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在測試演技的時候高星衡表現出了異常,施雪泱最終還是決定暫時不把他牽扯進這件事中。
萬一他在途中受到一點什麼刺激,導緻他的狀态惡化,想不起那些重要線索的話,她負不起責任。
她忏悔,因為她之前一直抱着一種養狗子的心态。
現在她決定抱着一種在實驗室養菌子的心态去面對高星衡。
她開始記錄:
6月30日,菌子先生出現應激症狀,八分鐘後緩解,當晚十點左右入睡(太好了沒事)。
7月1日,下雨,空氣濕度提高,觀察了一下菌子先生的生長情況,一切正常,說明空氣濕度不是影響因素。
……
高星衡試圖解釋:“昨天,不是因為演戲。”
施雪泱寫:
7月1日,菌子先生第四次解釋不是因為演戲,似乎很在意我在這件事上的看法,明明我已經說過四次“好的我知道了”。但是無論如何,我不會讓他參與這次計劃。重申綱領:保護好菌子,不會拿他做誘餌的。
不過,兇手最為在意的就是高星衡的記憶是否恢複,要怎麼才能在不把高星衡牽扯進來的情況下,引誘兇手踏入陷阱?
施雪泱找了個時間再次讓梁皓提着購物袋來她家,這次并沒有和高星衡見面。
一樓車庫内,黑色越野車停着,後座車窗拉開了一條小縫,以便空氣能流入,不至于太過悶熱。
外面下着雨,去哪裡商量都不如在這個家裡最安全。
考慮到車庫的回聲,高星衡可能會從樓梯間聽到一點調查細節,影響他的狀态,于是施雪泱選擇了在車内交換情報。
她問梁皓:“你上報了竊聽器的事嗎?”
梁皓:“還沒有。”
梁皓擔心打草驚蛇,他還沒有把懷疑案件是特案組内部人做的這個猜測上報,也是這個原因。
施雪泱卻道:“沒關系,竊聽器被毀掉後兇手就知道我們在懷疑内部人了,如果你瞞着不告訴其他人,那麼知道這件事的隻有我們兩個,陷入危險的反而是我們。”
梁皓:“除了打草驚蛇外,我還擔心兇手會嫁禍給公寓内的其他人。”
這也是個問題。
如果特案組得知竊聽器的事,一定會朝三個方向開始調查:1、公寓内部存在組織人員,2、警方内部存在組織人員,3、梁皓的秘密調查計劃被洩露出去。
這時,兇手制造證據,挑選一名公寓住戶,僞造出那人是早已潛伏在此的組織人員的假象,無疑是擺脫懷疑的一個好辦法。
但這樣的話,一定會有一個無辜的公寓住戶遭殃。
施雪泱思考了片刻,卻推翻了這個假設:“不,即使我們不上報線索,兇手也會那麼做的。”
這是拉鋸式的頭腦戰。
兇手出于某種原因遲遲沒有對高星衡直接下手,反而殺了兩個人,正是這兩次行動讓TA被迫暴露了自己。
“某種原因”是關鍵的一環。
如果能找到兇手沒有對最直接的目标高星衡下手的原因,那麼這場拉鋸戰的主動權就握在了手裡。
隻是現在,那個“原因”還沒有浮出水面。
施雪泱暫時沒有别的辦法,隻能轉移了話題道:“6月20号那天出外勤的有哪些人?”
梁皓把随身帶的記錄本子遞給她:“都寫在上面了。”
她掃了一眼,把那些人名記下來。
趙宸秀(4),案發當天請病假。
焦瑜(9),案發當天應商案科同事的請求,外出調查安商街95号的情況。
呂茹衣(3),案發當天獨自拜訪調查周鐘烨的親屬朋友。
韓光霁(1),案發當天遲到,原因是被領導叫走了。
并不是說除了這些人以外的人就排除了嫌疑,而是現在這些人嫌疑比較大。
施雪泱把記錄手冊還給梁皓:“我記住了。”
梁皓把記錄手冊放回上衣的内側口袋裡:“演戲的事呢?”
她搖了搖頭:“之前的那個計劃我暫時不準備做了,得另外再起草一個計劃。”
梁皓一針見血地指出:“是因為高星衡嗎?”
她承認了:“是的,他不适合參與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