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一次迎來了除了主人以外的客人。
楚笙在這裡睡了一個舒舒服服的覺,就是一大早不知怎地滾進了阿九的懷中,這讓他有些苦惱,因為男人早晨起來總會起一些反應,明明入睡之前兩人中間隔着一個枕頭的。
早餐是一籠豆腐包,再加一碗稀飯就着鹹菜。
楚笙婉拒了阿九極力邀請自己再留下來吃午飯的建議,帶着飽嗝回來了少林寺居住的院落。
一入門口,楚笙就被苦等已久的慧覺長老叫去問話。
慧覺:“那佛子如何?”
楚笙裝模作樣的略一思索,道:“阿……行九看着年輕,内裡,嗯,滿腹經綸,佛法高深,不僅如此且武功高強,頗有羅漢之資……”
對于自己的小夥伴,楚笙化身誇誇怪,恨不得誇得天上地下僅有一人。
最後,慧覺沉着一張臉走了。
第二日。
少林寺和天龍寺的佛法辯論正式開始。
高高的講經台伫立在天龍寺藏書閣外,此時人頭攢動,已無處下腳。
兩大寺院打擂台不僅吸引了周邊民衆以及前來觀看,當地官府也派來了文吏實時速記辯論過程。
第一局:佛教與當今民衆的關系。
少林寺:《佛說十善業道經》中提到:“若有衆生,不孝父母,不敬師長,無慈悲心,不修十善,當知是人,不能利益一切衆生。”
天龍寺:《大般涅槃經》中提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
少林寺:一切衆生,皆有佛性,悉應平等。
天龍寺: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于愛,何憂何怖?”
……
寺中無事的僧人也尋了個無人角落的旁聽,或是站在屋頂或是立在樹杈上,也得虧佛門絕學“大獅子吼”名副其實,不然在沒有喇叭的古代,如何将自己說的話傳這麼遠都是個問題。
是的,你沒有想錯,在這個武俠世界,辯論都靠吼。
台上僧人唾沫橫飛,台下聽衆聽得如癡如醉,時而點頭附和,時而與一旁之人輕聲探讨各自觀點。
站在茅房上面的楚笙也是大開眼見,這就是人教版的“輸出全靠吼”啊。他視力極好,遠遠就瞧見講經台最裡面空落以及其他便宜師兄就站在最裡面,個個面色嚴肅,盯着最中央的人。至于他自己,隻不過早晨起晚了點,就已找不到位置,隻能站在茅坑上面眺望。
不過楚笙倒也不想湊那麼前,他隻看了一會就将目光投向場内的觀衆上。
面無表情的則是官府之人,虔誠的信徒以及吵得熱熱鬧鬧的百姓,而楚笙的注意力主要放在了散在周圍的光頭和尚上。
身穿錦繡華服的婦人揪心地抓着帕子眺望前方講經台上的天龍寺之人,她是附近李姓大戶的當家主母,最是信佛。聽聞這幾日有佛法辯論,早早便來聽講,到底是來晚了點,隻能在外圍觀看。
随行的護衛已被她派去山下搬繡墩,周圍隻有兩個丫鬟跟随她身邊。但是周圍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很快就将三人隔開。
“哎喲。”婦人痛呼,隻感覺背後一陣疼痛,手中的帕子也掉在了地上。
“夫人,這是您掉的嗎?”是一道儒雅的聲音。
婦人不由轉身,聲如其人,長相斯文的男人站在離她一步之遠的地方,手上拿着一方帕子,正是她剛才掉的。
“多謝……”
話未說完,前面的人開始騷動,惹得後頭的人也着急往前面擠。
原來此時講經台上走上了一位面容清秀的和尚,一看就非常有佛性。
“啊……”婦人被旁邊之人一擠,直接撞進了斯文男人的懷中。
被抱了個滿懷。
周圍的人還在不斷向前擠,後面人的想看的更清楚些。
趁亂之中,扒手摸了錢包揚長而去。
“夫人,夫人。”年輕丫鬟踮起腳奮力招手,她使出吃奶的勁想擠到自家夫人身邊去,但是周圍的人太多了。
長相斯文的男人摟着貌美的夫人朝着外面走去。
遠遠望去宛如一對壁人。
不久後,斯文男人從小門處出來,帶着放松與滿足,一眼就瞧到了屋頂上的楚笙,NND,這小和尚長得真帶勁啊,他舔了下嘴唇,露出了不符合人設的陰險笑容。
楚笙若有所感,轉身看去,卻是什麼也沒發現,他皺起眉來。
又過了一刻鐘,一位貌美婦人神色如常的從小門處出來,這一次她站在了最外圍,沒有再往裡面擠。很快,她的兩位丫鬟就來到了她的身邊,好一陣關懷。
婦人表情淡淡,神情似悲似怒,最後說了句,“回府。”
兩位丫鬟有點奇怪,夫人不是最喜佛的嗎?這次怎會這麼早回去?而且夫人的發髻是不是有點亂了,明明早晨她給夫人梳頭的時候是将發簪插在左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