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黎民報社 > 第25章 教書先生

第25章 教書先生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孟允抒趕往刑部,用“據不知名人士透露”這樣的名号,将蕭睿言所述情況反映給了許昭。

收到情報後不多時,許昭前往貢院調取“方知瑜”的原卷,暗中收集方知瑜本人和柳玉成的字迹進行比對,又尋了個由頭與方知瑜談論考題,基本可以确定柳玉成替考之事屬實。

随後不久,又有幾名知情人向許昭提供線索,言說柳玉成正在京郊的清源村中當教書先生。為了不打草驚蛇,許昭派人密切關注方知瑜的動向,同時帶上陳暄和兩名下屬,與孟允抒迅速趕往清源村。

時間緊急,孟允抒和許昭在車内坐定後,這才得了空,談論彼此對案件的猜測。

馬車在路上疾馳,将兩人的聲音遮蓋了大半。

“陳修遠是在進京趕考後才與柳玉成結識。根據柳玉成的口供,兩人是在書肆中買書相遇,因對書中論點所持觀念一緻,故而聊得十分投機。”

許昭回憶着卷宗記錄,将他們已獲取的情報串聯起來。

“且不論柳玉成這段證詞的真僞如何,他們兩人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參加科考,就有碰面的可能。”

他的言下之意是,陳修遠或許知道柳玉成替考之事。

這是對陳修遠一案最合理的解釋。如此一來,柳玉成就有了作案動機,方知瑜也具有買通縣衙官員的實力。

縱觀當下他們所掌握的信息,所有人的證詞都指向了柳玉成。隻有先找到他,才能進一步推斷案件真相。

想到這孟允抒有些納悶,她問許昭:“現今距離縣衙結案已是半月有餘,柳玉成若是畏罪潛逃,他為何不趁早離開京城隐姓埋名,而是躲在京郊?”

“清源村是柳玉成的故鄉,在那裡生活到底方便些。況且陳修遠一案已經塵埃落定,他大概也存着僥幸心理。”許昭轉而說道,“但以上隻是我個人猜測,具體原因如何,恐怕隻有我們親自問過柳玉成後才能得知。”

調查再次陷入停滞,孟允抒隻能将注意力挪到當下,聽着馬蹄叩擊地面的脆響。

清源村距京城中心有八十餘裡,五人一大清早就踏上行程,待幾輛馬車行至村口時,已是黃昏時分。

馬車的速度逐漸放緩,最後停了下來。前方的路太窄,馬車不方便通行,于是幾人下車步行。

孟允抒踩到地面上,環顧着四周的環境。清源村本就是個人口密集的大型村落,周邊還有不少零散的小村莊擠在一起,村裡的道路錯綜複雜,他們當前并不知道柳玉成的詳細住址,要找到他還得花上一番功夫。

她看看村口的那戶人家,籬笆圈起一片空地,房前的台階上坐着一個半大少年和一個小女孩,男孩十四歲左右的模樣,女孩看上去隻有八九歲,兩人正在說着些什麼。

孟允抒對許昭說道:“我們去問問,看他們是否知曉柳玉成住在何處。”

許昭點頭應允,當孟允抒靠近籬笆時才發現,那女孩手裡捧着本書,男孩則拿着根木棍在地上寫寫畫畫,像是在給她講解算術題。

她在門前停下腳步,露出和善的微笑:“小兄弟,還有那位小姑娘,請問柳玉成是你們村裡的人嗎?”

兩個孩子聞聲都擡起頭來,男孩站起身,将女孩護在身後,向她打了個噤聲的手勢,警惕地盯着他們。

他并未回答孟允抒的問題,反問她道:“你們是什麼人?”

今日為了路上方便,許昭等人未着官服,旁人不能像往常一樣從他們的打扮上認出其官員身份。

這兩個孩子不是城裡人,他們應當沒有聽過報社的名号,孟允抒覺得她的身份解釋起來太麻煩,幹脆把許昭推了出去:“這位是刑部郎中許大人,我們四人都是他的随從。”

男孩聞言,将目光從他們五人的臉上依次掃過,當他再次看向許昭時,眼神中帶上了幾分敬畏。

孟允抒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她方才這句話把許昭的形象襯托得無比偉岸,威風八面。

許昭隻能就坡下驢,學着孟允抒的樣子打起官腔來:“今日我來村中尋找柳玉成,想要讓他助我查明一樁冤案。我有腰牌為證。”

許昭上前一步,将腰牌遞給男孩。

對方顯然分辨不出腰牌的真僞,他裝模做樣地浏覽了一遍腰牌上的各種信息,将信将疑地問道:“你們要找柳先生?”

“對。”孟允抒點頭,“你認識他?”

“嗯。”男孩的語氣堅定,充滿自豪,“柳先生是我們村裡的教書先生,他是個好人。如果有冤案需要平反,他肯定會鼎力相助。”

陳暄聽到這話突然露出一個笑容,但那笑容中滿是譏諷。

男孩沒察覺出陳暄笑容中的古怪,他看了看村裡來來往往的行人,像是在估量自己接下來行動的安全性。而後他開口說道:“村裡的路不好走,我帶你們去吧。”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