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林梧如同在春日繁花下咬了一口澀果,酸澀感讓人厭煩,卻又思索後将其吞咽。
——
林梧升入高三後,就漸漸脫離了人群。
原本高一二身邊圍繞的人群全被他有意無意疏遠開。
高中生正處于青年和成年的中階段,因此對于性格的轉變似乎也在環境中慢慢塑造成型。
說是性格,不如說是對待環境的态度。
原本努力維持着笑容想要融入别人的他,此刻選擇恢複本身。
當然在别人眼裡對此十分不解,但是對此也沒有一人堅持和他相處。
說來也是,在高中同學看來,沒有特别的家境,沒有絕對的美貌,甚至于成績也處于中旬,這樣的人也沒有一定要交往的必要吧。
聽着放學鈴響,林梧随意将要看的書放到背包便獨自往門口走去。
身後熙熙攘攘的,不斷傳出周末約飯去哪裡玩的話,他緩緩打了個哈欠,撩了下馬上要遮住眼睛的劉海往樓下走去。
南方似乎一年有無數個四季般,明明已經十一月份,過幾天卻又要升溫到三十度。
前天他和父母打視頻時,還因為穿着單薄被訓了一頓。
說起他父母來,也多虧了前不久他們工作調任,才能讓他如此肆意選擇獨自生活。
從小學便是,林梧對待朋友,不,更像是隻要是與人相處的事情,他都沒有興趣。
在他看來,花費時間去與一個不可能完全一樣的人粘在一起,百分百會産生矛盾,而他完全不想應對這種矛盾,從而覺得與人交往是一個百害無一利的事。
但是他父母似乎并不這麼覺得,當他帶着這套理論回答他們時,他們隻認為這是應付他們關心的謊言。
并且會主動和他同學進行交流,來牽倆人的線。
林梧感到煩躁卻又無可奈何,慢慢地為了不讓他們摻合,他也開始試着與别人相處。
于是他便發現,人本質都是慕強的,當你顯露出一項特别優越的條件後,人群自然會主動向你靠近。
再加上他并不隻有一項優越條件,因此成為班上甚至年級有名的人物也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但是,他依舊覺得其它人的一些觀點很離譜,但他并不發表意見而是隻當個傾聽者,哦不也許用這個詞也不準确,畢竟他甚至沒有認真聽。
但是在别人眼裡似乎已經足夠了,一大群人裡融入一個看似内向的“朋友”并不會造成多大的影響,況且還能成為值得炫耀的人脈關系,何樂而不為。
但是被人利用的感覺似乎還不如被人無視,于是高中的他選擇裝作透明人般,雖然沉默但依舊會有人“收留”他。
但是就算他突然離開,也不會有人挽留。
……
林梧是走讀生,他爸媽為了他能更好的交往,剛開始準備讓他住宿,但是幸好因為他挑剔的飲食習慣讓他逃過一劫。
食堂的飯菜實在讓他難以入口,在剛開學一個星期就讓他瘦了六斤。
他母親看到時都震驚了,趕緊和他父親商量了下在學校附近租了個房子,讓他餓了自己做吃的。
這樣他的體重才慢慢維持回正常水平。
學校和他家離得并不遠,中間隻隔了一個橋的距離,按照電子地圖上也就一千米附近。
他有時會騎自行車,就算走着回去也不會花費超過十分鐘。
而今天他就選擇了走路回去,正好能吹着冷風看看風景。
這樣想着他扭過頭随意看向了橋下方向試圖放空,卻在一眼之後,他的視線被鎖定了。
無法移開。
林梧愣住了,整個人呆在橋上看向下面的人。
橋下走着有五六個人,但很明顯主要的角色是那位穿着白色毛衣的少年。
他走在中間,有一搭沒一搭地點着頭回應着周圍人的話,那開合的唇瓣居然首次有種讓林梧移不開目光的感覺。
看着對方随意向前走,讓他的視線也下意識被牽引住,林梧的腦海混亂了。
他想,似乎花神降臨了。
而他被幸運選中成為能觀賞對方的人類。
他好榮幸。
就這樣,林梧第一次隻是因為一個人的存在而站在橋上看了半個小時,甚至直到對方消失在自己的視線,他才反應過來。
寒風吹過,林梧猛地打了個寒顫,眼睛閉上後向四周掃過。
原本空曠的橋上,已經經曆了人滿又散開的階段。
此時又空蕩蕩的隻剩他一個人,林梧伸手緊了下包,另一隻手緊緊握在一起,直到指甲在手心上印出一道深紅的痕迹,他才确定腦海中的人物确實真實存在過。
眼睛眯了起來,他不禁開心起來,今天真的很幸運。
這樣想着,又看了一眼之前的方向,腦海中不斷浮現出的畫面讓林梧的多巴胺持續遭受着刺激,使他的興奮時間不斷延伸。
……
也許是因為整個人都沉浸在回憶中,導緻林梧走到住址樓下時,才意識到身後有人跟着。
什麼時候跟過來的,他甚至沒發現。
皺了下眉,被迫中斷回憶返回現實的滋味使他有點煩躁。
于是當他拐進角落後,看到身後的人跟來時他并沒有留情地抓住了對方的胳膊就扭到了身後。
随着骨頭發出的嘎吱,他的耳邊也緊跟着傳來一陣驚呼和忍痛的響聲,林梧還沒反應過來手下已經放松了些力氣。
眉頭蹙得更緊,他有些不解自己為何會有些心軟。
帶着疑惑擡眼看去那人,卻在對方身上看到了熟悉的衣服。
抓着對方衣服布料的手輕微一顫,還沒反應過來時,林梧的手已經自覺放開了對方。
往後退一步,小心翼翼看向對方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