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上海,初夏的氣息悄然而至,梧桐樹的葉子愈發濃密,街頭巷尾的風中帶着微微的暖意。
楊琳坐在出租屋的客廳裡,面前的茶幾上攤着幾張機票預訂單、波士頓大學的新生手冊和一份語言課的課程表。
她手指輕輕劃過紙張,視線落在那行醒目的黑色字母上:
Boston University Graduate Program – Fall 2026
“這就是我們的未來啊。”她喃喃道。
——
沈奕從書房走出來,看到她出神的模樣,輕笑着走過去:“還在看課程表呢?”
“是啊。”楊琳擡頭,“你知道嗎?第一學期的選修課可以選‘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和‘Media Psychology’,聽起來好高大上。”
沈奕挑眉,坐到她身邊:“我看了我的課程,有‘Advanced Data Analytics’和‘Business Strategy in a Global Context’,聽着就有點頭疼。”
“那就頭疼吧。”楊琳笑了,“反正我們都逃不掉了。”
——
晚上,兩人窩在沙發上,沈奕抱着筆記本電腦,打開地圖軟件。
“來,看看我們未來要生活的城市。”
屏幕上,波士頓的城市地圖逐漸放大,查爾斯河像一條銀色絲帶,蜿蜒穿過城市,分隔出劍橋和波士頓市區。
“這是波士頓大學。”沈奕用鼠标點擊紅色标記點,“查爾斯河沿岸,圖書館和教學樓都臨河,旁邊是‘Boston Common’,冬天可以在那裡滑冰。”
楊琳撐着下巴,眼神裡閃着光:“有點期待了。”
“還有這裡,北邊的哈佛廣場,街頭藝人特别多,咖啡館也多。”沈奕笑了笑,“你不是喜歡在咖啡館寫東西嗎?以後可以換不同的地方寫。”
楊琳輕輕笑了:“你比我還了解波士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