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人依然被李老師拉着教育了一頓,讓他們以後做事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等他走後,常樂拍了拍胸口,“李老師真是越來越唠叨了,難怪張老師都有點受不了他了。”竟然對着他們反複說了一個小時,常樂感覺聽到後來,自己都變成蚊香眼了。
以甯和程琂聞言失笑不已。
三天的報名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有3個孩子沒來報名。兩個小學畢業即将讀初一的孩子,一男一女。還有一個即将讀六年級的女孩子。
張老師去鎮上了,聽說有個大商人過來投資,她想去給學校拉點贊助。李老師分别帶着以甯他們三個年輕老師分别去了這3個孩子家裡。
男孩子的爸爸看着很憨厚,他對李老師說道:“李老師,你也看到了,小強腦子就是不太靈光,就算讀了初中又能怎麼樣,他現在回家跟着我學手藝,還能早點賺錢養家。”
看着旁邊憨厚卻高壯的男孩子,李老師沉默半天,終于無奈的帶着以甯離開了。
那個孩子成績确實不好,再讀初中确實不會比現在更好,他爸爸說的很現實。
以甯也無言,如果真的不能靠讀書搏一搏出路,堅持讀書到底對不對呢?以甯也說不出所以然來。
小學畢業的那個女孩子,已經被她爸媽送到另一個鎮上的姑姑家學裁縫了,李老師和常樂連人都沒見到。
常樂回來後對以甯憤憤不平的說,那個家裡還有兩個男孩子,大的男孩子已經6歲了,聽說已經在縣裡的小學報名了。小的那個4歲,還要媽媽追着喂飯。
李老師無奈道,當時那個女孩子讀小學,都是鄉鎮府領導親自上門連勸帶威脅的,才讓那個女孩上了小學。現在這個法子估計都不管用了,那些人就是滾刀肉。
最後一個女孩子家是李老師帶着程琂去的,兩人回來都很沉默。
那家人純粹就是生孩子生窮的,那個女孩子是老二,上頭還有個哥哥,也是今年初中畢業就沒繼續讀了。下面他們還生了兩男一女,一共5個孩子。
做為老大的哥哥聽說已經去鎮上做工賺錢養家了,那家的媽媽又懷孕了,老二的女孩子就辍學回家照顧下面的弟妹。
那個女孩子是自願的,她說爸爸媽媽沒有重男輕女,也好好養大她了,現在該她報答父母了。她的父母在一旁驕傲滿意的看着自己的女兒。
你很難叫醒一個已經被日複一日洗腦過的人。
李老師抹了一把臉,擠出一絲笑容對三個年輕人說道,“好了,你們也别垂頭喪氣了,我們做好當下,好好把留下的孩子教好,這個社會還要靠你們年輕人改變啊。”
常樂忍不住吐槽道:“李老師,你明明沒有比我們大幾歲。”
李老師瞬間哭笑不得,但是他确實像被歲月格外關注了,看着都像四十歲了。
張老師回來後,才跟他們分享了這次拉到二十萬贊助的好消息,就聽到了學校又多了三個失學兒童,瞬間就沉默不語。
開學後,以甯适應的很快,今年的一年級新生竟然超過了30個。常樂感慨,自從開放了二胎政策,至少農村的孩子變多了。
看着一群跟在以甯後面乖順的小尾巴,常樂不禁想到,難道她運氣就格外差?那個時候帶的小孩都更頑皮?
于是,她一有空就開始觀察以甯帶娃,發現以甯是真的将‘因材施教’這四個字發揮的淋漓盡緻。以甯班上也有調皮的孩子,但是以甯恩威并施,将那幾個孩子治的服服帖帖的。
常樂不禁對以甯感慨道:“我确實低估了你的實力啊,教育大師果然深不可測。”
以甯表示,常樂還是不忙,竟然有空觀察她,看來需要跟張老師提提重新安排工作的事情,吓得常樂趕緊告饒。
除了一年級的教學漸入正軌,小學的英語進展也不錯。以甯還在兩個班級看到了熟人,五年級的陳小龍和六年級的李小碗。這兩個孩子現在對以甯好感度爆棚,拖他們的福,以甯對兩個班上的孩子了解更快。
因為李小碗現在特别崇拜以甯,常樂都有一丢丢吃味了,明明以前她才是李小碗最喜歡的老師。
以甯見狀失笑不已,悄悄找到李小碗,讓她再去采了一束野花送給常樂,常樂才不再吃醋,覺得自己依然占據着李小碗心中老師的第一位。她還自以為不着痕迹的在以甯面前炫耀了李小碗送給她的花。對此,以甯表示,你開心就好。
但是以甯也關注到了另一個女孩子,李麗麗,她跟李小碗是一個村子的。
這個女孩子到了發育期,胸脯開始鼓起來。她似乎因此感到很羞恥,一直在含胸駝背。青春期的女孩子,面臨發育時身體的變化,會有煩惱是肯定的。但是李麗麗表現的像是一隻驚弓之鳥,對周圍充滿了不安。
以甯從李小碗那裡了解到,李麗麗是個留守兒童,父母帶着弟弟在外地打工,她跟着奶奶在老家生活。她家庭條件還算可以,不算窮。
“異樣?”李小碗搖搖頭,随後突然想起什麼似的,臉一下就紅了,她小聲說道:“她之前找我借了一片‘那個’。”
很多閉塞的地方,在外界環境的影響下,女孩子有非常嚴重的月經羞恥,連‘衛生棉’都難以啟齒。以甯知道‘那個’就是衛生棉,看來李麗麗已經來初潮了。
“還有其他不一樣的地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