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語等人和方丈第一時間發現了周放的不對勁,方丈熟練的摸出缽一把砸在周放的腦袋上。
“铛——”震的妙語他們僵在原地不知該如何反應。
周放在劇痛中回過神,隻是心中的惡念還是在不斷的浮現,以至于他的面目都有些扭曲了。
方丈又敲了兩下,然後開始誦念經文幫助他抵抗惡念。
妙語他們就靜靜地看着,之前他們隻見過純粹形态下的煞氣,至于它到底是怎麼引誘人做惡卻不清楚,現在也算是長見識了。
隻是這煞氣行動起來無聲無息,根本沒辦法提前預防,隻能像方丈這樣在宿主剛有苗頭時打斷。
若是宿主被引誘時是獨處一室……蓮心國發動内亂的人應該就是這樣一點點積累起來的吧。
随着方丈不斷的誦念經文周放的表情逐漸放松了下來。
經書能抑制煞氣嗎?原理是什麼?能徹底清除嗎?一連串的疑問出現在妙語腦中。
“好神奇啊!”白秋直白的感歎道,五味宗很少有和尚到訪,這是她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和尚,感受到佛經的力量後她若有所悟。
五味宗天香脈有一脈人數極少,他們認為獸類和禽類死亡時會因為恐懼釋放一種元素改變肉質,用這樣的食材是烹饪不出好的菜肴,所以他們隻做素食。
如果在動手時給獸類禽類念經是否能改變這種情況,從而獲得讓他們滿意的食材呢?經過這樣處理的食材是否真的會更加美味呢?
于是等方丈停下誦念後妙語和白秋就圍着方丈詢問佛經都有什麼作用,所有的佛經效果一樣嗎,其他人念有用嗎?
方丈念了幾十年的經了,這也是為什麼他的誦經聲能幫助周放平靜下來的原因。
要想效果加倍,方丈必須全身心投入,十分廢心神。
妙語倆人一連串的問題差點讓他的養氣功夫破功,“阿彌陀佛。”方丈道了聲佛号讓自己緩了過來,然後開始為她們一一解惑。
“周善信能恢複平靜是因為他心中有佛,對經書也十分熟悉,這才能在貧僧誦念佛經時有所得。要戰勝你們所說的煞氣更看重的是内心的力量。”
“佛曰: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貧僧修行多年仍是一介凡人,所能做的隻有把自己對佛經的領悟傳達給善信們。淨業寺中還有幾位比丘,他們各自對佛經也有心得,誦念也能得到類似的效果。至于佛修或者其他人誦念經文是否有效,貧僧見識短淺,不清楚,善信可以自己去驗證。”
至于白秋關于處理食材的問題,方丈很想用沉默以對,但不行。“《大智度論》:諸餘罪中,殺業最重;諸功德中,放生第一。還請善信自行領悟,恕貧僧無法為您解惑。”
至于妙語想知道的徹底祛除煞氣的辦法,周放和方丈都不知道,如果知道了他們也不至于現在還受煞氣的困擾。
“那你們知道蓮心國的煞氣從哪來的嗎?”妙語問道。
方丈并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問道:“找到源頭後善信想做什麼?能做什麼?如果隻是想一觀,貧僧勸善信還是不要去,那裡很危險。凡是靠近者心中的惡念就會被激發,即使我們所有僧人一起念經也無法壓制。”
顯然他們也不是什麼都沒做,隻是付出的代價太大才一直留在淨水城内。
對方從頭到尾都很有誠意,妙語也不想隐瞞,“靈力能取出你們體内的煞氣,但這個過程會很痛苦,需要你們忍耐。找到源頭後我們會嘗試進行封印,成功後再把四散的煞氣一點點的收攏,你們以後就不會再受煞氣的困擾了。”
聞言方丈和周放都愣住了,雖然妙語說過有人從别人身上得到了一縷煞氣,但他們一直以為是他們守在那人身邊,在對方死去時得到的。
“真的隻用痛苦一陣就能取出我們身體内的煞氣?”周放不敢相信的确認道,被各種負面情緒包裹的感覺并不好受,如果能擺脫他不在乎一點疼痛。
至于封印源頭,還是晚點再說吧,那跟解決他們身上的煞氣是兩回事。
“真的,不信的話我們現在就可以幫你。”妙語自信的說道,隻要是金丹以上修為、能對靈力進行細微控制的修士都能做到取出煞氣。
“麻煩仙人了。”周放立刻站了出來,不管是好是壞他都要親自體會後才能做決斷,這是他作為城主應該做的。
方丈心中疑慮,連忙問道:“不同地方的煞氣用同樣的辦法能行嗎?在蓮心國,寄生在人體内的煞氣有時會互相感應,如果你們把周城主體内的煞氣取出會不會對其他人造成影響?”
“還有這事?”妙語一驚。
心中升起的希望讓周放不願意錯過這個機會,他把自己安排人跟蹤他們并發現他們身上有煞氣的事說了,然後問道:“仙人你們這裡厲害一定能有辦法,對吧?”
妙語面色沉重,“對不起,是我莽撞了,不過請放心,我一定會找到周全的解決辦法。”
“沒事,你們來了就好,來了就好。”周放笑着說道,面容放松,神情中透露着信任。
看着這個笑容妙語隻覺得心裡酸酸的,這就是凡人啊,隻要有一點希望就能滿足。
為了找到更穩妥的辦法,周放選擇跟在妙語他們身邊配合各種實驗,方丈則回城裡幫他安撫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