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中學門口。
校門口的路邊,有一家開了十年的面館。
推開門,空氣裡飄着熟悉的面湯香氣,櫃台後的老闆擡頭看了一眼,頓時眼睛一亮:“喲,好久不見啊!”
祝雲昭怔了一瞬,心裡泛起一絲異樣的感覺。
這裡,他當然記得。
以前放學,他偶爾會帶着梁溯來這裡吃飯。那時候父母工作忙,他們兄弟倆有時會一起留在學校補課,結束後就順路來這家店點兩碗牛肉面。
湯底濃郁,面條勁道,桌上總是放着一碟泡菜。
“你們兄弟倆還是老樣子吧?”老闆熱情地問道,“還是以前那個,兩碗牛肉面?”
祝雲昭剛想點頭,梁溯卻忽然笑了:“哥現在胃口小了,腸胃不好,給他換成清湯的吧。”
老闆愣了一下,随即大笑:“哎喲,果然是長大了,懂得照顧哥哥了。”
面很快端了上來,熱氣氤氲着飄散在空氣裡。店裡依舊是熟悉的擺設,桌椅沒有換,牆上的菜單甚至還是多年前的樣式。
祝雲昭這才想起,他們第一次來這家店的時候,也是個冬天。
那時候梁溯剛連跳兩級上了高一,成績一向優秀的他,難得地在期中考試裡考砸了一門,回家後情緒低落,一句話都不說。
晚飯時,祝雲昭看着他戳着碗裡的飯粒,忍不住開口:“行了,不就考砸一次嗎?至于這麼喪?”
梁溯抿着唇,沒說話。
祝雲昭想了想,随手拿起外套扔給他:“走吧,帶你出去吃點好吃的。”
梁溯愣了一下,擡頭看他。
“吃頓熱的,心情就能好點。”祝雲昭裝作不在意地解釋:“尤其是冬天,吃碗熱騰騰的牛肉面,整個人都暖和了。”
那是他們第一次來這家店。
當時的店鋪還很新,門口貼着“新店開張,歡迎光臨”的紅色橫幅,三十歲新婚的老闆和老闆娘坐在櫃台後,手裡捧着熱茶,透過窗子看着外面的雪景。
店裡沒什麼人,爐火燒得正旺,湯鍋裡咕噜咕噜地冒着熱氣。
面端上來的時候,梁溯的心情似乎真的好了點,他埋頭吃着,嘴角的弧度悄悄上揚。
祝雲昭看着他,随口問:“還難過嗎?”
14歲的梁溯擡起頭,嘴角還有一點湯汁,眨了眨眼,聲音軟軟的:“不難過了。”
回憶到這裡,祝雲昭回過神,發現自己不自覺地笑了笑。
面前的湯面還在冒着熱氣,熟悉的香氣讓他覺得安心。
隻是,這家店的老闆和老闆娘,已經不再是當年的年輕模樣了。他們身邊多了個小小的身影,一個約莫四五歲的孩子,圓溜溜的眼睛盯着他們看。
小男孩趴在桌沿,眼睛亮晶晶的,帶着幾分新奇和期待:“哥哥,你真好看。”
祝雲昭一愣,随後失笑。
當初……梁溯來到家裡時,也是這麼大。
“哥,他這麼可愛嗎?”
梁溯見祝雲昭一直盯着小孩看,不滿道。
“沒什麼。”祝雲昭拿起筷子攪了攪湯面:“隻是想到了你剛來家裡時,也是這麼大。”
梁溯的筷子停下了。
祝雲昭接着道:“還想起了當時我們倆中學時,第一次來這家店。”
梁溯微微一怔,随即也笑了:“原來哥也還記得。”
祝雲昭握着筷子的指尖微微一頓。
是啊,他當然記得。
關于梁溯的事情,他一直都沒有忘。
無論是小時候第一次見到那雙小心翼翼望着自己的眼睛,還是那個冬天,他帶着情緒低落的弟弟來這裡吃面。
那些回憶,未曾消散,依舊鮮活地停留在腦海中。
他甚至記得那天的溫度,記得梁溯低頭吃面時,睫毛上沾着的水汽,記得那碗牛肉面裡漂浮的幾片翠綠的香菜。
“哥……”
梁溯輕輕地叫他,嗓音裡帶着一絲不易察覺的柔和。
祝雲昭回過神,擡眸看向他。
這一刻,過去和現在交錯重疊。
當年的少年已經長大,坐在對面,面容清隽,眉眼沉靜,嘴角還帶着點笑意。可那雙眼睛,卻是深不可測的漆黑。
仿佛藏着無數的情緒,隻是沒有露出來罷了。
祝雲昭的喉嚨有些幹澀,忽然想問一句——
你到底是什麼時候,變成這樣的?
·
“好久沒走這條路了。”飯後,祝雲昭望着熟悉的街道,幾分感慨。
這條路,他們以前走過無數次。
放學後,或者周末補完課,甚至是高考前心煩意亂的那個夜晚。
祝雲昭垂眸,回憶:“我高三的時候,你好像很喜歡拉着我散步。”
梁溯輕輕笑了,語調溫和:“是啊,那個時候,哥總是很忙,很少有時間陪我。”
“……有嗎?”祝雲昭皺眉。
“當然。”梁溯慢悠悠地道:“高三那年,哥真的特别忙,每天早出晚歸,連吃飯時間都要掐着秒過。有時候,我在學校等你,等到晚上十點,你才從學校出來。”
“所以我那時候,就隻能用散步的借口,稍微多占用你一點時間。”
他的語氣依舊是溫溫柔柔的,仿佛隻是在回憶一件微不足道的往事。
但祝雲昭的心卻猛地一緊。
他忽然站定,直直看着梁溯:“梁溯。”
梁溯面色不變,燈光将他的臉切得明明滅滅。
“你有事情騙我嗎?”
夜風輕輕掠過,路燈的光暈投在地面上,将兩人的影子拉長、交疊,糾纏在一起,不分你我。
梁溯站在光影交界處,微微垂着眼,唇角依舊挂着一抹若有若無的笑。
“哥,為什麼這麼問?”他的聲音溫和得近乎無害。
祝雲昭沒有回答,目光落在他的臉上,試圖捕捉任何一絲微妙的表情變化。
沒有。
他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