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畢業季,是否就是永久的别離?是誰,在你我中間劃下了一條無法飛渡的銀河?
隻聽說,你去了南方,去尋找夢想。你去追尋夢想,我的夢呢,又在何方?
後來好無聊。後來常常感到莫名的孤獨,後來終于明白了自己其實一直在欺騙着自己。
鎖緊小門,閉緊小窗,我也關住了自己。你曾經說過,有緣相聚亦再緣再聚。那個晴朗的日子,有期無期?
不知你遠在何方?不知你還是不是原來的那個你?夜色如水,靜思默想。無語。”
兩人是在文學社“八校聯盟”交流會上認識的。他高她一屆,都是各自學校文學社社長,彼此借着交流辦刊的機會接觸也多。慢慢地,這個女孩子的心裡就裝下了他粗犷的影子。他幽默诙諧的淡吐,他揮灑自如力透紙背的文字,以及面對她時露出的有些羞澀的微笑,都不知不覺地烙印在一個少女的夢裡。因為他要離去,她曾經半夜三更出現在他們學校的寝室,也因此叫了家長,被學校公開批評。因為他,她可以不顧一切。卻不想,一個暑假後,他失蹤了。究意是誰?親手打碎了一個少女美麗的夢想。
開學伊始,為了給新生們立規矩,學校開展了“□□運動”。各班都召開了“刹五風”主題班會,五風是指吃喝風、散漫風、浪費風、戀愛風和無政府主義風。會議由班長羅晉主持,他詳細講解了五風内容和在同學們日常生活中的表現以及學校這次□□運動的目的。然後分小組讨論30分鐘,接下來推選小組代表發言,反映生活中存在的各種情況,提出一些觀點和看法,最後由團支部書記作總結。一個晚自習,就在大家并不熱烈的發言中過去了。
學校大張旗鼓地開展□□運動,給新生們擺了一個“下馬威”,對于四年級這些老油條卻沒有什麼作用。且不說會後怎樣怎樣,就是會場上發言時也有不少男生女生嘻嘻哈哈很不嚴肅,明顯沒把這個□□運動當回事。
這不,剛下晚自習,刹“五風”班會餘溫未消,216室就密謀,今晚去偷橘子,叫甄亦凡和譚民富負責放哨,其他人都摸進桔園動手摘橘子。
熄燈後,大家又扯起别的話題,由“五風”的戀愛風扯起班上幾對同學的八卦。一個小時很快就在閑白話中過去了。快11點,甄亦凡還以為大家談興正濃忘記了去偷橘子的事,也沒在意,反正他是不願去偷橘子的。上學期學校出重手處分了十幾個學生,作為農村出來的孩子,他深知父母供他們幾弟兄讀書的不容易,要是為這種事被學校抓住給處分影響畢業分配工作,或者就算不處分罰款幾千塊學費,那也是一個山區農民家庭無力承擔的。他不能在這節骨眼上鬧出問題。再說,他也确實不願幹這種偷雞摸狗的事。每年桔園施肥、修枝疏果、收摘環節他都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勤工儉學活動,他從心底裡也不願自己付出勞動和汗水的橘子在還沒有成熟的時候就被學校一些無所畏懼的同學糟蹋了。
沒想到一會兒傳來“窸窸窣窣”穿衣聲,室友們都抹黑起床了,相互小聲打招呼“走”,“走”,甄亦凡隻好假裝睡熟打起鼾聲,卻又被他們極不耐煩地拍醒。沒辦法,他隻好坦白“我不去”,“膽小鬼!”“假清高”,引起幾個室友的不滿,卻也沒有勉強他,反正有譚民富一個人放哨也夠了。
甄亦凡也确實佩服這些室友的膽子,不是剛開整“五風”會麼,盡管沒有提出“偷盜風”,畢竟這事一認真起來可比那“五風”還要嚴重呢。雖然學校也許早就知道有些嘴饞的孩子會忍不住偷橘子,保衛科對這些事也是“睜隻眼閉隻眼”,畢竟都隻是一些未成年的孩子,乘橘子要成熟未成熟時夜黑風高“摸”幾個,就農村來講也上升不到“偷”的層面。總不能因為嘴饞摘幾個橘子給幾個膽大調皮的孩子背個“盜賊”的名聲吧。猜測是一回事,可要他去“偷”,他還是膽子小不敢去。
不一會兒,他們滿載而歸,一大塑料袋子。也沒敢開燈,大家抹黑大吃特吃,甄亦凡也有點饞,但也不好意思去拿,必竟自己沒有動手參與,隻能阿Q式自我安慰“此乃贓物也”。不過李健卻随手給他遞了一個,他再也不顧孔子的“君子不飲盜泉之水”教誨了,剝開就吃,果然又酸又澀,還沒成熟。可等到橘子成熟時,他們去摘時往往隻剩下三分之二了,學校男生“偷”過橘子的至少有一少半人。曾經聽說上屆勞四班一個寝室一夜晚“偷”了一麻袋,因為沒成熟不好吃,第二天到班上見人就發,學校也沒有處分他們。也是那次消息傳出來後,隔三差五就有學生半夜溜進去品嘗那些成熟或不曾成熟的橘子。
好像“偷”上了瘾,第二天晚上十一點鐘,幾個人又想去“偷”橘子,這次除甄亦凡外,李健也有些猶豫,畢竟橘子還沒成熟不好吃,犯不着冒風險。現任團支書李成玉卻力排衆議“今晚再不去,以後就沒機會了,據内部消息學校從下周将開始巡邏桔園。再說明天不是高志揚生日麼,今晚的行動就當提前慶祝慶祝!”聽他這麼一說,大家再無異議。隻有甄亦凡還是放不下“假清高”,其實他是真的害怕事情敗露挨處分無法面對鄉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父母親。“你昨晚不是吃了贓物麼”“今晚是為了慶祝高志揚生日呢”……面對一衆人的“威逼利誘”,甄亦凡依舊不為所動。最後還是汪一亮替他解圍“人家想成為一個詩人,就必須要保持一顆純粹幹淨的心,莫勉強他了。”說罷大家都悄悄地出門去行動。
或許因為自己不好意思沒有合群,甄亦凡這次任憑别人怎麼勸,哪怕把剝好的橘子遞到他手裡他也沒有接受。隻是說“都酸掉牙了,不好吃”,一個晚上硬是沒吃一瓣橘子。
隔天下午,寝室會餐,慶祝高志揚生日,盡管手邊錢所剩無幾,加上學校刹“五風”明确刹吃喝風,甄亦凡還是湊了錢和大家一起去校外餐館喝酒。他不能老是不合群。
這個晚上,大家再也沒有去桔園“偷”橘子。此後,也似乎有意忘記了這些事,再也沒人提起“偷”橘子了。
國慶放假返校後的一個周末,學校團委再次組織勤工儉學活動,跟往年一樣,主要任務就是摘橘子。甄亦凡和大家一起打開栅欄進入桔園,隻見一個個黃橙橙的橘子挂滿枝頭,把樹枝都壓彎了腰。雖然外圍的橘子樹被一些學生夜黑風高“摸”了一些,但園子中間的樹上依舊是碩果累累,想來也是保衛科後面一個月巡邏的功勞。用剪刀從樹枝上剪下來一個橘子,甄亦凡剝開了,分給邊上一個同學一半。剝開一瓣放進嘴裡,酸酸甜甜的感覺加上收獲的喜悅感讓人回味無窮,這才是橘子的味道!
看着這些自己平時勞動換來的豐收,大家興高彩烈地忙碌着。盡管這些豐收的果實,隻是老師們節日的福利,與他們無關,但看着自己施肥、剪枝、追肥打藥,流汗水澆灌而成的碩果,每一個人都有一種自豪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勞動過後,學校不僅給他們每個人發了30元錢的勞務費,還給他們每個人發了一大塑料袋子金黃金黃的橘子,讓這些勤工儉學的孩子,分享自己的勞動果實。
甄亦凡把滿滿一袋子橘子提回了寝室,分給每一位室友,讓大家分享他的收獲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