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從點頭哈腰地小心賠笑着,付過鹹餅銅闆,捧着有些燙手的鹹餅,也是兩隻手不停地換着,嘴裡發出“吸溜!吸溜!”聲,聽着就讓人覺得好吃。那位就不一樣了,狠狠咬一大口,也是燙着了,邊吃着邊不停地“吸溜!”着:
“你也吃一口,吃的就是剛出爐的金黃焦脆的口感和蔥香味道,你不能吃,都給......留着!你們平時吃的已經夠多了!”
“放心吃!公子爺,要是拉了肚子,我不要銀兩,還包治客官的拉肚子!哈哈哈哈哈!看客官吃得不一般,得嘞!再送你兩張!”話音未落,兩張鹹餅飛了過來,青衣布杉者也不簡單,一邊大口吃着,一邊伸手接住:
“多謝老人家,您老發财!”
“發财不發财的,吃着叫個好就成!鹽價都要貴到天上了,價錢驢打滾般地漲着,客官能吃得起,可是我們做不起喽!這壇子鹽用完,就暫且停一停,等等鹽的價錢落下來,客官再來賞臉吧!實在做不下去了得話,我們老兩口子就得挨餓喽!這還不打緊,我的三個兒子都死在了沙場,官老爺還扣着我幾個兒的撫恤金硬是不給,可是不能眼見着孫子挨餓,唉!這還給人一條活路不?啪啪啪!啪啪!啪!”最後那一聲拍在了青衣布杉心裡,手裡的鹹餅重如千斤。
“老頭子!快快閉上你的烏鴉嘴嘴吧,讓官老爺聽去了,再拉走咱們的鐵爐子,這一家子真沒個吃飯的家什了,好不容易攢了幾個銅闆,留着給疾兒上學堂的,又被你拿去換回鐵爐子了!你以為這一壇子鹽是飛來的!虧了珩兒那好孩子,當了她娘給她買的钗環,給疾兒交了學堂的錢,又偷偷買了許多鹽給我們!不然,這鹹餅就不叫鹹餅了!沒了一點鹹味了!”老婆婆拿着燒火棍朝着老主人屁股就是兩棍棒!她哪裡舍得,隻是心裡的氣不知該往哪裡撒一撒!
曹郁風抱着肩膀,立在樓上欄杆處,老兩口的忙活看得清楚,話語也聽得清楚,媏玫兮邁着碎步過了來,也想俯瞰街道晨景,曹郁風趕緊扶她進了房間,她要是聽到女兒把自己的钗環偷賣了換了銀兩吃烤全羊,給辛老頭買鹽,那她還不得……
“老婆子,咱不能要人家的錢,我這多做幾張餅就有了,快揪面團子吧,馬上人又多起來了,看看能不能多賣些錢,給疾兒買些筆和紙讓珩兒順路帶過去!順便給咱們家的老壽星也捎回些他愛吃的軟棗泥糕!”老主人說着,手裡的面團瞬間成了餅,“啪”的一聲,甩在平鐵鍋裡,又響又脆!豬油,蔥花,瞬間冒出
“嗞嗞嗞嗞!”這聲音,這香味,來來往往的顧客止步不前,口水不由得自己流了出來!
“有鹹味不?要不是太後愛吃這鹹餅,老百姓吃鹽的問題我還被蒙在鼓裡呢!今兒就是請你來聽聽的!高官厚祿和山珍海味讓你轉眼間就忘了你自己被丢棄在老家做苦力,靠着一路乞讨進京趕考的苦日子了!你的鹽田制……”
青衣布杉吃着鹹餅邊聽着離開了,可是步子慢了下來,眼神冷冷地盯着身旁一刻也不離開的随從:
“聽見了嗎?不用......來問了,老人家自己就叫上苦了!聽聽!老百姓飯憑着自己的力氣吃口飯,怎麼就這麼難?”
跟随的人不停地擦着臉上的汗,他哪裡是随從,他就是皇上專門今天故意帶出來暗查民情的呂大人。
“撲通!哎呦!”一兇悍衙役從旅店裡被踢飛在青衣布杉前,那衙役又“哎呦”着揉着摔疼的身子,邊要爬起,嘴裡大喊:
“你這厮等着,我家親戚在宮裡,我姐是朱娘娘,得皇上寵呢!你……你……偷買私鹽,還敢動手打官府衙役,膽子大到天上了!”
“大早晨的,朱大人這話吓死我們平頭百姓了,可别冤枉我們小老百姓!我們就是平常的旅店客舍,不管客官吃飯,隻給燒茶遞水,這鹽稅也是收不到我們頭上!就是官府來查我也是不怕的,我倒是想着大官家出皇宮來這裡瞧瞧,狗仗人勢的東西!這官家到底管不管了,還給不給我們老百姓留條活路了!”
“一個混吃混喝的小混混靠宮裡的關系,居然還當上了衙役,呸!就差把這禦街地上的地皮刮上三尺厚再擡回他家裡了!這世道還有說理的地兒沒有?讓人沒法活了!”
“再往下聽,我這鹹餅一點味道都沒了!”青衣布杉沒吃完的鹹餅随手扔給了呂大人,丢了一眼剛爬起來的衙役:
“這是誰家的狗東西,‘汪汪汪’得讓人心煩,拿了做苦力去!不,看看這個朱娘娘是誰,還狗娘娘呢!這樣禍害老百姓,豬狗不如的東西!一并拿了發配苦寒之地,不吃些苦頭,不知道王法是什麼!什麼天子腳下,天子腳下都這樣,那其它地方呢?我都不敢擡腳走這路了!你也獨自去吧!抓緊時間搞你的鹽田制吧!朕想一個人走走看看,在看你看你們嘴裡的禦街是如何的熱鬧!滾吧!”青衣布杉貼着已經膽戰心驚的那位的耳朵嘀咕了半天。
“嘿,你們倆嘀咕什麼呢?看爺的笑話不是?找打?”
“還有你,乳臭未幹的小子,居然敢踢爺爺我,你不要走開,等着!”衙役爬起來指着旅店門口的青珩,要擡手摸摔疼了的頭,卻把呂大人的鹹餅碰掉了,呂大人慌忙彎腰撿起,拍了拍,又吹了吹!誰知青衣布衫不幹了,胳膊一橫,一腳過去,把衙役又踢倒在地上。然後抱着胳膊,斜視着地上的他,等着他起來。那呂大人哪裡還敢離開半步,心裡道:這皇上發脾氣了,趕忙小聲提醒:
“皇上可别惱了!這厮是朱妃的堂兄,這禦街就他說了算,官府衙門都不敢插手,都得聽他的,朱妃正得皇上寵幸,就是通敵叛國的那個朱巨!......他姐......姐.....皇上.......啊?......皇上這下總記得了吧!......”呂大人眼神閃爍着幸災樂禍,不再往下說了,這可是您皇上的家事了,做臣子的真沒法管喽!
皇上心裡這個氣,本來是讓位呂大人看看朝廷推行的鹽田制會給老百姓帶來哪些好處,在大殿裡聽到的都是好話,卻聽不到真話。前些天已經有各地巡撫上報當地的一些情況,情況不容樂觀,可這位呂大人桀骜不馴,有些獨斷專行了,跟其他幾位做這件事的同僚合不來,除了皇上的話能聽進去,誰的建議都不采納。可他是難得的人才,對于鹽田制有自己獨特的看法,皇上愛惜人才,用人且應不拘一格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