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職場有金三銀四,其實對于莊稼人來說,也是這個理。
村裡的人一年四季,除了冬天下雪可以歇一歇,其餘的時間都忙的很。
下午四點多,雲卿和雲三叔回到村裡。
雲家的小院,現在早已經變了樣,靠近屋檐那塊多出一塊篷布。地上那塊野花不見了,多出了2口大大的露天竈台,旁邊對着一大堆柴火,還有一個臨時的案闆。
院子裡也聚集了好些人了,雲卿打眼看了一下有親戚,還有鄰居,分别是趙家舅奶奶,隔房的大伯母,還有周家的小嬸等。此刻正熱鬧的坐在院子裡,每個人旁邊都擺了兩個大盆,看樣子是在幫忙洗菜呢。
而宋琴正在在邊上攪和一盆面糊,看樣子估計是準備炸油餅。
看雲卿提着大大的幾袋子菜,周家的翠蘭嬸子趕緊快步走過去接住。拎着還有些墜手,她有些驚訝,“喲,宋琴你家小閨女力氣不小呀,這兩大袋菜,還挺沉的。”
“嬸子,我在學校專門做過力量訓練,力氣大着呢。”
雲卿趕忙把翠花嬸子手裡的菜接回來。然後領着三叔把菜往客廳去送。看這熱火朝天的,估摸着廚房沒地了。
雲三叔忍着一衆人的調戲,把肉、菜放好,又幫忙把買的一些菜苗放在桶裡,然後落荒而逃,去地裡幫忙去了。
天公作美,連續幾天都是晴天,在各位叔伯、嬸嬸的幫忙下,四十多畝地不到3天時間就被整理出來了。剩下的半天時間,還幫着雲家将塑料棚子支了起來。
接下來的流程很順暢,由雲爸爸聯系鎮上的耕地的師傅翻地,順帶請瘸腿的範叔叔幫忙做一些木架子放在塑料大棚裡,方便後續的育苗工作。
……
在這幾天,雲卿也沒閑着,因為買回來是種子,而不是菜苗。所以,她還得多一步育苗的步驟。
因為這次買的菜種是比較貴的羅馬生菜、球生菜,所以育種必須做到位,畢竟每一顆青菜都是錢。
經過計算,40畝地,每一畝地大概可以種3000顆生草,也就是大約要培育十幾萬顆菜苗。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不過這事她們之前常做,育苗比起來長達數月的追蹤記錄,還是要容易的多。
雲卿到處搜羅來了十幾塊幹淨的抹布,浸濕,攤開在木闆上,然後将種子均勻的分散在上面。
害怕種子萌發率比較低,她偷偷釋放了一些靈氣均勻的滲透每一粒種子,感受到裡面蓬勃的生命力即将迸發,趕緊停手。
接着,用自制的紙盒子蓋在木闆上,靜等着種子發芽。
前前後後,大概制作了10多闆,屋裡都放不下,還把雲爺爺曬草藥的架子和竹筐拿來用,這才擺得下。
接着又是制作育苗盤。
幸虧模具定的早,沒想到種子第三天就發芽了。出芽之後,要手動将種子移栽到育苗盤裡去,等長出4-5片真葉,就可以栽種了。
因着需要培育的苗數過多,這會又得麻煩宋琴去請一些心靈手巧的嬸子來幫忙。
步驟非常簡單,右手用鑷子小心的夾着發芽的種子,豎着放到坑裡,左手快速的培土壓實,整個過程也就幾秒鐘。就是用鑷子夾取發芽種子的時候需要格外小心。
雲卿教了大家幾遍,因為村裡面的嬸嬸們都是做習慣農活的,基本都能夠做的很好了。
等大家都掌握了,就一起去屋後面放雜物的棚子裡面忙碌了。
這村裡的嬸子們,聚在一起就是熱鬧。她們可以一邊唠嗑,一邊做活。最關鍵是,她們手上的功夫一點不耽誤,做的可細緻了。
雲卿坐在屋裡最靠門口的地方,她最小坐這裡方便跑腿,幫忙搬運栽種好的育苗盤。順便看哪個嬸子的保溫杯空了,要注意給續上水。
也還好坐的地方偏僻,她得以逃避輿論的漩渦,還能聽一些八卦。
翠花嬸那小嘴叭叭的就沒停過,不過她臉龐圓潤,說話笑盈盈的,一點不尖酸,“哎呀,宋琴,你家也成大财主了。我們這三天兩頭的就得來你家幫忙。”
“對,就是。”其他的嬸子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