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和二十二年,七月二十三日,謝柏鸢正式入朝。
一早,鳴鞭聲撕裂安靜的清晨,群臣從乾清門入宮,分左右兩列有序入内。
明堂之上,聖上穩坐龍椅之上,上方高挂正大光明的匾額,閃着隐隐的威壓,警示着殿中衆人。
“跪——”首領太監的聲音在寂靜的清晨閃着隐隐的回聲。
“一叩首”群臣俯首下跪跟着聲音,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興!”
上次來這太和殿,還是三年前殿試之時,當時年少無知,大殿之上高談闊論,書生意氣,但真正參與到國政大事才知道原來一個決策要聯動這樣多的部門。
思考間聽到了一個熟悉的聲音:“啟禀聖上,拐賣人口、為禍京師的李時已經被抓獲,經過三日審問,此人對罪行已經供認不諱,并交代了人口輸送的位置,隻是臣以為此事定不是李實憑一己之力能夠做到的,一定還有在後方接應的人,隻是臣多番詢問,此人依舊不承認有同夥,臣懇請聖上,再寬限一些時日,臣定當嚴查,将此人背後的勢力一網打盡,免得再有家庭遭此骨肉分離之事。”
說話的正是那日在驿站遇到的程小侯爺,程九遲年輕有為,小小年紀就随父在外征戰,平定番邦。
直到四年前,邊沙一戰,程小侯爺睿智勇猛,設計大破羅刹國,羅刹軍隊幾乎全軍覆滅,再無兵力參戰。至此兩國停戰羅刹對天都俯首稱臣,此戰後程小侯爺班師回朝,後在太後一黨的一再施壓下,不得不交出了大部分軍權,在京都任一個安逸的西羽林衛都督,偶爾協助大理寺破案。
此次禀報的正是将京城弄得人心惶惶的拐賣人口一案,謝柏鸢回京之後也有耳聞,聽聞案犯經常誘拐一到八歲的兒童,然後将人輸送到其他地區,以此牟利,作案手法十分娴熟,涉案兒童達數十之多,許多家庭因此破碎,飽受分離之苦。
謝柏鸢突然想到那日在驿站碰到程小侯爺與另一位小公子的時候,那位小公子進門之時就是手持刀劍,應當是以為案犯在自己的房間裡,原來那天是去辦案的。
聖上聞此,手指輕點龍椅:“好,将此人所供的位置一一排查,尋回失蹤幼童送還本家,另将買賣兒童的人一并審問,買賣同罪,若有供出案犯者,可戴罪立功,适當減輕刑罰,并治地方官員監察不力之罪。”
“聖上英明。”
謝柏鸢第一日上朝,輪不到說什麼話,隻是安安靜靜地聽着,不露不顯,直到下了朝,才放松了緊繃的身體。
下了朝群臣三三兩兩地朝宮外行去,謝柏鸢今日難得的在朝中遇到了認識的同僚聞人喻,此人與謝柏鸢是同屆的貢生,兩人分别摘下了殿試的第一二名,也因此結識。此人性格歡脫,下了朝就直直地沖着謝柏鸢而來。
“恭喜謝兄高升。”聞人喻身穿綠色官袍,襯得人皮膚唇紅齒白,眉眼又是個天生帶笑的,相貌在一衆嚴肅的大臣中更顯出挑。
“也恭喜聞人兄!”謝柏鸢同樣向聞人喻道喜。
兩人同為一屆貢生,也同樣被下放三年曆練,如今都是剛剛調職歸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