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在京城開酒樓,就必須要好好了解競争對手才行,出了瓊鮮樓,傅知喬便交代德福和程業玄去調查京城叫得上号的酒樓。
與謝卓約定去靜霞山賞楓葉的日子到了。
知道要去爬山,傅知喬沒有穿拖地的羅裙,選了一身利落的窄袖交領對襟芙蓉色短衣,下身穿着長褲和革靴,腰間被一根繡花腰帶勒緊顯出玲珑有緻的身段,頭上梳着一個垂髻,額間輕點朱紅,淺淺一笑便能引人注目。
“可會騎馬?”
傅知喬點點頭,她早就不是當初那個病秧秧的傅家大小姐了,她把抓住缰繩幹淨利落的翻身上馬,朝謝卓一笑:“不如我們來比比,看誰先到靜霞山?”
謝卓挑眉:“阿喬,你确定要跟我比?”
一夾馬肚子,兩匹馬同時奔馳而出。
傅知喬主動要比賽,但她不認識靜霞山的路,隻能跟在謝卓身後跑,謝卓也并未真的要赢她,一直控制着自己的速度,兩人始終隔着半個身位的距離。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便到了靜霞山,謝卓将馬牽入旁邊的樹林裡,兩人步行上山。
秋季一般都是金黃色的,但靜霞山不是。
靜霞山因為滿山的紅楓葉而聞名,漫山的青翠褪去,周圍的山上樹葉大多枯黃了,唯有靜霞山仍是火紅一片。
傅知喬和謝卓并排走在幽幽的山徑上,他們走的是小徑,這條路上的人并不多。
一陣微風拂過,楓葉随風搖曳飒飒作響,伴随着一陣“沙沙”聲葉子從枝頭飄落下來,如同一隻隻火紅的蝴蝶從天而降。
雙腳踩在松軟的落葉中,感受清爽的山風,感覺人一下子就神清氣爽了。
爬到半山腰時,傅知喬有些喘氣了,先前騎了小半個時辰的馬接着又來爬山,她的體力有些跟不上了。
偏頭一看謝卓的氣息穩到不行,像個無事人一般。
看來是自己太久沒有鍛煉了,在禹州時她還每天抽出一點時間來鍛煉,搬到青州後她每天忙着生意就忽視了鍛煉身體這回事。
好在前方不遠處就有涼亭,走累了可以此處歇歇腳。
靜霞山半山腰的有涼亭,山頂有寺廟,這兩處都是極佳的楓葉觀賞點。
站在涼亭裡從高處往下看,紅楓奪目,如一抹晚霞墜落人間,為這個落葉飄零的秋天增添了一抹亮色。
涼亭旁邊還有茶水棚,攤主是山下的居民,煮茶用的水也是山間的泉水,他們每天在山上為來往的人提供茶水,賺些辛苦費。
茶棚裡,謝卓問起了傅知喬關于開酒樓的計劃。
“明日就出去看鋪面。”
“我讓王骞信明日陪你一起去,有他在,沒有人敢诓騙你。”
謝卓有軍務要處理,不能每天都抽出空來陪她,便把王骞信指派給傅知喬,有自己人陪着她謝卓才放心。
朝中有人好辦事是千古不變的真理。
傅知喬沒有拒絕,有王骞信在一旁相助,她能少耗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少走很多彎路。
京城的地價比青州要貴上兩三倍,她在這裡開酒樓需要大量資金,酒樓這一行的水很深,有了謝卓四通八達的人脈關系之後她做什麼事都會順利許多。
見傅知喬不再拒絕他的提議,謝卓嘴角也翹了起來。
歇息了片刻,兩人繼續向着山頂進發。
靜霞山出名的不止滿山的楓葉,還有山頂的永安寺。
永安寺之所以出名,是因為曆代的皇室都與永安寺有着密切的關系,所以百年來,永安寺在京城百姓心中一直享有極高的地位。
大魏的開國皇帝也不例外,他在登上皇位後,特地來永安寺聽過佛經,
本着來都來了的心态,傅知喬自然是要去山頂的佛寺拜拜的。
永安寺因為要經常接待皇室的原因,把上山的路修得格外寬敞,馬車可以在山路上順暢無阻。不過,傅知喬和謝卓是為了賞楓走的小徑,一路上既不會碰到很多人,還能充分欣賞美景。
繼續往山頂走了一會,宏偉莊嚴的永安寺映入眼簾。
金黃色的寺廟頂在山林間格外醒目。
走進大殿,入眼的是氣勢恢宏佛像,整體高約五米高,傅知喬站在佛像下感受到了一種奇妙的壓力。
據說永安寺供奉了一個求子觀音,在這裡求子嗣求姻緣特别靈驗,所以來參拜的香客大多是女子。
傅知喬沒有這個需求,她的目标很明确,隻在大殿裡參拜了佛祖,求好了平安符立馬就出來了,她一共求了兩枚平安符,餘柔岚和謝卓各一枚。
謝卓過不了多久就要去戰場,希望這張平安符能保佑他平安歸來。
從寺廟走了出來,外面下起了濛濛細雨,伴随着山風讓人感覺到有些冷意,傅知喬禁不住打了個寒噤。
謝卓見狀立刻将自己身上的披風解了下來給傅知喬披上,防止她淋到雨,并囑咐她在原地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