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鹄乃當世名駒,性情溫馴,何故突然跑失?速速從實說來!“曹操眉頭緊鎖,眼中閃過一絲不悅。白鹄雖是良駒,但在當前局勢下,一匹馬的去留本不足挂齒,然而,他深知愛将曹洪對這匹白馬的珍視,幾近癡迷。
那小兵額頭幾乎貼地,聲音越發顫抖:“小的今日正在喂馬,突然白鹄開始嘶叫,然後就跑出了馬廄,直奔城外而去...“
“沒有拴馬繩嗎?“曹操的聲音更冷了。
“因為白鹄平日裡很溫順,而且...“小兵吞吞吐吐,“曹洪将軍擔心馬繩會磨損白鹄的毛發,特意吩咐不要拴繩...“
曹操搖了搖頭,眼中閃過一絲無奈。曹洪此刻正在範縣與陳宮等人防守。若知愛馬走失,定會發瘋大怒。他思索片刻,決定盡快處理此事,以免節外生枝。
“曹仁,你帶人追出去看看。“曹操揮手道,“若見呂布兵馬,不可貿然交戰。“
曹仁抱拳領命,迅速帶五百騎兵出城。他那魁梧的身影如同一座小山,穩重而不失威嚴。作為曹操前期軍中第一猛将,他的膽識與武藝少有人能及。
當曹仁帶人趕到白鹄所在地時,情況已超出預料——呂布帶着數百甲士靜立對面,而白鹄正與赤兔馬交合。這場景令曹仁一時竟不知該如何應對。
作為一名久經沙場的将領,曹仁立刻評估了形勢:呂布人馬約有兩千,而自己帶了五百騎兵,雙方實力差距較大。更何況,對面是持方天畫戟的呂布,其武藝冠絕天下,即便自己勇猛,也難言勝算。這種局面下的選擇,如同在刀尖上起舞,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複。
呂小布似笑非笑地看着曹仁,聲如洪鐘:“曹子孝,久未相見!孟德兄可好?一直想去鄄城拜訪,卻苦于無門。“
曹仁不動聲色地撫摸着背後的強弓,心下稍安。雖不敵溫侯,但憑借騎射之術,逃回鄄城應無大礙。然而,就在他盤算之際,四周突然喧嘩大作。
“包圍他們!“李黑的聲音如同炸雷,二千鐵騎從四面八方湧來,将曹仁部隊團團圍住。
時局驟變,曹仁面若寒霜。“今日怕是難以全身而退。“他心中微沉,但眼中戰意未減,“想必斥候已将消息傳回鄄城,孟德必将派人相救。隻是不知自己能否堅持到那時”。
遠處,赤兔與白鹄依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它們的結合似乎預示着某種更為深遠的變化——就像呂小布穿越而來,打破曆史桎梏,開創全新的可能。
“必須速戰!“曹仁心中一橫,“隻有殺出一條血路,才有可能回到鄄城。“
“休得框我!我曹仁豈是你幾句話就可欺騙的?“話音未落,曹仁如離弦之箭般沖向呂小布,樸刀在陽光下劃出一道刺目的寒光。
呂小布搖頭輕歎:“不過是一場注定的結局。“他持戟迎上,天下無敵的武藝在這一刻展露無遺。
方天畫戟與樸刀相擊,铿锵之聲響徹雲霄。呂小布力大無窮,幾乎将曹仁的武器震出手去。震得曹仁虎口發麻,手臂如千蟻噬咬般疼痛。
“溫侯威武!“李黑在旁高呼助威,粗犷的臉上寫滿興奮與崇拜。
夏侯惇立于不遠處,目光複雜。雖為呂布所俘,但與曹仁的戰友之情難以割舍。看着呂布的神勇,他心中既有欽佩,又有擔憂,恰如這亂世中人心的複雜與糾結。
呂小布輕松化解曹仁的攻勢,調侃道:“子孝賢弟今日可是沒吃飽飯?這力道未免太輕了些。“
言語如刀,深深刺痛曹仁的自尊。他怒不可遏,樸刀如暴風驟雨般砍向呂小布。然而十餘回合過後,曹仁已氣喘籲籲,敗勢已顯。
曹仁見勢不妙,忽然策馬向鄄城方向突圍,如同一支離弦之箭。呂小布緊随其後,二人一追一逃,宛如兩道閃電劃過原野。
突然,曹仁回身,一箭朝呂小布射來,箭矢破空而至,直取面門。
面對此等伎倆,呂小布不屑一顧,方天畫戟輕松擋下這緻命一擊。随後他逼近曹仁,畫戟如閃電般直取後背。
曹仁慌忙抵擋,卻終究不敵。呂小布用力一轉,将曹仁連人帶刀掃下馬來,重重摔在地上,塵土飛揚。
“溫侯神勇!“魏續不由得脫口贊歎,這番武藝确實令人歎為觀止。
李黑帶人上前,将曹仁五花大綁。盡管身陷囹圄,曹仁依舊昂首挺胸,眼中閃爍着不屈的光芒。
呂小布看着被綁的曹仁,又瞥了眼已經完事的赤兔,忍不住打趣道:“子孝,你這堅持時間比赤兔還長啊!當真是'力壓赤兔馬曹子孝'!“
言罷翻身下馬,來到面紅耳赤的曹仁面前:“子孝,這白鹄并非我等誘捕,實乃兩情相悅啊。“
曹仁的目光在白鹄與赤兔間遊移,心中暗笑:白鹄雖為曹洪愛物,但與赤兔結合,或能産下神駒。若真如此,曹洪非但不會惱怒,恐怕還會欣喜若狂。畢竟能讓愛馬與天下名駒赤兔結合,也算一段佳話。
思及此,曹仁心中已有計較。他望向呂小布,朗聲道:“溫侯,就這樣放我走?我們可是仇敵啊。“
呂小布拱手回禮,舉止如文士般優雅:“子孝客氣。我們隻是暫時目标不同,将來說不定會成為同道中人。“
“多謝溫侯。“曹仁抱拳道。
“赤兔與白鹄已然心滿意足,你帶走白鹄便是。“呂小布爽朗笑道。
曹仁欣然應允:“正合我意。不過...“他頓了頓,“若有小馬駒,當如何處置?“這一問如同在平靜湖面投下石子,激起層層漣漪。
呂小布沉吟片刻,笑道:“若有小馬,一馬一胎,各取一匹,如何?“
“好!“曹仁拍手稱快,“溫侯果然爽快!第一胎我們留下,若有第二胎,定當相贈。“
兩位宿敵就此達成奇特協議,宛如命運重新編織了曆史的經緯。戰場殺伐之氣被沖淡,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微妙的和諧,恰如亂世中的一縷陽光,溫暖而珍貴。
曹仁遙望遠方,心道:“若曹洪知曉今日之事,不知會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