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孽徒,放開為師後頸! > 第53章 53

第53章 53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隆康四年,盛夏。

西關急報,羌戎大舉來犯,定西将軍王正宣死戰拒敵,敗走颍川。羌戎兵連陷三城,據險而守,提出與晏和談。

消息傳來,舉朝震驚。

大晏君臣震驚的緣由不在羌戎此番出兵的聲勢之大,亦不在于戍邊多年、從無敗績的王家軍一戰就輸掉了大晏的銅牆鐵壁。而在于這仗爆發的時機,實在太過微妙。

入夏以來,東南闵州的倭患沉渣泛起,逐漸呈現愈演愈烈之勢。曆經半年操練,已然漸入佳境的南洋水師在統帥王朗的帶領下,決意趁此機會直搗黃龍,徹底根治困擾沿海多年的倭患。

倭寇擅攻非守,南洋水師遂以艦陣圍之,在海上拉開一道包圍線。說起來,朗小子确是個用兵的詭才,數日内打了好幾場勝仗,倭寇在他手上吃盡了苦頭。

為防止敵軍登岸尋求補給,王朗還下令對包括欽安在内的四縣實行堅壁清野,至于自身的軍需供應,則一概由江南漕船走水路至夔川港,與裝備了重炮的軍需船進行接洽。

如此一來,糧草就成為了關鍵。

羌戎大舉進犯,搗毀了西關僅有的軍屯糧倉,王正宣若要重整旗鼓再戰,須得從關中借糧。他馬不停蹄地驅馳八百裡而返,就是來跟朝廷要糧的。

可與此同時,大晏幾處糧倉的囤糧幾乎都用來保障東南戰場,由封璘轄制的江甯糧倉統籌調度。戶部估算了下,要是不接受和談,江甯倉少說得勻出三分之一的糧草回援西關,那麼海上的戰事勢必要受到影響。

難題一經抛出,朝堂上随即分出兩派。一派認為,西關在大晏邊陲久立成牆,牆若破了,則将危及中庭,乃是大廈将傾的不詳之兆;另一派以為倭患困擾江山百年,早已是不得不除的心腹大患,不能一鼓作氣,勢必再三而竭,往後想根治就難了。

兩派吵得不可開交,戶部哪邊都得罪不起,在早朝會上公然把球踢給了負有監運之責的兖王。面對隆康帝的詢問,封璘面色鐵青,許久才從唇縫間迸出幾個字。

“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1】兩線作戰,恐多不虞,當慎之。”

至此,隆康帝臉上終于浮出一縷欣慰的笑容。

他咳聲斷續,撐住龍案站起來,一向清癯的身子骨突然透出股威勢,那是令人無法忽視的天家森嚴,“傳旨西羌首領,就說大晏同意和談,務令其使臣七日内進京,不得延宕。這對定西來說,也是個喘息的機會。”

聽見這話的王正宣臉色迅速灰敗,張了張嘴,想說什麼又硬撼回去。

此刻于他而言,和談就意味着恥辱,敗軍之師的濫名将會随着盟書一并刊入史冊。他很想禀明聖人,王家軍不需要喘息,隻需一場酣暢淋漓的複仇便好。可是王正宣沒法把話點透,因為站在他對立面的,是在南洋的巨浪驚濤間逐漸嶄露鋒芒的親生兒子。

隆康帝唇角微動,改喚王正宣表字,帶有一絲寬撫的意味,“延晖,朕明白你欲雪前恥的心情,但你也不必太自責。在朝中阻礙被清理幹淨之前,更加不到複仇的好時機。”

這話一出口,大殿上頓時變得安靜。臣子們面面相觑,聽着雨水噼啪迸濺在殿瓦上,神色間的驚疑慢慢轉成某種不安。

封璘沉聲問:“皇兄這是何意?”

“西關失守非一戰之罪,定西統兵失利,隻是一由。”隆康帝久站不住,坐回龍椅上,腰背仍是挺得筆直,“朕不日前收到密報,首輔胡靜齋裡通外敵,私縱間作入關,刺探大晏軍情。須知禍起蕭牆,才是西關淪陷的罪魁禍首!”

封璘陡然攥拳,天空中驚雷炸響,轟開烏雲滾滾的昏暗和令人窒息的不安。暴雨排天而至,有些東西清晰了一瞬,倏爾又湮滅在茫茫混沌的雨幕之中。

事關邊防軍務,徹查胡靜齋通敵案的差事自然而然地落到封璘身上。

那日出了勤政殿,封璘沒同任何人交談。直到在丹墀下邊看見禦史陳笠,他立在那兒,像是久候,手裡沒有紅絹傘,雨水濕透了他的肩頭。

“夫子是被人陷害的,所謂的口供不過是屈打成招。”

“空穴來風,未必無因。是屈打成招還是确有其事,須得查驗後方知。”

“你這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封璘神情冷酷,說:“既然這樣,陳大人等在這裡實無必要。更何況,通敵二字出自聖人之口,本王勸大人謹言慎行。”

“你!”陳笠捏緊袖子,這呆書生猛一步踏出積水檐,發面浸在瓢潑裡,指着封璘鼻尖高聲罵:“如此對待夫子,不怕遭師兄怨恨嗎!”

封璘走過去了,忽又踅回,屏開那猶懸在半空的手指,冰涼一觸激得陳笠忍不住打起寒噤。他在封璘落手的刹那看清了指間的鐵器,寒意幾乎要将脊背貫穿。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你不如去問問胡靜齋,他都做過些什麼,可有一刻害怕被先生怨恨?”

雨勢轉急,陳笠微張着嘴,第一次露出怔然的表情。

*

“先生來了。”

筆勢一滞,末尾的“确鑿”二字幾不曾把紙背洇透。封璘面不改色,擡眼望着楊大智說:“诏獄規矩,無令不得擅入。”

“可是先生他……”楊大智欲言又止。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