也不無道理。
但合盈的臉色十分難看。
“憫王既然到陛下面前開了口,那想必對于樊書簪的身份也知曉一二了。”
“臣知道。”
合盈冷笑,“既然知道,你娶本宮的姨母,竟然要以妾禮迎娶?!”
“皇後息怒。”憫王低着頭,看不出他什麼想法,他說:“正是因為知道了書簪的出身,所以臣左思右想,才決定娶書簪為側妃的。”
樊書簪出身于南盛慕容氏,慕容氏獲罪抄家,樊書簪和姐姐在流放之路逃出,如果被南盛發現,那樊書簪極有可能被南盛帶回去。
但是合盈不這麼認為,北涼強于南盛,就算南盛真的要來強人,他們也搶不走。
“不論如何,你若想娶本宮的姨母,就隻能以王妃之禮迎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