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縷青煙在室内袅袅升起,檀香的氣息漸漸彌漫開來。燭光映照下,衆人的面容忽明忽暗,仿佛籠罩着一層神秘的色彩。
屋内頓時一片寂靜,空氣似乎凝固。每個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呂小布身上,仿佛在等待一個謎底的揭曉。嚴夫人和貂蟬互相對視,臉上隐隐透出一絲疑惑和敬畏。
"玄女!真的是玄女顯靈?!"呂玲绮清脆的聲音打破了沉寂。她雙眼放光,像個發現新奇玩具的孩子,興奮地在座位上扭動着。那張英氣勃勃的小臉上寫滿了好奇和崇拜,目不轉睛地盯着自己的父親。
呂小布嘴角微微上揚,臉上浮現出一絲神秘的笑意。燭光在他棱角分明的臉上跳動,為他增添了幾分超然氣質。呂小布稍作停頓,目光掃過在座的每一個人,确保所有人都沉浸在這個神秘的氛圍中。而後淡然開口:“那玄女,聲音如天籁般悠揚,言辭卻铿锵有力,回響于耳畔。聲調柔和,卻含有無盡的威儀。仿佛天地間的命運都寄托于她一人之上。她緩緩道——‘昔日殘暴的秦朝,百姓飽受壓迫,民生凋敝。吾曾在沛縣劉季前顯聖,授予他天書,促使他起兵伐秦,破暴政,天下蒼生得以安甯。'”
衆人屏息凝神,呂小布的聲音低沉卻铿锵有力,仿佛正在将一段千古秘辛從塵封的曆史中喚醒。“玄女接着說道:‘自桓、靈二帝以來,宦官弄權,外戚幹政,朝綱敗壞。然時至今日,天子衰微,天下大亂,社稷岌岌可危。諸侯割據,豪強兼并,黎民困苦,天下動蕩。'”
“‘是時,吾授意南華老仙傳《太平要術》與張角,張角得此法,揭竿起義,号曰“黃巾”,天下烽火四起。‘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此歌聲震九州。然而,黃巾之亂雖一時震動朝廷,終究被鎮壓。但大漢王朝根基動搖,中央集權漸弱,百姓疾苦,天下大亂。’”
呂玲绮握緊了拳頭,眼中閃爍着憤慨之色:“這豈非正是眼下的情形?”
呂小布微微一笑,凝視着自己那剛烈的女兒:“正是如此,玲绮。玄女繼續說道‘在此亂世之中,吾不忍見百姓苦難,吾見你,呂布,身負忠誠之心,勇武無雙,為人忠誠,信守大義,且對百姓仁愛無虐。吾授你天書,望汝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将傾。救百姓于水火之間,還天下安甯。’”
話音未落,陳宮忍不住輕聲問道:“玄女為何會選中溫侯?難道真是天命所歸?”
呂小布的目光微微一凝,目光如刀,回應道:“玄女所言,吾赤膽忠心,雖手刃董卓,卻從未濫殺無辜,百姓安得其所,吾心安矣。玄女見我有挽亂世之氣,故将天命寄托于我。”
張遼此刻忽然上前,眼中閃爍着異樣的光芒,語氣激動:“那玄女又說了什麼?”
呂小布眼神微沉,仿佛陷入了某種回憶,低聲道:“她言,若大漢不能恢複民心,吾亦可效仿劉季,以别樣方式,創一片安定之土。但無論如何,終結這亂世、救百姓于水火,乃吾之天命。最為關鍵者,終結此亂世,否則未來四百年,民生将苦不堪言。”
嚴夫人聽到這裡,不禁緊緊抓住了椅子扶手,眉頭深鎖。而呂玲绮卻像個小獅子般挺直了腰闆,激動得面容紅潤,眼中滿是敬仰與崇拜,攥緊的拳頭顯示出她内心的激動:"父親,您一定答應了吧?"
呂小布目光如炬:"當然。我對玄女說:'若能救百姓于水火,還天下太平,呂布願擔此重任!'"
他故意停頓了一下,房間裡的空氣仿佛都凝固了。"玄女大笑,一道金光直射入我的腦海。那一刻,萬象皆清,思緒暢通如流水,然而全身劇痛如刀刺般劇烈,痛楚正是天書灌入之象。"
“等我睜開眼睛,就看到了你們。”呂小布話語一頓,目光轉向身旁的親人們。
話音剛落,廳中寂靜得能聽見燭火噼啪的聲響。衆人仿佛都被這番話語定住了,久久沒有回過神來。陳宮眼中閃過一絲精芒,先是若有所思,随後躬身拱手,沉聲道:"若此事當真,溫侯便是天命所歸,吾等當竭盡全力,助溫侯完成此天命!"
張遼聞言也單膝跪地,铠甲與地面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溫侯受天命,乃我軍之幸!定能平定亂世,還天下以安定!"
"父親果然是天命之人!"呂玲绮一臉興奮,明亮的眼睛裡閃爍着自豪的光芒,"女兒定當追随父親左右,助您一統天下!"
董白雖年幼,卻也不甘落後,學着大人的樣子跪下,聲音輕柔卻堅定:"白兒願追随溫侯,若能助您完成天命,便是白兒一生之幸。"
看着衆人紛紛跪拜的場景,呂小布暗自舒了一口氣,心中不禁暗笑:"這套'玄女授命'的說辭,在這個時代簡直是神來之筆。不僅徹底穩住了他們的心,還給了自己一層天然的護身符。接下來,隻消步步為營,這東漢亂世,終将在我掌控之中!"
正當他沉浸在計劃即将展開的喜悅中時,一個關鍵問題突然閃過腦海——現在究竟是什麼時候?
仿佛是察覺到了他的疑慮,張遼主動開口道:"昨日曹操勾結田氏作亂,幸得溫侯天下無雙的武藝,加上公台的運籌帷幄,方才擊退曹軍。今日溫侯又得九天玄女顯靈,賜予無字天書,此乃天意昭昭!"
張遼語氣铿锵,言辭中帶着深深的敬佩。呂小布聽得一愣,瞬間便将零散的記憶碎片串聯起來,心中隐隐有了答案。他暗自回憶着:“興平元年,公元194年五月……正是曹操二次征伐徐州之時!呂布剛剛占據濮陽,擊退了曹軍。這個時間節點,堪稱‘天胡開局’啊!”
呂布後續失敗的關鍵,呂小布比任何人都清楚:一是糧草不足,二是軍紀松散,三是長期缺乏民心支持。作為現代人,他腦中迅速閃過一系列計劃,心底已然成竹在胸。
呂小布緩緩坐直,目光掃過在場的衆人,心中隐隐興奮:這片亂世棋局,既然我已經穿越而來,便由我掌控!
輕咳一聲,他的聲音平靜卻透着威嚴:“公台、孟卓,文遠,各位将軍,剛剛你們所言,讓我看清了局勢全貌。的确,如今曹操敗退,局勢暫時對我軍有利。但諸位應當明白,這隻不過是表面上的勝利。若稍有懈怠,便可能反被敵軍反撲,甚至毀于一旦!”
張遼眉頭微皺,似有疑慮,卻未開口。呂小布目光一轉,眼神沉如寒潭,語氣毫不拖泥帶水:“曹操之敗,并非實力不足,而是輕敵冒進。他兵強馬壯,後方資源豐厚,眼下的潰敗隻是暫時,必然會卷土重來。而我軍雖有勇士,但糧草短缺,軍紀松散。若無變化,終會走向覆滅!”
呂小布這一番直言不諱,讓衆人面面相觑,氣氛微微一滞。陳宮眼中閃過一抹敬佩,點頭問道:“溫侯既已識得大勢,不知有何良策,以安天下之局?”
呂小布嘴角微微揚起,目光從陳宮、高順、張遼等人身上緩緩掃過,語氣果斷而自信:“當下之局,有三策。糧草、軍紀、人心——此三者若能齊備,我軍方可無敵!”
屋内衆人聞言,目光陡然一亮。呂小布緩緩起身,手指在空中輕輕一點,語氣清晰而簡潔:“第一,籌糧。糧草乃軍隊根本,無糧則無軍。我軍雖占濮陽,卻需迅速開墾周邊田地,鼓勵百姓耕種,同時對有餘糧者以重金收購,确保後備充足。此策既可充實軍糧,又能安撫百姓之心。”
張遼點頭稱是,贊道:“溫侯深思遠慮,果然高瞻!”
“第二,整軍。昔日我軍勇猛無匹,卻因紀律散亂,屢有士卒劫掠百姓之事,導緻人心背離。從今日起,我将重新制定軍紀,違者重罰,賞罰分明。軍中士卒若能嚴守軍法,百姓必歸心,而我軍方能無往不利。”
陳宮聽罷,緩緩點頭,沉聲道:“此策切中要害,然軍士多桀骜不馴,溫侯當謹慎推行,以免引發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