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寒穿越到高中已經度過了完整的兩個學期,時間來到了2006年夏天,而在不知不覺中,31歲社會人易水寒的屬性越來越弱,16歲學生易水寒氣息越來越強,雖然發生了很多有趣的绯聞,但是何嘗不是一種别樣的體驗,好像沉浸式體驗劇本殺一樣。
講台上美麗班主任說着暑假放假事宜,試卷,作業也呼啦啦的發下來,易水寒開心的看着窗外,每當太陽到最毒的時候,樹葉到最濃郁的時候,暑假也到來了。
而這年的暑假易水寒強烈要求早點去鄉下外公外婆家,她從小就是外公外婆帶大的,到了五歲讀書的年級才回到爸媽身邊。易水寒人生中最後悔的就是自從讀書後隻有春節去拜年見過外公外婆,其他時間她幾乎都沒有回去過,直到高考那年他們相繼離世,那時的易水寒沒有考上好大學還沒了最寵愛她的外公外婆,回憶起來是她人生最至暗的時刻,所以趁重新獲得的時間,她想多多陪伴外公外婆。
公交車颠簸在鄉村路上,易水寒吸着香芋味的奶茶開心望向車窗外,熟悉的村落,一大片一大片翠綠水田,一方列一方列的水稻,圓圓浮漂布滿了池塘,掠起一隻雪白不知名的大鳥。
外公外婆的家在遠離市裡三十公裡的村莊,易水寒背着沉重的書包下車,她站在田壟上大口大口呼吸空氣中的植物味道,濃郁又熟悉。
“奶奶,奶奶,表姐來了!”看到易水寒出現在水泥鋪滿的院子裡,被曬成黑皮的小表弟大聲喊着跑回堂屋。
“水寒到啦。”慈祥的外婆邊用圍裙擦拭手邊樂呵呵的走出堂屋。
“外婆!外婆!外婆!”易水寒扔下行李撒嬌喊道,奔向外婆抱住她,“我好想您呀,外婆——”再次看到外婆的樣子,好似什麼都沒有變過。
“外婆也好想我家水寒。”外婆驚喜的輕輕撫摸易水寒紅潤淌着汗珠的臉,“一路累着了吧,快進屋,涼快一下。”
握着外婆那略顯粗糙卻分外踏實舒服的手,易水寒又激動又幸福。第一次走路時外婆牽的,第一次說話是外婆教的,外婆在易水寒心裡是第一的位置。以前的她還跟外婆承諾以後長大了自己掙錢了,頭一件大事就是為外婆買禮物,可惜上一次沒有實現。
“外公,舅舅,舅媽您們好。”
“水寒來啦,快坐,快坐。”舅媽也應了出來。
堂屋裡,頭頂轉動着吊扇送來侵入心脾的風,真懷念啊!
大家還和小時候一樣坐在圓桌旁,一起吃着外婆,舅媽做得可口農家菜。
“水寒多吃點,這是剛從河裡打上來的魚,你外公知道暑假來長住特意吩咐的”
“外婆,碗都裝不下了,不要全都夾給我,外公會吃醋的。”易水寒話一出,滿桌子一陣歡樂的笑聲。
嚴肅的外公不自然的輕哼一聲,立刻,沒有笑聲了,不過見到氣氛被自己的嚴肅破壞了,外公直起手臂把碗伸到外婆面前,“老婆子,我的碗裡沒有。”
外婆立馬羞紅了臉,夾了一塊大的魚肉甩進外公的碗裡。
桌上的氣氛又放開了,大家互相為對方夾着菜。
吃完飯,易水寒躺在外婆給自己準備的房間裡,摸了摸鼓鼓的肚皮,“外婆和舅媽做的飯,可真好吃。”她滿足打了個飽嗝。放眼望去,小時候呆過的房間,連花花的窗簾都是新洗過的,散發肥皂和陽光的混合味道,好聞極了。
隔天,易水寒精神飽滿睡足了一上午。
在鄉下的日子,這甯靜的地方,是很容易讓人舍不得起床,吃過早餐和中餐的混合體,就被小表弟硬拉着要釣魚,想了想這愉悅身心的活動很适合自己,便抓起小桶,屁颠屁颠跟在一幫和小表弟同齡的小孩們後面。
陰涼的綠樹道中,一個帥氣的少年停住了腳步,他遲疑的放低手中的書,擡頭望向那個熟悉的身影:鄉村的午後,正好是最熱的時間,而那個女生興高采烈呆在一群孩子裡面,她開心的笑着,刺眼的陽光打在她沒有塗黃點麻子的臉上,散發有點吸引人的容顔。
白T少年怔怔定在那一排大樟樹下,忘記要走的路,書本合上,扉頁赫然顯着‘馮蕭’。
沒錯,馮蕭每年都要來鄉下老家度暑假。
他遲疑呆愣許久,不自覺臉上浮起一陣笑意,似乎是第一次見到她的笑容,在此之前隻有:她或嚴肅或生氣的嘴臉;還有哪怕自己投了最漂亮的三分球,引得全場驚呼,隻有易水寒一副瞧不上自己的樣子;還有不滿嘟起嘴巴,加上不屑的目光,最後想到易水寒的表情,除了生氣就是憤懑的表情吐槽自己。
馮蕭忽然覺得好笑,為什麼?她!在腦海裡竟這麼的深刻。重新踏起腳步,漫步在樹蔭下,樹枝間微動鼓出的清風,吹透心間,吹拂聚上來的熱氣——
遠處的易水寒跟着表弟們停在一處大池塘,午後陽光下,似一大池閃光鑽石。
“嗬,好美的池塘啊。”放下紅色水桶,易水寒贊歎。
而水草浮動在塘邊,波光粼粼的水面映着細碎金光,給池塘披上一件光燦燦禮服,漂亮極了。
“表姐,拿釣魚竿呀?”表弟适時提醒是來釣魚,而不是欣賞池塘日色的。
手摸摸頭,易水寒傻笑了一下,屁颠屁颠的去拿魚竿。
不過為什麼魚兒會喜歡這麼惡心正在扭動的物體?易水寒遲遲不敢拿表弟手上的蚯蚓來挂餌。
“沒有魚食之類的嗎?”易水寒皺起眉頭,猶記起以前談戀愛時陪馮蕭釣魚,給自己串的是圓球狀的魚食。
甩了甩蚯蚓,表弟露出壞笑,“這就是魚食,魚兒最喜歡的東西。”
易水寒縮着手隻能用瞎掰的功夫,畢竟隻是對付小孩子,應該不是特别困難吧?懷揣這般心态——
“唔,表弟你聽我說,蚯蚓呢是一種好東西,應該把它放回去,就像青蛙是對大自然有益的——”她努力想表明自己不能用作魚餌的理由,拒絕穿蚯蚓上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