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半月的實習生活,仿佛每個同學都成長了許多。再次見面,少了一些輕率稚氣,多了一份穩重成熟。或許,半個月後的分離,讓整個校園畢業季增添了一份沉重和傷感,就連那些枝繁葉茂的林木,在每個四年級學生的眼裡,都隻有一種單調的色彩。
一些談着戀愛卻又無法分到一個地方的,如膠似膝,恨不得時刻粘在一起,也不管不顧周圍同學的眼光。甚至一些膽大妄為的,在教室裡、寝室裡這些公開的地方都是手拉手或者幹脆摟着腰,在食堂裡更是你喂我一筷子我喂你一勺子公開秀恩愛。離校不到兩個星期了,學校也懶得管,任由他們肆無忌憚地釋放“愛意”,表演着一幕幕愛情場劇。
離别的日子越來越近,相聚的時光越來越短,大家益發地珍惜校園生話。早操、早晚自習連同白天的正課,盡管沒有學校領導和班主任催促,卻一個個到得比平時都早。沒有老師授課就自習,或看書,或練字,也沒有人大聲喧嘩或者打牌抽煙,每一個人都安安靜靜的坐在桌子上忙着自己的事。操場出操,也不再吵吵鬧鬧你追我趕,而是一招一式标标準準地随着運動員進行曲的節奏和口令起跳騰躍伸展四肢。
對于大多數同學而言,現在最忙的事情莫過于相互贈送照片和在畢業留言冊上留下自己最美的祝福了。書法好的龍飛鳳舞洋洋灑灑一大版,文筆好的真情流露情意綿綿。有的人是情到深處止不住寫了一頁又翻過一頁,有的是搜腸刮肚惜墨如金隻好摘抄一段格言與君共勉,或者幹脆就是“升官發财,情場官場雙得意”,有些俗氣卻也不失真誠。至于照片就更有講究了,有準備的早早就照了許多張,有藝術照、有彩照也有黑白照,分門别類的憑同學關系遠近各有安排,照片後的留言更是各有深淺。也有一些平時不敢說出口的話,正好借此機會一訴衷腸,反正私下送的照片不會公開展覽,被拒絕或者沒回音也不至于“當衆丢臉”。也有平時大大咧咧不愛照相的男同學,隻好去學校附近的照相館擺幾個姿勢補幾張照片,再加洗一大摞見到同學就送一張。有的匆匆在照片背後寫幾句留言,也有的幹脆就是一片空白。
甄亦凡自然也未能免俗,送出去了一些,也收到一些單身照片。有本班的,也有外班的,大多是一起在《莽草》文學社共同做了幾年文學夢的文朋詩友。不過作為一個農村孩子,他平時自然沒有怎麼照相,照片也就那麼幾張而已,好在有幾張照片底片還留着,加洗幾張夾在影集裡,哪個同學找他要,他就拿出影集讓别人自己選。照片後的留言,他工工整整地抄寫了自己的一首詩《也許》,也算是這個校園“小詩人”給大家“名副其實”的紀念。“也許往日的瑣事會淡化/也許邂逅的細節會失真/也許夢幻會褪去色彩/也許日子會老去//而這份情/卻日益年輕//是否夢濃時分正是夢醒時刻/是否所有邂逅總如雨後彩虹//如果前生已定而今世難求/那麼我信佛/坦然面對你的離去//你走後的每個日子/我會默默許願/用今生/祈求我們下世的情緣。”詩歌本是寫給林依婷的,卻偏偏沒有送給她。
下課後,甄亦凡又一次邀陳莯鴻去外面吃飯,為感謝她,也為了表示歉意。前些日子裡,他把自己畢業後想寫小說回憶班上四年美好生活的想法和她談了一下,還要她跟幾個女生試探一下口氣,到時動筆時希望大家提供一些原始素材,陳莯鴻回複他大家都支持他。前兩天他也和她們一個一個地直接初步說了一下,葉冬梅、柳依依、林依婷、李佳星等都表示隻要他需要随時支援。也有人甚至現在就願意提供,願意幫助他成就這個夢想。大家的支持倒是讓甄亦凡自己一時心中惴惴不安,生怕辜負了大家的期望,對不住大家的信任,到時候寫不出來像樣的東西反而糟蹋别人的素材。吃飯時,他把這些擔心講給陳莯鴻聽,也談起了自己回到大山裡後害怕所謂的追求最終敗給環境的艱難和塵世的俗套,同化于“泯泯衆生”。“你不是說過,為了文學這個夢想你會追求一生麼?”陳莯鴻停下了手中的筷子,看着他,鼓勵他“你不寫還有誰寫呢?回到了山靈水秀的湘西,或許你筆下的世界和《邊城》裡的世界一樣美好呢。畢業之後或許我們同學無法在你身邊鼓勵你、幫助你,但我們永遠願意當你的第一個讀者”。
這,算是一個同學的或者說朋友的鼓勵和承諾麼?
“你前幾天答應我的那張照片呢?”吃完飯回教室的路上陳莯鴻忽然問他。“這個有點不好意思,那張宣傳欄上的照片昨晚不知道被哪個偷走了。我又沒有底片,也沒辦法加洗。”甄亦凡很不好意思。那張照片,是寒假裡他在屋後大山上照的,前兩個星期文學社辦“校園小作家、小詩人作品展”,由一些書法好手摘抄他們的原創作品,并且配上了一張作者照片和簡介。陳莯鴻看到這張照片後就要了這張,甄亦凡也答應了她一旦作品展辦完就第一時間送給她,卻沒想到昨天晚上被哪個“小粉絲”給偷走了,宣傳欄上隻留下一片空白。“沒想到我們的小詩人還有人暗戀呢”陳莯鴻打趣他。“要不我回寝室取影集你自己挑一張”“要的,我回教室等你”。
“你自己選吧”,教室裡甄亦凡把影集遞給陳莯鴻,“我也要”“給我一張”幾個同學圍了過來,也把自己的影集遞給甄亦凡,讓他選,選好後,就互相在照片後留言。教室裡大家都在彼此交換着照片,或者在畢業紀念冊上寫贈言,相互祝福未來。一張單人照,幾句短留言,留給同學的是畢業後無限的回憶和思戀。
這些日子裡,除了學校外面的照相館生意好的忙不過來,鄭瀚和陳祎也忙。畢業了,大家都依依不舍離别情,校園的每個地方差不多都有同學在尋找過去的記憶,巴不得處處留影。有同桌合影的,有團小組合影的,有宿舍合影的。不同學期又是不同的組合,當然更有那些成雙成對的,都想留住歲月、留住學生時代的青澀,作為班上的兩位攝影師自然是忙得停不下手腳。銀杏樹下、假山水池旁、曲折回廊、電影院後面的“愛情聖地”成了四年級畢業生最熱的打卡地。
“不知道為什麼,離别在即,心中總有一種難言的感慨,卻又無法用語言或者行動表現出來。别人留言寫的多麼好,好煽情,而自己卻就是那麼幹巴巴的幾句翻來覆去,留給别人一生一世的遺憾。”
“為什麼内心難過,偏偏又裝作一切毫不在乎呢?”
摘自班級日記
6月3日,端午節,返校第三天,又恰逢星期六。10個人,男生有程秋、李成玉、陳光耀、王衛國、李健和甄亦凡 ,女生林依婷、葉冬梅、夏曦和李佳星。一起邀好去南郊公園遊玩。10點才從學校出發,到市内轉轉悠悠幾個圈就到了下午1點,再趕去南郊公園也玩不了多久。在公交車上李成玉一張嘴左勸右勸,說動幾個女生幹脆去植物園露營。
匆匆忙忙自然沒有準備,就中途下了車,買了炸雞、水和粽子等食物。直到下午3點才趕到植物園。在大門口租了帳篷、吊床等用品後徑直奔赴露營地點。一路上倒也顧不上觀賞什麼,其實也沒什麼風景,除了樹以外。雖然帶了相機卻沒有照幾張相片,在“登高望遠閣”稍息,消滅了炸雞、粽子後又直奔露營目的地。
快六點鐘才找到露營地,植物園深處,樹大林密中恰好有一塊空地适合安營紮寨。大家紛紛動手,紮好帳篷、綁穩吊床。一陣忙碌過後才感覺到肚子裡早就唱起了“空城計”。
與一老媪談生意,一鍋粥、一大缽子肉湯,外加幾根嫩黃瓜,幾番唇槍舌劍你來我往,最後以30元成交。老媪走後,衆人噴噴不平,感歎太貴,卻也沒有辦法,誰叫“隻此一家别無分号”呢,發了幾句牢騷也就散開了。有幾個人圍成一堆打牌,有人獨到一邊放聲高歌,高昂的嗓音在林子裡回響,也有人兩兩去附近散步,個别累了餓了的,翻身躺在吊床裡優哉遊哉。
快八點了,老媪還遲遲不來,大家再也沒有人覺得食物貴了,反倒擔心老媪反悔不做這個生意了不來,“是否又找到大生意了?”,人是鐵飯是鋼,竟然一副副可憐相。
又過了大約半個小時,粥終于姗姗而至。點亮馬燈,撐開一張小方桌,4張小椅子放倒坐了8個人,吊床上坐了兩個。粥一碗碗盛滿。“味道好極了”李佳星将電視中“康師傅”方便面的廣告語“順口拈來”赢得一遍啧啧之聲。或許是餓久了,感覺味道的确不錯:粥微微甜而爽口,酸菜肉片湯開胃、黃瓜嫩而鮮脆……飯菜不多,粥倒是滿滿一鍋,很快就被消滅得一幹二淨。大家竟然一改初衷,都贊歎老婆婆有良心,這錢花得值。簡單的飯食,卻是四年中專生活中令人難以忘懷的一餐。
馬燈、星光、松林。10個人圍坐一圈,借助微弱的燈光暢所欲言。第一輪談話沒有主題,大家天南地北地閑扯,内容五花八門,時不時爆發出陣陣放肆的笑聲,打破深林裡黑夜的甯靜。
“執着最初是一種誤解,一種痛苦,執着會使你逝去很多本可以得到的東西,但這種失去會在你理解後變得無足輕重。相反你會在更高層次擁有更多”
“沒有歡樂的愛是悲哀的,沒有痛苦的愛是膚淺的”
“對于難以接受的愛,無論其多麼真誠都是一種負擔;對于愛的回絕,無論技巧多麼高明,都是一種傷害,而且是彼此之間的傷害”
“單相思是一種最純潔的愛情,他和夢中的人相愛,那是至真至純的愛。單相思的男子漢,都是勇敢的男人,他們能經受住打碎偶像的過程,那是極其殘酷的過程,是讓心愛的人用手掏出自己的心,撕碎。疼,不能叫喊,表面上潇灑起來,内心裡卻尤為柔軟和凄苦”
“明知前面充滿困難而充滿信心勇往直前的人,本身就是一種勝利,一種戰勝自己的勝利”
“既然選擇了,就要一直走下去,管他道路坎坷,風雨兼程。為着信念,我們應當勇往直前”……
談起愛情,總是有點沉重,談起事業,卻一個個充滿激情。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些星光下侃侃而談,滿懷激情的年輕人根本就想不到,幾個月後,會有同學因為企業改革擁有用人自主權而拒收計姜分配的學生,流浪在街頭。更不會預料到,一部分人會在工作幾年後遇到企業破産改制“下崗潮”。
“讀書改變命運”,在這一代人身上撕開了“口子”,“鐵飯碗”開始打破了。
第二輪玩“搬牌”小遊戲。開始由陳光耀随機搬一張牌,然後從他自己數起,照牌面點數順時針往下數,數到誰就站起來,先由大家一個個對其畢業後的事業和愛情進行預言和祝福,再談談自己的想法。人的一生,也就無非這兩件重要的事。然後由其再接着搬下一張牌,如此類推,遇到重複的人則重新搬牌。
沒有一點點遮掩,也沒有客套,分手的日子隻剩10餘天了,誰不願意在臨别之際袒露一個真實的自我,誰又不願意向别人贈送自己真誠的祝福和善意的提醒呢?10個人,9個人根據自己四年共同生活的觀察,坦陳發言談看法,自己則談談對未來的想法和打算,聊聊期待中的美好生活。男生,都很樂觀,都相信自己有一個美好的未來。而女生中林依婷不敢講事業有成卻相信自己會有一個美好的愛情和家庭,夏曦對事業和愛情都充滿着憧憬。李佳星和葉冬梅的想法倒是讓人有些意外。葉冬梅對自己的事業充滿信心,對愛情卻太相信緣分,揚言緣分不到絕不勉強自己。而一向特立獨行的李佳星更甚,直言追不到完美的愛情就獨身。兩個人都認為愛情的美好和婚姻的美滿難以高度融合,也不知是感情受過挫折還是對這塵世看得太透徹。
這一輪談完,已到轉鐘1點多,大家也累了泛了,6張吊床躺了6個人。帳篷裡太悶熱無法入睡,甄亦凡、李健、葉冬梅和林依婷4個人隻好圍着小方桌席地而坐打牌。打了幾圈,李健和葉冬梅嫌裡面太悶熱,出去看星星聊天去了。
命運總是在有意無意間,給一些人安排一些獨處的機會,無論你我是否準備好。
“要不然我們繼續打牌吧”兩人一時相顧無言,林依婷先開口。兩人對坐着,玩起三歲小孩子玩的“豐收”紙牌遊戲。那一刻,兩人仿佛忘記了以前的“誤會”,好純粹的感覺,畢業分手的傷感淡化了以往所有的遺憾。他們不再是曾經相互誤解而疏離的朋友,而是兩個即将分别的同學。
外面一角,王衛國大聲練習美聲唱法,不知道是不是在“借歌抒情” ,不久就鼾聲大作。李成玉和李佳星的吊床相鄰,兩人高聲争論着什麼,興緻很高。夏曦和程秋兩人偶偶私語,随後也聲息全無。隻有陳光耀,一個人在一個安靜的角落裡,也不知道是睡着了還是沒睡着。葉冬梅和李健在不遠處一顆大松樹下望着遠處的星空,漫無邊際地談着未來。
夜已深,周圍傳來有節奏的鼾聲,夏曦卻一直睡不着,睜大雙眼盯着星空。說不清楚為什麼,越是臨近畢業,她内心裡就越是不安,總是害怕着失去什麼。自從三年前她踏進這個校園,她就顯得和絕大多數同學不一樣,她從來就沒有考進中專就有了一個“鐵飯碗”的安适感,内心裡或者說骨子裡總有一份不安,她也從來沒有60分萬歲混日子的想法。為此,她依然不曾放棄努力。四年來,期期都是甲等獎學金,還是學生會的學習部長,自考大專文憑也早早拿到手了。實習單位,也是學校特意安排的一家大企業,畢業後可以順利留下來。這樣的優秀,在同學們眼中就是一個妥妥的人生赢家。可她的内心裡,卻一直沒有一刻的安穩,她不明白,到底是因為什麼?到底是在害怕什麼?
直到畢業幾年後企業破産下崗,她和丈夫遠赴異國他鄉。那一刻,她才恍然明白,女人,或許天生就是一個預言家或洞察者。
帳篷内,甄亦凡和林依婷不再玩牌,就那麼在微弱的燈光下對坐着,想說些什麼又不知從何說起,一時間帳篷裡氣氛極為靜谧。又是林依婷打破沉默:“要不,你為我朗誦一首詩吧,反正也睡不着”。甄亦凡聽話的從口袋裡摸出那本小小的口袋書《中外著名愛情詩選》,翻到葉芝的《當你老了)》低聲朗誦起來,也許此刻他複雜的心情,唯有借這首詩歌來表達了。
當你老了
當你老了,頭白了,睡意昏沉,
爐火旁打盹,請取下這部詩集,
慢慢讀,回想你過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他們昔日濃重的陰影。
多少人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
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真心,
隻有一個人愛你那朝聖者的靈魂,
愛你衰老了的臉上痛苦的皺紋。
垂下頭來,在紅光閃耀的爐子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