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東漢末年奇幻百科全書 > 第33章 科教法制:四組一隊,三猛一慢

第33章 科教法制:四組一隊,三猛一慢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張遼眼中閃過一絲亮光,顯然被這個概念吸引了。“所以,溫侯,您是打算把這種三三制的戰術,先從陷陣營和偵察兵開始推行,對嗎?”

呂小布點了點頭,“正是如此,陷陣營本身就是重裝精銳,執行這種戰術效果會非常好。而偵察兵,雖然任務更多是隐蔽偵查,但也需要具備快速反應的能力。三三制可以提升他們的靈活性,甚至在敵軍追擊時,能夠通過陣形改變實現快速脫離或反擊。”

“我們可以将騎兵分為三支隊伍或三個部分,每隊依次銜命作戰,形成層層推進的攻勢。第一波騎兵的沖鋒,主要任務是突破敵軍陣線,撕裂敵人的防線,制造混亂;緊接着,第二波和第三波騎兵将迅速跟進,左右兩翼的騎兵從側翼發起沖擊,拉扯敵軍陣型,削弱敵軍的反抗力,進一步瓦解其防禦。當敵人陣型被徹底撕裂,失去抵抗力時,騎兵将合力追擊,展開屠殺或俘虜,徹底摧毀敵軍。

這便是騎兵的“三三制”。至于偵察兵的執行方式,雖然我們可以借鑒類似的戰術理念,将任務分配給不同的小組執行,也能從中獲得啟發。雖然稱之為三三制,人數并非固定不變,實際操作中,十人一組隻是一個參考,人數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靈活機動,以确保任務能夠高效完成。

張遼聽罷,深深點頭,“這的确是一個好辦法,尤其是在敵人兵力強大時,三三制不僅能保持戰鬥力的延續性,還能在敵人意圖反擊時,進行有效的分散與包圍。這一戰術如果能推行到全軍,必然能大幅提高我軍的整體機動性和反應速度。特别是陷陣營和偵察營,作為先鋒部隊,應該首當其沖,執行這一戰術。”

高順則是恍然大悟,眼中閃過一絲明悟:“溫侯的意思,不僅僅是使用三三制陣型,更要理解三三制的精髓。我軍可以在雙側翼安排四個人,中間兩人,通過佯攻吸引敵軍注意,側翼包抄敵人。這三三制能夠在戰場上産生無窮的變化。”

呂小布聽後心中一喜,露出滿意的笑容:“仲達,你理解得很透徹。”他頓了頓,接着繼續道,“三三制的關鍵不僅僅是陣型的布置,更多的是要利用其在敵方陣線上的突破性。在實際進攻中,我們要尋找敵軍的弱點,力求在短期内形成突破點,并在敵軍的防線周圍制造多面包圍。如果可能,至少要在進攻中做到兩面,甚至三面包抄敵人,隻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破壞敵軍陣線的穩定性。”

張遼也頻繁點頭,眼睛裡閃爍着深思的光芒:“我明白了,三三制并非是每次進攻都隻設置一個或兩個突破點,而是要深入理解如何通過分散兵力,破壞敵人的戰線穩定。在此基礎上,突破點的數量僅僅是參考,真正關鍵的是如何巧妙分配兵力,集中優勢兵力攻擊敵軍的薄弱環節。在實戰中,三三制的靈活性來源于敵情的偵察、分析以及我們對于戰場情況的精準判斷。”

“因此,任何組織的三三制進攻,并非簡單地将衆人均勻地分為三個戰鬥小組展開行動,而是需要明确定位從哪個翼進行佯攻,哪個翼為主攻,哪個翼為輔攻。或者是兩翼為主攻,中央輔助。實戰中采用哪種方式并不固定不變,變化的精髓都源于實戰中對敵軍情況的偵查、分析和運用。”

“這三三制真是精妙。“高順激動的說道,“它最大的優勢在于靈活性與機動性的完美結合。通過将部隊分成三個戰鬥群,每個群都能獨立作戰,又能相互呼應。就像下圍棋時布下的幾個關鍵棋子,看似分散,實則相互呼應。“

張遼點頭贊同,眼中閃爍着智慧的光芒:“不錯!而且這種分散部署還有兩個關鍵好處。其一,能有效避免被敵軍主力一擊擊潰。其二,即便某個戰鬥群遭遇強敵,其他兩個戰鬥群也能迅速策應,形成犄角之勢。“

呂小布聽到這裡,嘴角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你們說得都對,但還未觸及三三制的核心。“他站起身,在帳内踱步,

“三三制的核心之一就是高度的協同作戰,每個小組都有獨立的指揮官,确保任務分配明确。在戰鬥中,指揮官可以根據戰場情況調整小組的位置或戰術配合,最大化地發揮戰鬥力,同時避免了指揮混亂帶來的損失。”

核心之二在于它能讓我們在任何戰場情況下都占據主動。特别适用于複雜戰場環境,既能兼顧進攻也能兼顧防守。無論是在平原、山地,還是在暴雨、濃霧中作戰,三個戰鬥群都能根據地形和天氣靈活調整。

最關鍵的是,每個戰鬥群都有獨立的指揮官,不必事事請示,可以根據戰場變化立即作出反應。比如三三制通常要求部隊分散布置,從而增強了隐蔽性,特别适用于偵查和快速反擊。當戰況變化時,部隊能夠迅速集結或分散,确保在最短的時間内作出反應,進行有效的反擊。“

“三三制并非一成不變的固定戰術,而是一個可以根據戰場需要靈活調整的戰術體系。”呂小布的話語簡潔有力,帶着一絲輕松的笑意,他拍了拍張遼和高順的肩膀,目光中滿是信任。

接着,他繼續說道:“三三制也被稱作‘一點兩面三三制’,所謂的一點,就是班組長的指揮。在最基礎的三人小組中,三名戰士被安排成三角形或類似的形狀,各司其職,分别負責進攻、掩護和支援。進攻和支援的任務是可以根據戰場情況靈活調整的,而支援主要負責補位,确保進攻的持續性和穩定性。”

呂小布用手勢演示着:“就像一個人走路,先邁出左腳,然後是右腳,最終才能到達目的地。進攻和掩護會随着戰鬥局勢變化而交替進行,保持戰鬥的節奏和靈活性。”

他接着解釋道:“這三個人組成的戰鬥小組,實際上是一個班組。每個班組都有進攻、掩護和支援的分工。多個班組可以組成更大規模的戰鬥群體,戰鬥群體的關鍵在于分散和靈活性。三人一個小組,但這些小組可以像撕裂的刀鋒一樣,快速展開,既能展現寬度,也能掌控深度。這樣,敵人看到的就不再是一個個孤立的個體,而是一個不斷擴展、相互協作的戰鬥集體,形成巨大的壓迫感。”

呂小布目光變得凝重:“在這個戰術體系中,隊長是最關鍵的角色。隊長需要串聯起所有戰術的執行,确保每個小組、每個戰士的行動都能在大局中發揮作用。而如果隊長不幸犧牲,那麼副隊長必須迅速頂上,保持戰鬥的連續性。通常,組長負責支援位置,副組長則負責掩護。我們選拔經驗豐富的戰士擔任組長,他們的位置一般在戰鬥的最後方,時刻關注全局,确保整個戰鬥的協調。”

“這就是‘三三制’的核心所在,”呂小布微微一笑,目光掃過張遼和高順,“它不僅僅是分配戰術任務的方式,更是一種高度靈活、能夠迅速應對戰場變化的作戰理念。”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