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趙瀾、沈甯拜完祖廟,回府換了身便服就一起去了沈家。
沈家于昨日就得到了王府傳來的消息,女兒得了聖上的恩典,今日回門。
是以沈家衆人今日早早地就準備起來,剛剛王府又有人來報,女兒和王爺正往沈家來。
沈城、裴氏帶着四個兒子出門迎接。
終于兩輛馬車緩緩出現在巷口,沈家人激動不已,沈問擡步就要跑上前去,被眼急手快的沈慎攔住:“二哥,五妹妹現在貴為王妃,莫要失了禮數。”
沈問才想起這茬,立即站定,目光灼灼地望着馬車緩緩走近。
終于,馬車在沈府門前停下,沈甯率先下來,趙瀾跟在她後面也下了車。
沈甯看到殷殷期盼的沈家衆人,眼中不自覺地起了淚,也顧不得禮數,道:“父親、母親、幾位兄長,你們可好?”
沈問激動,剛要開口,就被沈城打斷:“臣見過王爺、王妃。”
沈問:……
沈甯:……
沈家衆人行過禮後,沈甯連忙讓大家起來,再次問候了一遍,得到都好的回答後,才走到母親身邊,隻知道傻笑。
沈城帶着四個兒子陪趙瀾在前廳說話,沈甯和裴氏去了後院。
一進屋,裴氏将丫鬟遣了出去,這才拉住女兒的手問:“這兩日在王府可好?王爺他……待你可好?”
沈甯點頭:“都好,都好,娘你放心。”
裴氏不太放心,又細問道:“娘是問你……那方面可好?”
沈甯:……
古人這麼放得開嗎?當着面就問人床帏之事?
裴氏:“有什麼不好意思說的?若是不和睦,要想辦法才是,畢竟你二人是要過一輩子的,這事上好了感情才能更近一步。”
昨日二人一起吃了晚膳後,趙瀾又去了書房,回來時她都睡過去了,迷迷糊糊間聽到他好像問了句什麼,她沒聽清貼着牆又睡了過去。
後半夜時,她被趙瀾鬧醒,推拒拉扯間寝衣就都褪了去,然後就讓他得了逞,天亮方歇。
這算和睦吧?
裴氏看着女兒緩緩變紅的臉色,心裡有了底,和睦好,和睦了二人漸漸就能有感情,以後側妃侍妾什麼的進府,也分不走多少寵,到時候再有個一兒半女,女兒在王府的地位就穩固了,就不會受到欺壓怠慢。
裴氏剛放下心來就聽女兒問:“娘可認得靠譜的郎中?”
裴氏一聽,“騰”地站了起來,将女兒上上下下看了一遍,關切道:“可是哪裡病了?”
沈甯笑着将裴氏按着坐下:“我沒生病……”
“那你……?”
沈甯低聲解釋道:“我想備些避子丸。”
裴氏再次“騰”地站了起來,複又自己坐下,低問:“你、你不想要孩子?”
說完複又急道:“這可不行,沒有個一兒半女,以後你在王府如何過下去呀?普通人家尚且都看重子嗣,何況皇家?”
沈甯再次解釋:“我沒說不要孩子……我現在才十六歲,不想這麼早生……”
十六歲,骨頭都沒張開,生孩子本就風險不小,她可不想小小年紀就一身病。
倘若可以不生,她還真不想生……隻是這話可不能說出來。
裴氏見女兒這麼說,也覺得女兒年歲尚小,的确過兩年生比較好,便拍了拍沈甯的手臂讓她稍等。
不一會兒,裴氏就從内室拿出了一隻青瓷小瓶。
她道:“這是娘讓人配的避子丸,不會對身子有損,一顆管半年,等想生孩子了,停了藥便是,這裡有四顆,你拿去吧。”
沈甯大為驚訝:“娘……?”
裴氏笑了:“你大哥出生後,你爹跟我就想生個女兒,結果又生了三個兒子,直到第四胎才終于得償所願,有了你後,娘可不想再生了,就找郎中配了這避子丸。”
說到這裡,裴氏又想到了什麼,再次起身進了内室,出來時手裡捧個匣子放到她面前。
沈甯看看裴氏又看看匣子,不明所以。
裴氏示意她打開。
沈甯打開後,裡面是一本薄薄的冊子,她拿起翻看,眉頭一跳,猛地擡頭看向裴氏,面色複雜。
裴氏笑盈盈低聲道:“懷孕的時候不宜同房,這些方法或多或少讓王爺少惦記些别人,心在不在你這不重要,隻要人經常在,你的日子就能過的舒坦自在。”
沈甯想了想,是這個道理。
在這個女人自由度有限、需要依附于男人的時代,要想活的舒坦,的确要把男人哄好才會有最大限度的自由。
如果她沒嫁入王府,隻嫁給普通人,有父兄撐腰她自是不必如此。
好在她現在不是一個有上進心或多思的人,隻要吃喝不愁,她就能在依附中找到舒适圈,讓自己自在的過一輩子。
沈甯又看了眼手中的冊子,忽而問:“母親懷孕時,父親可曾想過……找别人?”
裴氏聽此問卻笑了:“我曾提過給你父親納兩個良妾,都被他拒絕了,你父親說兩人一起過日子,又不是專做那事的。”
沈甯:“所以母親懷孕後,父親也一直素着?”
裴氏笑了笑:“怎麼可能?”
沈甯心裡漫上酸楚,隻聽裴氏又道:“你父親不是尋來了這本冊子?”
沈甯:……
她瞬間覺得這冊子有些燙手,将匣子推回母親面前:“母親,這個、您還是自己留着吧。”
裴氏想了想,雖然是她拿給女兒的,這終究是孩子爹拿回來的,這樣是有點怪,便又收了回去。
很快就到了午膳時候,沈家相比于其他人家,人并不多,征求了楚王的同意後便沒男女分席,坐在一起用了午膳。
午膳後,裴氏讓女兒帶着王爺去她的院子歇晌後再回去。
沈甯便帶着趙瀾來了吳音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