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生猛書生的乖乖小夫郎 > 第104章 收網

第104章 收網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不過九哥兒敢接這一萬兩的任務,九哥兒快速盤了下,多少還有些信心。

駱家這些年培養起來的伶伎,多在悅來茶坊九哥兒名下。他們從小經過嚴苛的教習規訓,制茶品香、琴棋書畫、歌舞詩賦樣樣精通。才情樣貌之外,人情練達也絕非尋常人所能比拟。

府城大小官員不少,豪奢商賈雲集。人前顯赫的貴人們,峨冠華服,個個以正人君子自居。但光鮮亮麗的背後,到底是黑是白,就沒那麼容易知曉了。

不過話說回來,哪家菜刀不沾腥?誰家門簾背後沒幾點污漬?

内宅之内的門道,以常理來尋是走不通的。這時,這個身處暗影中的群體,終于可以上場了。

以九哥兒為首的伶伎,這群達官顯貴茶餘飯歇的助興玩物,表面受人追捧看似風光無兩,究竟有誰會真正把他們當人看?

他們隻是一群影子,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貨品,如盞中茶無異,他們制茶奉客,客人品味茶,也玩味他們。人走茶涼,至于制茶之人,玩意而已,誰會在意?

一群蝼蟻,他們的悲喜與去向,沒人真正留意。

所以,無人留意處,這群無人當人的處境,給了他們于暗處觀察的有利角度和得天獨厚的保護色。

他們或被邀進酒會飯局,當成粉飾太平的精美飾品;

或被招進内宅,當做工具教習深閨女眷制茶品香;

亦或被小轎擡至卧榻,供上位之人任意采撷嘗鮮;

……

杯盞觥籌交錯間,茶味香屑流溢處,耳鬓厮磨低語時,深宅大院裡的是非糾葛、恩恩怨怨,便如一個個碎片,不經意間便被小心彙集到九哥兒手中的這個鑲螺钿紫檀木匣中。

時間久了,碎片多了,府城後宅中的格局便能理出個大概。府城商賈之家或權貴門内的糟污事,需要之時,這些把柄也都盡數化成刺向他們的尖刀。

布局這麼多年,這張網編織得也差不多了,是時候撈一些魚蝦試試水。

九哥兒開了匣子。

東城吳員外家藏着去歲赈災時貪墨的三千兩銀子。南街趙大官人家娶了一個罪臣之女做二房。十裡巷錢家莊子裡私産井鹽。丁香街周舉人家大兒子三年前逼死良家婦……

信息,就是金錢。

古往今來,從來如此。

有這些或大或小的把柄在手上,相當于握住府城半數權貴的遮羞布。一萬兩銀子對一家茶坊而言,或許是大事。但将其拆開,根據把柄大小,或一二百兩,或二三百兩地問這些貴客們張口。

花錢消災,哪個會不依呢?何況隻是百兩銀子的小錢,他們素日手中随便打賞的都比這多。問題是這一次向哪些貴客們張口。

九哥兒細細盤着匣子中的名單和各類證據。

小錢隻需小把柄。打一巴掌後,需迅速給顆甜棗。畢竟今後大家還是要在府城長期友好相處的,失了貴客之恩,就不好了。當然這種情緒安撫的手段,九哥兒手下的伶伎們,擅長得很。

接下來的日子,悅來茶坊表面上正常營業,一切如舊。水面下卻早已暗流湧動,隻待水渾收網。

悅來茶坊的伶伎忙着收網抄魚之時,薛家成衣鋪也在忙着滿城采買布匹,裁制單衣。

三日前,三省書院山長将一封信交到孟知彰手上,南先生着人送來的。一封南先生寫與他的私信,一封則是托他轉交給薛家的家書。

南時在信中交代,自己于南邊遊曆,好巧不巧遇到薛家少夫人蘇晗的祖父。他與蘇老先有同朝之誼,隻是私交甚少,這次正好天賜良機,半賦閑的兩人竟攜手遊山戲水,惬意得很。隻是蘇老先生有些挂念孫女,特寫家書一封。

話完家常,南時提到自己軍中舊識托他一件事。軍中糧米戰袍等有朝中定量定時供給,但将士們的貼身之衣卻多需自家準備。馬上換季了,許多底層士卒要麼家貧難以備齊,要麼道遠一時送不到,出現缺衣少襪的情況。軍中已向朝廷上了折子,但經費即便審批下來,待衣衫備齊再運到前線後,估計已經夏日了。

南時讓孟知彰與薛家商議一番,看能不能湊齊裡衣千件送去西境。若可以,送到安西軍驿提南時的名字,自然會有人接應。

孟知彰将此事說與薛啟原,話剛一半,薛啟原起身行禮:“孟公子之事就是我薛家之事。即日起,我薛家将制作兩千件裡衣送與西境将士。”

孟知彰忙還禮、表态:“我夫夫二人雖家資有限,但出金玉滿堂三個月營收用于此次軍衣制作。”

言罷,孟知彰視線不覺移向窗外。算算日子,軍衣制作完成之時,他家那一位也該回來了吧。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