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一 古港異色
泉州的刺桐花紅得發黑,花瓣上的露水泛着鐵鏽味。墨懷舟蹲在市舶司殘碑旁,六指撫過“永樂三年造大舶六十二”的刻痕。碑底裂縫裡卡着半枚琉璃珠,珠内嵌着微縮星圖——正是鄭和船隊導航珠的殘片。
“夜半潮信至,故人踏浪來。”賣蚝煎的老妪突然開口,龜裂的指尖點在煙鬥的寶船紋上。鬥身凹陷處凝着幹涸的龍涎香,與三年前南極磁宮殘瓦上的氣味如出一轍。
子時,鬼船撞岸的悶響驚飛夜鹭。船首的鎏金螭吻已鏽蝕成青綠,桅杆卻挂着嶄新的疍家旗——旗面用磁髓粉繡着“洪武三十二”的隐秘年号,在月光下泛着幽藍。
二冰棺遺诏
紅藥挑開艙門鐵鏽,黴味中混着奇香——是永樂帝賜死建文舊臣的龍腦金匮散。冰棺内女子與她眉眼七分相似,雙手捧着的鎏金匣滲出靛藍血珠,滴落甲闆即凝成磁髓結晶。
“娘親的胎甲…”紅藥割破手腕,血珠與磁髓相融的刹那,冰棺内壁浮出針眼小字。墨懷舟用桐油浸透蠶絲拖印,竟是建文帝親筆血诏:“朕以身為柱,鎮羅刹地火于歸墟。墨氏守鑰,朱氏承脈,缺一不可。”
曹九淵的殘艦撕開海霧,青銅麒麟眼窩鑲着血玉:“蠢材!傳國玺早被煉成磁髓核,你們挖的越深,地脈斷得越快!”他機械臂高舉的琉璃瓶中,墨守疆的頭骨正滲出藍色黏液,遇風即燃成“允炆”火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