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考題真的沒有洩露嗎?
林若溪卻覺得,事情不會如此簡單!
朝中二皇子已經決定利用此次科舉,重創太子和三皇子等對手,可他布局的棋子魏慶泰自己跳出了局,難道二皇子就沒有第二套方案?
為何學子們有志一同隐瞞或認為是假的消息,卻遞到了六皇子面前?
這不合理!
事情又過去兩天,林家探聽消息的人,從學子嘴裡,挖到更多考題,以及,徐瑾瑜回去後,和相熟的人也暗暗探查,發現更多考題在流傳,遠不止他們查到的這些。
怪不得說今年流行考前做模拟題,實在是所有學子或多或少都做過一兩份,才學出衆的更是十幾份都有。
如此,大家都當成了流行,根本沒察覺隐藏在下面的暗潮湧動。
這次找出考題和之前有些不一樣,每份試卷上的題目有七八成是不同的,但總有那麼兩三道,能在其他試卷上找到。
等把暗中流傳的試題都收集齊全,把重合的題目彙總起來,正好能彙編出一份完整的試題。
而這一份,已經拿去給老秀才看了,并非他出的題目。
且經過徐瑾瑜等人研究,這些題目放在一起,是很統一的,看得出來,出自一人之手。
今年的出題人是太子太傅張大人,他是兩朝元老,文界泰鬥,門生故舊無數。
他的文風,天下文人都很清楚,文章也流傳深廣,估計許多人都把他的偏向琢磨明白了。
這組合起來的完整試題,就很符合他的風格,非常有水平。
題目出得很精妙,并非那種故弄玄虛,像是什麼炫技的截搭題統統沒有,但考得很文雅,形式上很全面,偏偏又在内容上有偏向。
可以說,這是一份非常有深度和廣度的題目,對考生的能力是很好的測試。
相反,與它們放在同一張試卷上的其他題目,就顯得平平無奇了,甚至有些完全風馬牛不相及。
所以他們懷疑,這份試卷很可能是真的!
真有考題洩露出來了,不過賣考題的人聰明,把它拆開來,藏在不同的試卷中。
如此,當有學子拿着其中一份試卷去找人幫忙解答,那人看過後,發現其中有一兩題和考場上的内容一模一樣,也不會覺得過于奇怪,隻會認為他和來找他求助的人,非常幸運,居然遇到了一道做過的題。
而買考卷的人,隻要拿着試卷去找不同的人做,再把真正的考題内容背熟,就萬事大吉了。
這是沒有門路,隻能找同屆舉子幫忙的,有門路的,甚至能找已經考過的人幫自己,以請教的名義,分開找尋,誰也挑不出他的錯來。
如此,在假考題的遮掩下,真正的考題完全洩露,甚至在所有人主動忽視下,絲毫不被察覺。
那麼問題來了,這一份是真正的考題嗎?
這就需要親自問皇上了!
目前知道真正考題的,就兩個人,皇帝和張太傅。
張太傅出完題目,一直居住在宮中,要等到春闱過後,才會被放出來。
他的住處無人能靠近,隻有皇帝指派的太監按時送飯送水,此人定是皇帝心腹,想來不會背叛,從張太傅處洩露考題。
另外還有一處,便是抄錄考題的人,今年參加春闱的有三千多人,按照一人每天抄錄一百份計算,三個人十天就能完成,所以不需要太多人參與。
而他們也被關在一處,但他們就沒有張太傅幸運了,在宮裡好吃好喝伺候着。
他們是在皇帝臨時選中的地方,秘密挑選的人,就連守衛也是秘密安排的,誰也不知道關在哪裡,都有誰參與。
甚至有一年,是考試前一天,皇帝臨時叫了一百名太監,集中到乾清宮,關在裡面抄了一晚上,早上直接送到貢院,等到貢院大門關閉,他們才被放出來。
而現在距離考試還有十幾天,考題有沒有謄抄都是個問題。
所以是不是真正的考題,隻能去問皇帝。
但這件事,六皇子不好參與,因為調查是林家和徐瑾瑜做的,六皇子去說,會暴露他們的關系。
而林家也不能主動去關注春闱,至少不要擺在皇帝面前。
所以最好的辦法,便是徐瑾瑜發現了問題,于是找到表弟林如清幫忙調查,最後和同窗們一起發現問題。
而他作為一個待考生,察覺問題,發現可能真的考題,沒有假裝不知道,好讓自己在考場發揮更好,而是探索真相,揭露出來,實在是品行端正。
皇帝會很欣賞的,包括和他一起忙活這件事的其他學子,也會被皇帝記住。
所以由徐瑾瑜揭露,對三方都有利。
當即,他們整理好證據,由林如清帶着去拜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