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晚自習,林亦去找了負責這個培訓班的班主任小姐姐,幫小胡老師要了一份卷子,然後講了一下答案有問題的事情。
班主任小姐姐笑得很尴尬:“明天你們可以問問教授哈,這個我不太清楚。”
小胡老師晚上查房,林亦把卷子扔過去。
小胡老師接住,問:“你們晚上做哒?”
林亦“嗯”。
小胡老師繼續:“給我帶的?”
林亦:“特地幫你要的,不然你天天在房間太無聊了。”
小胡老師嘿嘿笑。
這一整天空間的動态,數學競賽各種吐槽不等式,化學競賽拍的是帶着行李在培訓學校宿舍初來乍到的新鮮感,計算機競賽是和北大學長的合照以及表情包。
數競第二天結束,與此同時,在校的計算機競賽第三天、化學競賽複賽培訓第一天也落下帷幕。
第三天老教授整出一個拉格朗日配方法出來,衆人再一次哭暈。
空間、朋友圈被拉格朗日刷屏,堪稱新時代數競小分隊人生楷模。
數學競賽群的群名,不知道什麼時候變成了“拉格朗日家族”,頭像也變成了林亦拍的老教授一張“蜜汁微笑”的表情包。
苦中作樂整挺好。
但就在一幫人網上各種吐槽老教授口中的“初中數學”時,前排總有其他學校的學霸們發出恍然大悟的聲音。
我們凡人,是悟不到那個境界的。
下午,張心怡和幹脆直接罷課以此表達對老教授慘絕人寰講課的控訴。
還不是被小胡老師勸回來了......
終終終終終終終終于,不等式算是講完了,第四天開啟平面幾何模式啦!
講平面幾何的教授臉四四方方的,有一點嬰兒肥,講話嚴謹中又透着點幽默。更重要的是,他給同學們認認真真寫證明過程!
就算聽不懂也可以照着抄,不會再向之前一樣空虛啦!
教授還講了不少他現在正在研究的課題,甚至還開始用自己的電腦matlab動态模拟過程。
一條神龍擺尾曲線——他自己給起的名字,讓同學們爆發出掌聲了。
林亦初中最喜歡平幾,因為是具體的可視化題目,證明題會了就基本不會錯,但是解答題不一樣,一堆數字打架太容易出錯。
所以林亦特别喜歡這個教授。
教授姓葉,數學競賽群又改了群名叫“拉格朗日葉氏家族”,大家紛紛表示化身葉教授的小迷妹。
機構發的教授的講義上記了解答過程滿滿當當,暑假作業被撂一邊了。
真的嗎?
中午女孩子們玩起了自拍,祁落難得沒睡午覺,和林亦一起去了隔壁房,四個人愣是玩自拍玩了好久。
林亦暗歎自己平時拍照怎麼沒有那麼挑剔,現在倒好,跟着幾個小夥伴,一張合照拍五六次才能找出一張好看的。
當林亦聲稱自己肚子疼回到自己房間想寫作業的時後,距下午上課也沒多久了。
假裝肚子疼結果真的肚子疼,林亦拎着剛走馬觀花看完一篇完型的閱讀書進了衛生間,坐在馬桶上開始看閱讀。
結果,當林亦花了兩篇閱讀的時間從衛生間出來又馬不停蹄寫完剩下兩篇時,時間才過去十五分鐘。
林亦汗顔,發了條說說:“誰能想象到玩了一中午自拍然後花了十五分鐘寫完一篇完型四篇閱讀的感受。”
趙曉筱評論:“自拍呢?”
祁落評論:“自拍呢?”
張心怡評論:“自拍呢?”
楊晨辰評論:“沒有。”
發生這一切的時候,林亦正一邊心裡向嚴俐保證以後一定好好寫作業,一邊小心翼翼翻開我俐姐破天荒發的閱讀答案開始對。
也就錯了五個完型四個閱讀。
還行還行沒太離譜。
嚴俐要是知道自己課代表數學競賽這麼浪一定把她揪回來。
晚上機構又發了一份模拟卷,大家也都摸清楚套路了,沒太當真,能寫就寫,不會就算,趕快趁最後兩天抄完暑假作業才是正經事。
這兩天沒人找小胡老師抱怨了,小胡老師也就放心了。
放心出去玩啦。
甚至換了個新手機。
這強大的操作。
最後一晚上的時候,小鬼們又開始不安分,機構提前十分鐘給大家拍了張合照就結束了晚自習,女孩子幹脆集體溜了下去到對街買燒烤去了。
林亦沒去,反正自己容易吃壞肚子,還不如留在房間一個人寫暑假作業多好。
吐槽:又寫作業???
小胡老師最怕她們女孩子晚上出去了,不安全,但是一個個群裡瞞天過海,更何況還有林亦後援拍了一張房間的照片,小胡老師也就半信半疑地被糊弄過去了。
女孩子們還給男孩子帶了一大把,于是501和510迅速淪為燒烤區,聞着噴噴香。
林亦一個人在房間也樂呵。
結果吃完燒烤隔壁房來串門,四個人又一次跟大佬們聊天狂轟濫炸騙來不少大佬的競賽經驗,林亦居然也折騰到零點過後才睡。
也真是難得,真是快樂啊。
林亦躺在床上想。
一個星期的競賽培訓,居然就快要結束了。
最後半天的平幾平平淡淡也講完了,沒有再起什麼波瀾。
吃完飯回房收拾收拾東西就下樓集中,打算回去了。
祁落和張心怡還報了化學競賽,權當前幾天請假,現在也将橫跨大半個城市去另一個區培訓了,大家都是在競賽這條路上奔波的人啊。
窗外陰沉的天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下雨了,回程的大客車冷氣依然很足,窗戶上水汽朦胧,雨滴順着玻璃流下來。高架橋旁的樹木翠綠,也氤氲在水汽中。
林亦歪着頭靠在座椅上眼睛盯着窗外出神。
數學競賽打打鬧鬧倒也沒真正聽懂什麼,唯一的收獲就是林亦居然見縫插針寫完了不少暑假作業。她們剛回來,真正有資格複賽的數競第一梯隊也出發去比賽了。九班班群“班花全球後援會”到處都是各個小分隊交流競賽題的。
大佬雲集啊。
林亦回來就覺得困,一睡睡十幾個小時,立馬呼籲自己物理競賽需要一個不看電視不通宵能陪自己安安靜靜寫作業并且早睡早起的小夥伴并艾特了趙曉筱。
趙曉筱:“你可能高估我了......”
8号到家,13号化學競賽,中間4天,林亦看了一眼堪比或者實際就是大學教材的化學競賽書,果斷選擇了暑假作業。
論:林亦競賽究竟寫了多少作業?
(畢竟物化作業太多了,情有可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