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李世民]曆史救火從安史之亂開始 > 第12章 派遣特使

第12章 派遣特使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崔光遠這段時間比之前膽大了許多,率先道:“魏大人知曉長安現狀了嘛?”

李世民道:“已經有人和他說過了。”

韋景明接着道:“臣以為,魏大人才思敏捷,能言善辯,讓他去和陛下談長安現狀,不會出什麼問題。隻是名分的事情,魏大人去談,恐怕不合适吧。”

韋景明說的委婉,但是李世民說的直接:“我已經授權魏征全權處置,可便宜行事。”

崔光遠與韋景明:太宗陛下好魄力!

授權是有了,魏征也明白李世民是什麼意思,但是魏征有魏征的疑問:“殿下讓我去接洽當今陛下倒沒什麼問題,可我要說些什麼呢,是勸他回京,還是勸他繼續‘西狩’,長安交給我們呢?”

崔光遠與韋景明瞳孔地震:這是可以說得這麼直接的嗎?

事實證明,一個好領導真的可以說得這麼直接。

李世民道:“這正是我最近在思考的問題。前些時候我們在朝會上與天寶的朝臣們讨論過,沒讨論出個所以然來。但是這麼拖着總不是個辦法,若是皇帝那邊出了什麼差錯,對長安内造成什麼不好的影響,我們就被動了。和你說,也是看看你對此有什麼看法。”

“殿下提出不稱帝,臣深以為然。一山無二虎,一國無二主。既然殿下一定會回到原來的大唐,那麼殿下在此處稱帝,确實沒有什麼意義。”魏征如此分析,“殿下既然承認了當今那位陛下的正統,以秦王自居,那從忠君的角度上來說,殿下的秦王宗室身份需要得到當今的認可,方符合禮法。隻是殿下又有太宗陛下之實,是當今陛下的祖宗。後輩冊封祖宗,按照禮法孝義,當以帝稱之。”

“這也正是我頭疼的地方。”李世民道。

畢竟曆史上還沒有出現過祖宗複生這種事情,實在是沒有先例可依啊。

“确實有些難辦。”魏征又如此說道,“東晉的桓溫曾說過:‘既為忠臣,不得為孝子。’意為忠孝不能兩全,如今殿下所面臨的困境,其實也是這個問題。”

“忠孝不能兩全。”李世民繼續問道,“魏卿所言一針見血,入木三分啊。但是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魏征道:“此事無兩全之策,要看殿下如何選擇。”

“怎麼講?”

“殿下若是選擇忠,則按禮法上疏請冊秦王,最好兼領尚書令攝政。若是殿下選擇孝,則以曾祖之名強令當今陛下下旨,許殿下節制天下兵馬,攝吏部事,典選百官。”

李世民眼睛一眯,問道:“為何後者不行冊封?”

“後者與三國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本質并無太大區别,殿下領什麼名分都一樣。”魏征眉頭一皺,脖子一歪,直言道,“隻是,殿下若是選後者,倒不如直接用太宗之名,至少名正言順一些,于社稷少一分動蕩。”

崔光遠與韋景明聽到這話,心中下意識的咯噔一下。

在古時候,說一個人像曹操,可是罵人的話。

而李世民毫不介意,他與房玄齡都聽明白了魏征的意思,房玄齡甚至替李世民道:“魏大人你更傾向于第一種。”這是陳述句。

魏征也絲毫不藏:“是,臣忠于大唐社稷,這裡也是大唐,也有社稷。殿下若選後者,則禮法混亂,必出現太宗,當今兩位陛下。如此,政令出于二者為平級,若有沖突,百官不知以哪位陛下政令為準則,天下百姓亦然。等到殿下與臣等回歸原處後,若有人冒充殿下,則社稷難安。”

“況且現如今長安完全在殿下的控制之下,以殿下的本事,想必打回洛陽也不過是時間問題。殿下雖無皇帝之名,但有皇帝之實。因此臣以為,殿下還是領攝政王的名号,于社稷更好一些。”

李世民點頭:“魏卿說的在理,領攝政王名号,隻委屈我一人,就可以安定社稷,不虧。”

崔光遠與韋景明見此情此景,看得熱淚盈眶,聽得目瞪口呆。

真的有人願意犧牲自己,成全大家嗎?

尤其是這個人還是個曾今的皇帝。

他們兩似乎忽略了此時的李世民并沒有登基這個事實。

李世民被兩位炙熱的目光看得渾身不自在,笑道:“别這麼看我,看得我以為你們對我有意思,我都害怕了。”

一句玩笑話,頓時又将氣氛給轉換了過來,秦王府又是一陣歡聲笑語。

“好了,言歸正事,就算魏征為正使,副使總要配一個你們的人。天寶的群臣我尚不熟悉,你們兩推薦一個人出來。”李世民道。

崔光遠與韋景明兩個人,你看我,我看你,大眼瞪小眼,都想不出這個人。

“你們連一個副使也推薦不出來?”

崔光遠道:“殿下有所不知,京城有頭有臉的大人們,基本都跑完了……”

“……”李世民想起來了,他們開朝會的時候,整個朝廷最高的那位竟然隻是禮部侍郎。偌大一個朝廷,打仗的打仗,逃跑的逃跑,基本上空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