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東漢末年奇幻百科全書 > 第38章 儒道教-聖經:創世紀之開天辟地,玄女誕生

第38章 儒道教-聖經:創世紀之開天辟地,玄女誕生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夜深人靜,城内的忙碌依然未歇,呂小布的軍營内卻是一片繁忙景象。衆人為了一個月後的目标熱火朝天地奮鬥着,張遼、高順指揮軍隊操練,陳宮夜以繼日地制定策略,張邈則在外奔走,為軍需調撥盡心盡力。而呂小布也沒有閑着,他在繁忙的事務中擠出時間,時而與嚴氏、貂蟬攜手為子孫大業盡心,時而靜坐燈下,苦思儒道教的完善之道。

作為一個穿越者,他深知思想力量的可怕。漢末亂世,民心漂泊,大部分百姓信仰道教,而讀書人則多為儒家門徒。這兩者雖然思想各異,但卻同樣在社會中根深蒂固。呂小布意識到,整合儒道思想,創建一個新的信仰體系,不僅可以穩固自身的政權基礎,還能借此教化百姓,凝聚人心,甚至影響後世。

他翻開案上的文稿,手中的筆遲遲未動。儒家的核心是仁、義、禮、智、信,而道家講究無為而治、順應自然。看似截然不同的理念,其實蘊含着可以相輔相成的奧妙。呂小布心中盤算:

以儒為綱:保持仁義禮智信的核心價值,以此作為社會的道德規範,适應治理和教化百姓的需求;

以道為本:結合道家的自然之道、養生之法,為百姓提供一種更貼近生活的精神寄托;

儒道互補:儒家重視社會責任,道家推崇個體自由,兩者結合既能強調個人修身齊家,又不忘心靈自由的追求,形成更加和諧的信仰體系。

呂小布在紙上寫下一個标題——“儒道教”,緊接着開始思考其教義的完善。他嘗試用簡潔的話語總結:

治國之道:以儒家為主,強調仁政,秉承以德治民;融入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讓治理更靈活。

修身之道:以儒家“克己複禮”為原則,同時吸收道家的養生法門,強調身體與心靈的統一。

信仰核心:以天地自然,道為本,兼容儒家的“天命觀”與道家的“道法自然”。

他又想到,這樣的儒道教不能隻停留在理論上,還需要通過具體的活動與儀式來吸引百姓。例如,定期組織祈福、講經等活動,同時簡化教義,使普通百姓也能輕松接受。

他沉思片刻,在紙上寫道:“治世需要一個整合的信仰,而亂世需要一盞指引的明燈。儒道合一,或許是大漢重歸穩定的關鍵。”

此時,他的目光望向窗外,看到軍營中燈火通明,聽見士兵們的操練聲,内心暗自堅定:“不論是軍事、政治,還是思想,都需要在亂世中找到平衡之道。這儒道教,或許會成為我的天下之基。”

想到這裡呂小布提筆寫到:儒道教創世紀1

創世紀

紀元前

起初,天地混沌如雞子,渾然一體,未有分化,亦無光明與黑暗,乾坤寂然不動,萬物潛藏其中,而無形迹。

道運于無極,氣生于太初,于混沌之中化生盤古,使其承陰陽之氣,懷大道之靈,以開辟天地。

道使盤古覺醒,睜眼觀混沌,知天地未分,陰陽未調,萬物無序,遂心生大義,決意開辟乾坤。

于是,盤古手持巨斧,以道之力劈開混沌。清氣上升為天,濁氣下降為地,光明與黑暗由此分離。

道賜盤古以偉力,托天于頂,踏地于足,天地之間遂得穩定。

盤古日以增長,天地亦随之漸寬,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天愈高,地愈厚,陰陽調和,萬物生機始現。

盤古身化橋梁,維持乾坤之和諧。

然,盤古終至疲乏,心知自身将盡,願以己身化為萬物,以成大道。道應其心,使其身歸天地,以完化育之工:

其氣息化為風與雲,流轉天地;

其聲音化為雷鳴,震醒萬物;

其雙眼化為日月,定晝夜之序;

其血液化為江河湖海,滋潤大地;

其筋脈化為山川脈絡,穩固大地;

其肌肉化為大地沃土,養育衆生;

其毛發化為草木,覆地生機;

其汗水化為雨露,潤澤四方。

道觀天地之成,見大功已畢,便以陰陽為律,以五行為器,設自然之道,定萬物之序。

曰:“清氣為陽,濁氣為陰,陰陽和合,天地長存;金木水火土化生萬物,各循其道,長久而不息。”

于是,天地間百川流動,山川屹立,草木蔥茏,飛禽走獸充盈其中。道命萬物各安其位,生養不息,并造萬靈之長——人類。

人承天地靈氣而生,心具道性,以善惡之分,行正與邪。道曰:“人當遵循自然之道,與天地和諧共存,廣生萬物,延續世間之序。”

然而,世間盛極則衰。人類因貪欲日盛,逐利忘道,破壞陰陽平衡,天地秩序紊亂,災禍漸生。山川崩裂,河海倒流,五行失調,陰陽乖離,萬物凋零。

道曰:“天地之道,生生不息;盛衰往複,萬物循環。今天地既滅,吾将複啟,以道之本源再開新天地。”

七日創造新世界

第一日

起初,宇宙最初是一片混沌,沒有天地之分,沒有陰陽之别。

在無極未分之時,天地尚未辨别,混沌如一,虛無缥缈。

道的本源蘊藏于此。道有萬千化身,創造萬千世界

萬物消亡。一切歸于混沌。

道說:“要有光。”

于是光便出現,照亮了無盡的混沌。

道又說:“要分開光與暗。”

于是光與暗因此分離,光明居上,黑暗歸于深淵。

道又說:“要有三清。”

于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應運而生,成為道的化身。

玉清元始天尊:掌管過去,代表道的智慧與起源。他引導智慧的光輝,照亮未知領域。

上清靈寶天尊:掌管現在,代表道的秩序與平衡。他雕琢天地的形态,設立山川河流,制定規則。

太清道德天尊:掌管未來,代表道的道德與生命力。他播撒道德的種子,培養衆生的善良與智慧。

這是第一日。

第二日

道說:“要有水與空氣。”

于是水與空氣因此被創造,水彙聚成河流湖海,空闊無垠,充盈天地之間。

道又說:“要有玄女,管理天地間的秩序。”

于是,九天玄女降臨,成為最接近三清與道的存在。

九天玄女是道創造的最後也是最新的一個存在。

九天玄女被賦予維持時間長河,确保天地間的和諧與平衡。

九天玄女巡視天地,審視衆生,引導使徒和救世主,在困境中給與希望。拯救信徒,帶領他們脫離堕落。

這是第二日。

第三日

道說:“要有陸地。”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