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裴沒有回答,她不喜歡做無謂的猜測,系統的邏輯一直以來都帶着某種“強制性”,但這次的模糊性讓她們的掌控感進一步下降了。
她重新點開系統界面,試圖尋找可能的觸發線索。
然而,無論是任務欄,還是其他功能模塊,都沒有任何可以點擊的按鈕。唯獨在系統界面最底部,有一個極其不顯眼的微小标志,像是某種正在緩慢加載的進度條。
——或者說,更像是“數據收集”。
如果說之前系統的運作方式是引導式,那麼現在,它更像是進入了觀察模式。
但它在觀察什麼?
程若依歪着頭,思索了一下,試探道:“如果是篩選任務内容呢?”
元裴頓了頓,看了她一眼。
程若依的藍色貓瞳在晨光下泛着微光,她緩緩道:“之前的任務都是直接下達,這次卻是‘檢測’,會不會是因為……它沒有直接可執行的目标?”
她的話讓元裴微微一怔。
如果系統還沒能決定新任務的具體内容,那它在等待的,是“選擇”某種方向?
這讓她有些不安。
她低頭看着手機屏幕,盯着那行「任務檢測中……」的字樣,心裡莫名升起一種說不清的感覺。
她從來不喜歡不确定性。
——但這次,系統似乎在刻意制造這種不确定性。
她沒有再繼續琢磨,而是随手把手機扣在桌上,起身走向書桌前的繪圖闆。
今天她打算畫點自己的作品,沒有任務,沒有系統,沒有那些莫名其妙的幹擾。隻是單純的畫畫。
這才是她最熟悉的狀态。
晚上,元裴打開直播,正準備從草稿裡挑一張繼續完善。她點開自己的素材文件夾,猶豫了一瞬,最終選了一張偏概念設計方向的作品,構圖冷調、氛圍壓抑,是她以前最常畫的風格。
彈幕裡觀衆們正聊得熱烈,讨論着綜藝的事情,間或有人問她最近為什麼沒畫新角色設計。元裴一邊畫,一邊偶爾掃一眼彈幕,随意地挑幾條回複。
【最近裴一的畫風有點變了?感覺沒有之前那麼壓抑了?】
【是不是因為上節目了,心态放松了?】
【不會吧,她之前不也挺佛的嗎?】
【主要是最近好像沒畫什麼人物設計了……是沒靈感嗎?】
元裴的手微微一頓。
她不覺得自己的風格有太大變化,可是……真的沒有嗎?
她望着屏幕上的畫作,突然想起自己最近一次的繪畫作品,的确已經不再是自己以前的那種風格,而是帶着些許她自己都未曾察覺的傾向性變化。
——更精細的細節,更偏向現實感的構圖,甚至在光影表現上,也不再刻意去追求“冷調”。
她意識到,這可能是因為自己最近畫了太多程若依的緣故。
元裴沉默了一瞬,繼續落筆,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
而就在她調整畫布的那一刻,放在桌上的手機屏幕,突然微不可察地閃了一下。
任務欄中的「任務檢測中……」在短暫的閃爍後,進度條緩緩推進了一小格。
程若依坐在一旁,敏銳地察覺到了異常,擡頭看向屏幕:“……發生什麼了?”
元裴的目光落在手機上,聲音低沉:“系統在……記錄。”
她沒有再多說什麼,但她清楚,這一次的任務,可能已經悄然進入了某個新的階段。
系統沒有明說,也沒有強制幹預,而是在以某種方式,等待她去觸發它。
但它到底想要什麼?
夜色深沉,房間裡隻剩下電腦屏幕微弱的光。
元裴關掉直播,摘下耳機,輕輕揉了揉太陽穴。今天的直播比預想中還要順利,彈幕的讨論度不低,但她的注意力卻始終放在繪畫上,刻意忽略了一些關于綜藝和她身份的讨論。
然而,就在她準備起身伸展時,放在桌上的手機屏幕突然亮了一下。
她目光一頓,随手拿起手機。
——是系統彈出的提示。
她以為新任務已經發布,然而屏幕上顯示的,卻依舊是熟悉的那行字:
「任務檢測中……」
這行字在她的視線中閃爍了一下,然後,進度條比之前推進了一格。
元裴皺起眉頭。
這種情況,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
程若依從沙發上跳下來,優雅地邁步走到她的桌前,尾巴輕輕一甩,視線掃過屏幕,問道:“又在推進了?”
元裴點點頭,指尖輕敲手機屏幕,試圖獲取更多信息。
可惜系統依舊沒有給出任何明确的說明,任務欄仍然處于“檢測中”的狀态,像是在等待某種條件達成。
她輕歎了一口氣,手指向下滑動,想看看是否有其他隐藏信息,然而,就在她即将退出系統界面時,屏幕下方忽然浮現出一行淡淡的文字。
那行字顔色極淺,幾乎與背景融為一體,要不是她視線掃過,根本不會發現。
「情緒共鳴度:逐步校準中」
元裴眯起眼,心頭微微一跳。
這個詞彙,她之前從未見過。
“共鳴度?”她輕聲複述,目光落在屏幕上,若有所思。
程若依聞言,耳朵微微一動,藍色的貓瞳倒映着屏幕的微光,神色若有所思:“……聽起來,好像跟觀衆的情緒變化有關。”
元裴沒有回答,而是打開之前完成的任務記錄,仔細檢查了一遍數據。
她發現,這行字并未出現在過往的任務結算頁面中,意味着這可能是系統在調整任務機制後的新變化。
但它具體代表什麼?
她思索了片刻,緩緩開口:“之前任務的進度增長,跟觀衆的情緒波動有關,但這次……它沒有明确指向‘作品’本身,而是直接提到‘情緒共鳴’。”
程若依若有所思地看着她:“你的意思是,系統這次不是單純讓你畫畫,而是……讓觀衆更投入到作品中?”
“也許是這樣。”元裴皺着眉,指尖緩緩滑過屏幕,“但問題是,這種共鳴度……到底是如何計算的?”
——是由觀看人數決定?還是由觀衆的讨論度、互動頻率決定?
又或者,系統想要的并不僅僅是“觀看”,而是更深層次的、帶有個人情緒投射的投入感?
這個問題一旦出現,就讓她隐隐覺得不安。
如果任務推進的方式變了,意味着今後她可能無法再像之前一樣,單靠繪畫本身完成任務。
她要讓作品,更“打動人”。
程若依也顯然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她緩緩眨了眨眼,輕聲道:“……這就有點麻煩了。”
她原本以為,任務的推進邏輯已經很清晰,隻要不斷繪制自己相關的作品,等待觀衆産生情緒反饋,任務自然就能完成。
但如果系統的要求變成了“共鳴”,那任務的推進方式就不再是線性增長,而是受外界情緒波動影響。
程若依眯起眼,看向元裴:“這意味着,以後你畫的每一幅作品,都要帶着更強的‘情緒投射’?”
元裴微微擡眸,語氣平靜:“那得看系統的定義是什麼。”
她的目光落在手機屏幕上,盯着那行「情緒共鳴度:逐步校準中」的字樣,指尖輕輕敲擊桌面,像是在沉思。
如果系統的判定标準真是“共鳴”,那麼單純的繪畫技巧和完成度,可能已經不足以保證任務推進。
她需要找到新的方式。
沉默之中,手機屏幕再次微微閃爍了一下,任務欄的進度條又悄然推進了一點。
程若依瞥了一眼,低聲道:“進度又漲了。”
“……所以,它在記錄的是我現在的想法?”
元裴的眼神沉了下來。
如果連她的思考方向都能影響任務的進度,那意味着——系統對她的觀察,可能比她之前認為的還要深。
她握緊了手機,指尖微微收緊。
沉默片刻後,她緩緩開口:“……看來,系統這次是打算讓我自己去‘發現’任務。”
程若依擡起眼睛,目光平靜地落在她身上:“你會接嗎?”
元裴沒有回答,隻是低頭看着屏幕,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
“等它正式發布再說。”
她從不喜歡被動等待。
既然系統要她“尋找”任務,那她就看看,它到底會引導她走向哪一步。
房間裡一片安靜。
窗外夜色沉沉,而她的手機屏幕上,那行字依舊在緩緩閃爍——
「情緒共鳴度:逐步校準中」
任務的觸發條件,已經悄然開始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