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天多多坐在一家負責的私立醫院裡的椅子上等客戶主任下手術,是一台隆胸手術。多多用筆記本和手機查着昨晚那些養老儀器的規格、産品、價格,尤其是查找陳芳菲從哪購買的這種紅外體感攝像頭,别說陳阿姨作為高科技人才搞來的這東西在中國都查不到。她靈光一動,覺得如果醫美行業利潤越來越透明,而養老領域市場會不會更容易做,醫養結合都是互通的,萬一有天真被裁員,自己找點養老産品賣賣再開個公司,盈利估計也沒問題。
不查不知道,原來銀發經濟有這麼多的條條道道,是妥妥的朝陽行業。醫美行業是一個非常小衆的賽道,無非是患者為了美麗選擇整容整形項目,空餘利潤來自項目中使用的儀器産品和操刀專家的手術費。但養老領域,不止有儀器産品的利潤,還有養老院、政策扶持、靈活用工、招護培訓、家庭養老、社區養老、保健藥品器械、養老房産、老年旅遊、老年課堂等多個支線的資源整合,随着老齡化越來越多,養老院可以疏散專業醫院的患者流量壓力,還提供了就業崗位,還能産生儀器市場利潤價值。但是它有個很麻煩的難點,如何圈住尋找這些消費群體呢?
趙多多在公司一向是個執行力很強,說幹就幹,其他的她也不太考慮,她看重的就是産品售賣,賣出買入賺錢最快,微信很早就開通了微店,于是從淘寶copy下來一些圖片,如拐棍、扶手、按摩儀、足浴器、便攜餐具、洗浴闆凳、望遠鏡等産品進行上架,因為醫美器材是不允許醫生沒有處方,就在互聯網上售賣的,但這些擦邊的康複養老器具并不屬于一類二類三類器械目錄裡面,無需獲得“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可在網上直接售賣。
主任下台了,是因有個患者之前的Ru房矽膠體破裂,這次修複手術即使花大錢也要用個質量精緻确保萬無一失的材料産品,多多是來跟主任讨論從公司取用哪個型号的産品比較合适的。
待多多交流完,坐上地鐵翻了翻魏老的微信朋友圈,魏老又發了一條精緻美食圖片,附上“今晚就這啦”并定位餐廳,看來又去精緻高端的館子“炫富”去了。
翻着上幾條,有好幾條是介紹養老儀器的帖子,看來陳芳菲送他這些養老儀器,他也在調研搜索思考網絡信息以惡補知識。一方面是在看當下最前沿的養老器具儀器都出來了哪些,已經出現了養老AI機器人、AI輔助康複手臂、腿部關節等,另一方面是在看養老領域市場情況、銀發經濟發展和國家政策導向。
多多邊看邊思考:“原來北京對于綜合性養老已經有了政府構架組織的‘北京養老服務網’,那這個領域私人門店、創業公司就不好做了.......”
跟着魏老的思路,多多總是不經意間打開了不一樣的眼界視野,擴充開拓了知識。