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員到齊後,副導演拍了拍手,示意大家安靜,随後高聲說道:“各位,各位,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是村主任,賽力克老先生,他會帶大家參觀村子和馬場,大家鼓掌感謝一下。”
所有人配合地鼓起掌,掌聲在空曠的場地上回蕩,顯得格外熱烈。
賽力克看上去五十歲左右,身材高大,挺着将軍肚,一張圓臉上五官緊湊,雖不算英俊,但眉眼和嘴角始終挂着微笑,顯得慈祥而耐看。
他穿的應該是哈薩克族傳統服飾,黑色鑲紅邊,看上去喜慶又有氣勢,手裡握着一個老式的擴音器,站在人群前,顯得從容而自信。
他擺了擺手,示意大家安靜,随後打開手裡的擴音器,聲音洪亮而有力:“各位,首先非常歡迎大家能夠選擇到我們的牧場來拍戲,宣傳我們這裡的美景、美食。為了能夠更好地招待大家,我們已經和全村的村民達成了共識,請大家放心入住。接下來,我先簡單介紹一下村子的情況,再帶大家到馬場看看。”
賽力克的聲音粗犷渾厚,方好好甚至覺得,哪怕不用擴音器,也能聽得清清楚楚。
賽力克繼續:“我們牧場距離縣城80公裡,全場總面積2500平方公裡,草場面積300餘萬畝。咱們現在所在的蘇爾村是全場唯一的牧民定居點,那下面就請大家跟我來吧。”他的語氣中帶着一種自豪,仿佛這片土地是他生命的一部分。
他帶着大家由一處斜坡往下走去。
劇組裡有人忍不住問道:“哈薩克族不是遊牧民族嗎?定居在這兒的話,就是不再外出放牧了嗎?”
賽力克笑了笑,耐心解答道:“我們冬季才會回到這裡居住。你們看右邊這些養殖棚,把牛羊放到這裡頭能大大提高存欄率。等到了夏季,我們就會轉場到夏牧場,逐水草而居。”
“噢,這樣啊。”提問的人點了點頭。
其他人也紛紛發問:“我看這些養殖棚很現代化呀,這是各家各戶自己蓋的,還是政府統一修的?”
賽力克回答道:“政府統一找人來改造的,有補貼,不過自家還是得出一部分費用。”
聽到這裡,方好好想起阿伊莎家的羊棚還是磚砌的,和這些現代化養殖棚完全不一樣。她忍不住插了一句:“我看有幾戶還沒有改造成這種現代化養殖棚呢?”
賽力克點點頭,解釋道:“改造成本不低的,牛羊不多的人家可以把自家的牛羊寄養到别家,也可以寄養到公司的養殖場。”
“公司是什麼?”有人好奇地問。
賽力克的臉上露出一絲自豪的笑容:“我們村之所以能成為示範村,就是因為引進了一家農牧業公司的投資。現在主要做牲畜養殖、銷售,很快也會開始發展旅遊業。像我們面前的馬場就是公司的資産。”
方好好環顧左右,全是一排排的白色平房,數條通道向外延伸行成了排列整齊的馬廄,每一間都用堅固的木欄隔開,欄上挂着鐵質的食槽和水桶,偶爾還能聽到水珠滴落的清脆聲響;馬廄之間幾名工作人員或在清理、或在喂食,動作娴熟而有序。
他們順着馬廄深入馬場,村長邊走邊介紹道:“這兒現在可以容納兩百匹馬兒,我們還在繼續擴建,争取早日把規模做起來;前頭就是訓練區了。”
穿過馬廄後便是一号訓練區,方好好擡眸掃視,高高的穹頂由鋼架和玻璃構成,陽光透過頂部的天窗灑落下來,将整個馬場照得通透明亮;訓練區内則整齊的擺放着障礙杆和跳欄。
村長繼續道:“我們一共有4個這樣的訓練區,這一間主要做障礙訓練。”
他們沿着通道一間間參觀,馬匹的蹄聲、教練的指令聲以及馬兒偶爾的嘶鳴聲交織響起;
方好好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這些馬兒所吸引,看着它們矯健的身姿、靈動的眼神,她不禁想起了小黑和大白……還有那個“野男人”!
就在他們來到最後一個訓練區時,一聲狗吠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緊接着,高亢而激昂的嘶鳴聲響起:“嘶————” 那聲音仿佛帶着某種不安與反抗,瞬間讓空氣變得緊張起來。
方好好微微偏頭,視線越過人群,落向了馬背上的男人。
是他!
阿爾斯蘭!
那次在小胖墩兒家裡提到的牧場,果然就是這裡。
大冬天的,他竟然隻穿了一件黑色的短袖T恤,衣服緊貼着他的身體,勾勒出結實飽滿的胸肌以及線條分明的手臂。
他的皮膚上已經沁出一層細密的汗珠,在寒冷的空氣中微微蒸騰,顯得格外醒目。
顯然,這場馴馬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
他身下的馬兒搖頭擺尾,鬃毛飛揚,前蹄高高揚起,後蹄猛力蹬地,仿佛在抗拒一切束縛,馬兒的嘶鳴聲高亢而急促,帶着明顯的敵意與不安。
男人緊緊抓住缰繩,身體微微前傾,試圖用重心穩住身形,但馬兒的力道太過猛烈,猛然一個甩身,将他從馬背上甩了下去!
男人重重地摔在沙地上,揚起一片塵土。
周圍的人群發出一陣低低的驚呼,有人甚至捂住了嘴,生怕打擾到這場人與馬之間的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