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會議室與有關部門研究新産品開發事項的周亞平,接到一個意想不到的電話。對方自我介紹:“周總,我是邱智仁呀,還記得不,是你的老鄉,是原來你們器材廠隔壁汽配廠的。早就聽說你也到了深圳,一直找不到你的聯系方式,昨天,才從一個朋友那裡拿到你的電話号碼。”
周亞平搜索記憶庫,想起來了,邱智仁是汽配廠保衛科的,由于工作關系,經常到器材廠保衛科來辦事,周亞平在本廠保衛科辦公室見過此人。雖然隻見過一、兩次面,但由于邱智仁毫不掩飾地當面說了很多近似崇拜的誇贊話,給周亞平留下深刻印象。
“哦,是你啊,我記得你原來在汽配廠保衛科工作,什麼時候到特區來了?”
“開始是在保衛科,後來調到武裝部當部長。我來特區已經好幾年了,工廠派我來,負責一家内聯企業。”
在深圳很難碰到這樣近的老鄉,這激起周亞平的興趣,他記得汽配廠也是部屬企業,估計老邱的境遇與自己大同小異,因而關切地問:“邱總,公司狀況怎麼樣?效益還好吧。”
電話那頭笑出了聲:“還好啦,你知道的,由于這裡與内地的信息差和價格差,随便倒騰一點東西都可以賺到錢。所以,效益還說得過去。對了,我們現在全家都在深圳,你們家嫂子、孩子他們來了沒有?”
“還沒有呢,正準備去辦理,”周亞平說,“對了,你們公司在哪裡,有時間去你們公司學習學習。”
“歡迎,熱烈歡迎前來指導!你是請都請不到的貴客。”
過了兩天,周亞平看有點閑暇時間,對司機小白說:“走,我們今天去一家老鄉的公司看看!他們老總是我們以前隔壁汽配廠的。”
小白也是原器材廠的職工,是從内地工廠離職,投奔到周亞平這裡的。
“哦,汽配廠也在這邊辦了企業?真好,天隔地遠的,還能見到老鄉。”小白一邊說,一邊去啟動汽車。
小白現在開的“皇冠”車,是公司新買的二手車。原來公司有一輛日産人貨兩用車,是企業剛成立時,用中外合資企業的标配指标購買的,但上個月被盜走。後通過“登雲”公司的一位電子元件供應商吳樹慧的介紹,用很便宜的價格購買了這輛二手“皇冠”。
為此,小白叽叽咕咕地埋怨了很久,主要埋怨老闆太摳門,如今公司大把賺錢,每天往銀行一袋一袋地存錢,買部新的“奔馳”、“寶馬”還不是小菜一碟。可老闆非得買輛二手車,開起來都沒勁。
邱智仁的内聯廠在八卦嶺工業區,仍是生産經營汽車配件,說是生産,實際上就是從内地廠運來一些配件進行組裝,然後再去銷售。
老鄉相見,分外高興。參觀完工廠後,三人就一直在辦公室聊天。眼看到了飯點,邱智仁神秘地說:“今天中午讓你們兩位嘗個鮮,我知道有一家很隐蔽的野味店,請你們去吃真正的野味。”
“什麼野味?野雞、野豬、野兔?”小白好奇地問。
“那算什麼,” 邱智仁笑了,“真正的野味是野狼、野狐、穿山甲之類,有時還有老虎肉吃。”
周亞平對這些野味一直就有些忌諱,倒不全是出于保護野生動物,而是的确不合口味,因此,立即予以阻止:“邱總,謝謝好意,但我平常真的不愛吃這些東西。我們還是找一家普通餐館吧。”
“啊,你也有這個忌口?”邱智仁想了想,“好吧,我們就去另外一家吃普通菜的飯店吧。”
說是“普通”,其實進去以後才發現,這是一家高檔的酒家。
邱智仁把菜單遞給周亞平,說:“周總,你看想吃什麼,就點什麼吧。”
周亞平搖搖手:“邱總,客随主便,還是你點吧。”
“普通菜沒有什麼忌口吧?”邱智仁見沒有反應,接着說,“那我就點菜了。”
菜上桌了,2個涼菜,5個熱菜,外加一人一碗湯。
周亞平說:“邱總,菜點多了,三個人吃不了這麼多。”
邱智仁笑笑:“沒關系,吃不完打包,帶回去給加班的員工吃。”
小白喝了口湯,誇贊道:“這是什麼湯,粉絲湯?味道蠻不錯的。”
邱智仁笑得更開心了:“小兄弟,這是魚翅羹。你哪裡見過480元一碗的粉絲湯?”
小白舔舔嘴,驚喜地說:“總算吃到山珍海味了,一直聽人家說燕窩、魚翅 ,不是邱總請客,還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嘗到。”
“聽說你們公司效益很好,周總沒請你們吃過?” 邱智仁不解地問。
小白不屑地癟癟嘴,恨不得當面揭周總的老底,但到了嘴上,又變成另一種說辭:“公司效益确實不錯,一個月賺的錢可以買一部‘奔馳’。但周總有節約的美德,平時請客,最多吃吃海鮮而已。”
周亞平聽了不是滋味,反駁說:“你以為吃海鮮便宜?上次在小梅沙請客戶,點的大龍蝦、老虎斑、霸王蟹,一餐就花了六千多元。”
小白還準備說什麼,邱智仁止住他:“你們老總不隻是有節約的美德,最值得敬佩的是一心為公,毫不利己。這一點不光你們器材廠的職工知道,我們廠職工也都知道。”
“周總,還記得吧,你剛擔任廠長時的就職演說,有這麼一句,
古人說‘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我們現在當官不是人民的‘主’,而是人民的‘仆’,應該是‘當官不為民謀利,不如仍去掃垃圾’。這段話,我們熟得都能當歌唱了。”
周亞平聽人當面奉承,渾身不自在,趕忙把話岔開:“邱總,剛才看到你與餐廳經理很熟,你們是常客?”
“是的,比較重要的客人我們都是在這裡接待。昨天就在這裡宴請了一位國字号的,曾經主導廣東改革開放的老首長。” 邱智仁不經意地說,“這位老領導和夫人住在深圳很長時間了,我在部隊的一個老戰友是他的生活秘書,因此,我和他們經常見面。”
這頓“粉絲”宴後,沒過多久,邱智仁應邀拜訪了“登雲”公司。
禮尚往來,周亞平準備宴請邱智仁,他征求意見:“邱總,我們都是老鄉加朋友,不來虛的,你想吃什麼自己決定,是吃海鮮,還是粵菜,還是潮州菜,或者還是吃‘粉絲’?”
邱智仁笑得合不攏嘴:“别客氣,不吃‘粉絲’,也不吃其它菜,今天我們吃家鄉菜,找家湘菜館怎麼樣?”
“為我們省錢?”周亞平打趣。
“真不是!其實,吃那些都是為了應酬,吃湘菜才是最舒服的。”
與邱智仁相遇,使周亞平在特區多了一位真心相待的朋友。
在特區創業3年了,工作上再困難,周亞平都可以挺過去,但生活上像流浪漢一樣,卻實在難熬。每天下班回來,不是在路邊小攤上打碗盒飯,就是米粉店裡吃碗河粉。回到宿舍,一個人冷冷清清,十分孤寂。
前面說過,“登雲”公司由3家公司組成,除了外資方“登字集團”,中資方裡還有一家本地的信息企業,這家企業來頭不小,當時屬于市政府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