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以後的世界裡,人們的墓碑除了骨灰存放之外在墓碑上面還有一個小小的端口,你可以直接連上你的手機或是電腦,它就是個硬盤,儲存着死者以前在網上所有的SNS等等的社交通訊電腦裡面的大量資料等等等等。不過這個端口的使用沒多少年就變成了無線使用模式,有端口的都是最初十年的那批。
于是就有很多人沒事就往墓地跑。他們不是死者的家屬親人,他們隻是來找故事和看故事打發無聊時間的。通常來說死者會在生前就在遺囑裡面決定好是否對外公開是否使用密碼。有很多人一生都沒有什麼傑出的成就所以他們隻好以這種方式留下自己曾經生存過的痕迹。實際上在社交網絡興起的那個年代起初所有的數據都是在SNS的商家那邊保留的,但是大量的廢棄的浏覽少的頁面資料浪費了他們太多的儲存空間,所以最終他們選擇在這個賬戶不使用之後一個人年齡所可能達到的最大的年限之後删除這個人所有的資料,當然,除了浏覽量非常大的那些,通常那些人在身前也是非常知名或者臭名昭著的。
于是那些原本就默默無聞的人就變得更加的默默無聞了,他們從網絡的世界上也消失了。
但自此墓地成為了很多人閑餘的時候光顧的地方。墓地的主人的硬盤裡面不光保存他們的社交記錄,有不少還存着現在已經很難再找到的視頻、老照片,一些電子書和各種各樣有趣的東西。有好幾個大導演在這裡找到了一些有意思的故事,不過他們得在人家過世的五十年之後才能夠使用人家資料裡面的故事來拍電影。
現在你能夠看到越來越多的死人的作品被熱銷搬上熒屏進入榜單。有挺多的人唏噓這是在賺死人的錢,但這又怎麼樣呢?活人看得高興着呢。墓地變成了免費閱讀的最好的地方,這裡有松樹安靜凝神的香味,清晨的露水,你有時候會看到那些看起來就是文藝憂傷的少年少女在這裡閱讀着,也有好幾個因為談論墓地主人的作品和身前經曆而熟知結婚老邁之後然後重新回到這個地方。當然活着的時候聒噪的家夥們死後還是會在墳前聚集一堆聒噪的家夥們,這墓地的主人應該也挺開心的吧。
當然也有不少活着的庸才開始偷竊死者的故事讓自己出名。但無論如何誰都會回到這裡的。也許他們會在死後把真相公開,也許他們永遠都不會的、讓真實的自己在活着的時候就是個死人。
很多年之後墓地變成了非常熱鬧的地方。這裡的東西是死的,不會變多也不會變少,但是人會不斷的出生長大一個又一個新的人會來到這裡,就像我們兒時閱讀的世界名著永遠都有人買,因為永遠都有到了這個年紀要被老師逼着去看的孩子。
有時候你會看到那些與墓地主人相見恨晚的家夥趴伏在墳頭哭啊,也有和墓地結婚的人存在。于是人死了并不真正的就是死了,于是活着的人也并不真正的就是隻能和活着的人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